我的社区

实时榜单
当下社区火热讨论内容,实时更新
  • 全站
  • 蔚来
  • 理想
  • 小鹏
  • 小米
  • 极氪
  • 深蓝
  • 零跑
  • 乐道

飞机先生
昨天19:04

NO.1热度 635

这次小米 SU7 高速 NOA 遇到的事故,围绕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和大家讨论: ★激光雷达有真实作用吗? 对于很多障碍物的识别,夜间激光雷达的处理优势肯定占优。 这次发生的是没有激光雷达的版本,视觉感知压力肯定是巨大的。 特别是高速上这种超远距离、夜间、速度还比较快的前提,事故发生时还不是静止障碍车,而是一堆复杂的障碍物目标,目标体积可能还比较小,且复杂,对于摄像头识别有很大压力。 ★除了摄像头,车身毫米波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 毫米波本身识别静止障碍物也有缺陷。 除了摄像头,另一个传感器毫米波也没发挥很好的作用。 毫米波本身分辨率不足,对相近的物体没法精准识别区分,也没法识别太远。 其次毫米波雷达本身缺乏高度信息,也就是分不清障碍物是广告牌还是真实的地面障碍物,所以毫米波有时候会对路面反射回来的静止物体做杂波过滤,过滤一些速度为零的信号,导致毫米波对这种远距离的障碍物,识别效果较差,没有起到实质效果。 ★为什么系统反应较慢,最后才有刹车动作? 智驾的预测计算,也要有距离。 比如大脑要利用 10 帧或者 20 帧的时间来追踪、计算一个物体的速度,但这个累积实际有一个时间差,比如前 10 、20 帧的信息作为参考,但比如前面突然个静止车、或者障碍物速度显示为 0 时,这时候系统计算的平均值可能不一定 0 ,计算有延迟,没法瞬时做出对应的计算,这样控制可能没有合理的时间,也没法有效的刹停。 按照这次信息看,2 秒发生的预警,速度约为 97km/h,那这时候障碍物距离大概为 64 米,也就意味着 2s 前系统已经开始感知到这个障碍物了,但明显没有刹车距离。 ★为什么 AEB 没有触发? 还是目标物的问题,先不说障碍物是否在视觉训练过的数据以内,AEB 的触发本身也会对小型、或者路边的静止物体做过滤,来避免误检的情况。所以路边这种路障很多时候不在 AEB 的启用范畴。 而且 AEB 的触发问题和这次 NOA 遇到的问题类似,本身视觉感知距离不足,加上没有达到 AEB 触发的条件, 2s 的时间没有足够的响应时间。 其次 AEB 的响应和驾驶员接管的逻辑会有冲突,这次人员有接管,AEB 有可能在驾驶员接管后会优先响应驾驶者的操作,可能不会再介入。 ★这次为什么说不仅只是一个障碍物识别? 从这次小米官方透露的信息看,这次识别的不是普通的障碍物避让,是涉及到改道,并且是改道到到逆向车道。 这个识别可能不是简单的避障,或者偏移。而是涉及感知、避让、规划多个链路一起,计算链路更加复杂,完成改道对系统时间的要求要更高。 ★标准版和高阶版除了激光雷达,还有哪些差异? 标准版和高阶版算法的研发,可能有代差。 标准版除了不带激光雷达外,在车企研发上,标准版和高阶版可能会有代差。 标准版一般能力上限只有高速、LCC 等,所以一般车企会切进 Max 版做高阶的研发,一般进入高阶后,就会和标准版架构慢慢形成两套架构,所以标准的算法也和高阶版的算法能力会有不同。 ★ 这次事故为什么小米有详细数据,真实度高吗? 这证明了 EDR 开始起作用。 到底是人驾还是智驾的“错误”,现在有更先进的数据记录系统作为“黑匣子”兜底,这次小米也公布了秒级的关键时间节点,能够更清晰的还原事故过程。 ★我们应该敲响哪些警钟: 1、高速 NOA 绝对不是一个小的技术方案,这也是我们一直做 NOA 横评的目的。 因为高速 NOA 已经慢慢走进千家万户,更像当时的 LCC 了,逐渐变成标配功能,使用群体更大,但是大家对于智驾使用范围的理解不同,我觉得高速 NOA 的研发更要重视。 2、其次小米这次的 NOA 涉及到借车的问题。 我们知道小米的智驾开启条件已经非常苛刻,比如它的方向盘检测从来没有降低检测频率,而且新手要跑完 1000km 才能开启高阶智驾,但是如果借车,可能这个条件就只跟车不跟人,借给其他驾驶者就没了限制,所以借车人关于智驾的叮嘱,我们也要非常重视。 3、主动安全的开发应该成为重点。 主动安全的开发,其实和智驾没有关系,它是独立成长的路线,这条路和智驾应该并行。大家做好场景化的同时,也呼吁提升主动安全的真实投入。甚至有激光雷达的加入,对于用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4、辅助驾驶决不是自动驾驶。 高速的辅助驾驶很容易给很多用户带来误区,接管小、场景少,会导致过渡信赖。但高速的发生所带来的连锁问题是巨大的。大家莫轻视! 对辅助驾驶不能过渡信赖,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随时接管!多休息!

小米汽车社区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细节

贺磊
2小时前

NO.5热度 225

事情出来后,关于智驾的几点思考: 一:现在智驾都在卷端到端,城区NOA,车位到车位。高速NOA似乎没人关注没人管,这是不对的。 很多优秀的智驾品牌,高速依然在用高精地图,没有用上无图,改进动力不足,因为全行业关注点都在城区,但用户真正多用智驾的地方还是高速,因为速度快,容易出问题的也是高速,高速一出问题就是大事。 全民智驾的局面下,LCC和高速NOA更值得重视,反复提安全的智驾值得尊重。 二:别用“零接管”等容易误导的词。 不管你这一次是不是零接管,大V或者媒体,都应该别用这类词语,你自己很懂智驾,知道提前预判和接管,但看文章视频的人不一定会。 三:AEB和AES的宣传要谨慎,特别是用在普通广告宣传上,如避免了多少碰撞之类的。哪怕测试文章等,都需要说明场景,以及大量的不会响应激活的可能性。不要让一些并不了解汽车的普通用户,看了广告觉得现在科技可以避免碰撞之类的神科技。 四:智驾的研发反而应该更多的投入和努力,别因噎废食,特别是在用户使用更多更频繁的场景上投入。现在阶段的智驾都是辅助驾驶,哪怕L3,这是宣传的出发核心点。 五:高速修路似乎现在是一个很容易出问题的场景,能否更多投入研发攻关一下,感觉比投入巨大力量解决一些停车场召唤小街小巷绕行要对用户意义更大。 国民品牌进场后的每一次事件,都是全民大话题,希望大家都谨言慎行,提醒好身边人。 评论里, @饺子Zzzz 的同学说了一句很哲学的话: “当一个人不相信辅助驾驶,那这个人其实是当下最适合使用辅助驾驶的。”

智驾发烧友社区

木子阿
昨天19:05

NO.6热度 210

结果公布|小鹏G6社区 周出行值福利活动 活动详情:https://www.xchuxing.com/ins/871583 活动时间:0324-0330 周出行值300分以上,随机抽选1名用户获得【TITA 汽车头枕「枕」】:@ACe7370 其余则获得【100积分】:@我的世界全是光 @我有播音腔 @一只咩咩咩 @新手也飙车 @大麦Max @柠檬檬萌萌 @飞翔的月半子 周出行值120分以上,随机抽5名用户获得【新出行停车号码牌】:@秋森旺 @郭小果 @黄花菜是真菜 @辛巴之旅游记 @穆思 其余则获得【50积分】:@邓布利多 周出行值50分以上,均获得【20积分】:@AAA建材王总 @高山景行 @淅淅沥沥 @哈哈不是哈哈哈 @兔几 实物请联系@木子阿 发送“中奖链接+收货地址”领取奖励; 【新出行积分】将于本周内自动完成发放。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新出行所有。 ‼️最新一期的活动在这里:https://www.xchuxing.com/ins/875535

小鹏G6社区 小鹏G6

日榜每日内容热度排行

1、这次小米 SU7 高速 NOA 遇到的事故,围绕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和大家讨论: ★激光雷达有真实作用吗? 对于很多障碍物的识别,夜间激光雷达的处理优势肯定占优。 这次发生的是没有激光雷达的版本,视觉感知压力肯定是巨大的。 特别是高速上这种超远距离、夜间、速度还比较快的前提,事故发生时还不是静止障碍车,而是一堆复杂的障碍物目标,目标体积可能还比较小,且复杂,对于摄像头识别有很大压力。 ★除了摄像头,车身毫米波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 毫米波本身识别静止障碍物也有缺陷。 除了摄像头,另一个传感器毫米波也没发挥很好的作用。 毫米波本身分辨率不足,对相近的物体没法精准识别区分,也没法识别太远。 其次毫米波雷达本身缺乏高度信息,也就是分不清障碍物是广告牌还是真实的地面障碍物,所以毫米波有时候会对路面反射回来的静止物体做杂波过滤,过滤一些速度为零的信号,导致毫米波对这种远距离的障碍物,识别效果较差,没有起到实质效果。 ★为什么系统反应较慢,最后才有刹车动作? 智驾的预测计算,也要有距离。 比如大脑要利用 10 帧或者 20 帧的时间来追踪、计算一个物体的速度,但这个累积实际有一个时间差,比如前 10 、20 帧的信息作为参考,但比如前面突然个静止车、或者障碍物速度显示为 0 时,这时候系统计算的平均值可能不一定 0 ,计算有延迟,没法瞬时做出对应的计算,这样控制可能没有合理的时间,也没法有效的刹停。 按照这次信息看,2 秒发生的预警,速度约为 97km/h,那这时候障碍物距离大概为 64 米,也就意味着 2s 前系统已经开始感知到这个障碍物了,但明显没有刹车距离。 ★为什么 AEB 没有触发? 还是目标物的问题,先不说障碍物是否在视觉训练过的数据以内,AEB 的触发本身也会对小型、或者路边的静止物体做过滤,来避免误检的情况。所以路边这种路障很多时候不在 AEB 的启用范畴。 而且 AEB 的触发问题和这次 NOA 遇到的问题类似,本身视觉感知距离不足,加上没有达到 AEB 触发的条件, 2s 的时间没有足够的响应时间。 其次 AEB 的响应和驾驶员接管的逻辑会有冲突,这次人员有接管,AEB 有可能在驾驶员接管后会优先响应驾驶者的操作,可能不会再介入。 ★这次为什么说不仅只是一个障碍物识别? 从这次小米官方透露的信息看,这次识别的不是普通的障碍物避让,是涉及到改道,并且是改道到到逆向车道。 这个识别可能不是简单的避障,或者偏移。而是涉及感知、避让、规划多个链路一起,计算链路更加复杂,完成改道对系统时间的要求要更高。 ★标准版和高阶版除了激光雷达,还有哪些差异? 标准版和高阶版算法的研发,可能有代差。 标准版除了不带激光雷达外,在车企研发上,标准版和高阶版可能会有代差。 标准版一般能力上限只有高速、LCC 等,所以一般车企会切进 Max 版做高阶的研发,一般进入高阶后,就会和标准版架构慢慢形成两套架构,所以标准的算法也和高阶版的算法能力会有不同。 ★ 这次事故为什么小米有详细数据,真实度高吗? 这证明了 EDR 开始起作用。 到底是人驾还是智驾的“错误”,现在有更先进的数据记录系统作为“黑匣子”兜底,这次小米也公布了秒级的关键时间节点,能够更清晰的还原事故过程。 ★我们应该敲响哪些警钟: 1、高速 NOA 绝对不是一个小的技术方案,这也是我们一直做 NOA 横评的目的。 因为高速 NOA 已经慢慢走进千家万户,更像当时的 LCC 了,逐渐变成标配功能,使用群体更大,但是大家对于智驾使用范围的理解不同,我觉得高速 NOA 的研发更要重视。 2、其次小米这次的 NOA 涉及到借车的问题。 我们知道小米的智驾开启条件已经非常苛刻,比如它的方向盘检测从来没有降低检测频率,而且新手要跑完 1000km 才能开启高阶智驾,但是如果借车,可能这个条件就只跟车不跟人,借给其他驾驶者就没了限制,所以借车人关于智驾的叮嘱,我们也要非常重视。 3、主动安全的开发应该成为重点。 主动安全的开发,其实和智驾没有关系,它是独立成长的路线,这条路和智驾应该并行。大家做好场景化的同时,也呼吁提升主动安全的真实投入。甚至有激光雷达的加入,对于用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4、辅助驾驶决不是自动驾驶。 高速的辅助驾驶很容易给很多用户带来误区,接管小、场景少,会导致过渡信赖。但高速的发生所带来的连锁问题是巨大的。大家莫轻视! 对辅助驾驶不能过渡信赖,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随时接管!多休息! 2、卷轴式遮阳帘,很满意。装车效果如图,试了一段路没有异响,刚好今天回暖了出大☀️了遮阳效果不错,到店帮安装@小黄没有钱 3、新出行也是提前体验了,很多点值得聊聊。

查看全部

周榜七日内容热度排行

1、《萤火虫和乐道L90能否救蔚来?》 从来没有一个新势力品牌,陷入过像如今的蔚来这样的光景,连最忠实的蔚来KOC似乎最近都有点吹不动了,也开始提出很多蔚来需要改进的点来了,其他竞品的KOC们更加是火力全开,确实有点抬不起头,如何改变? 1:之前的萤火虫和乐道L90,特别是萤火虫,都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的,一个月小几千销量就可以了。李斌昨天都说了,萤火虫原计划是欧洲先上市,为欧洲量身定做的一款车,但由于关税等原因,只能国内先上了。乐道的主力也肯定是L60的,现在市场上真正的30万级别的纯电3排SUV,基本都没有,L90和i8算是这个市场的两个先锋,之前的预期也不是太高的。 2:形势变了! 如果形势一片大好,那萤火虫和L90都正常卖就行了,但现在不允许了。萤火虫 419上市发布会是第一针强心剂,后面的L90上市是第二枪,5566的改款是2.5平台,大家都觉得能维持住现在的销量和竞争力就算不错了,ET9又肯定不是走量的车,李天舒已经说过了蔚来NT3.0标配100度电池,听上去还是挺香的,有点期待NT3.0平台的ET5T了,另外我感觉以后ET5两台车能不能合并计算销量,别整出2个型号了,听上去也牛一点。 现在这个事情就好像家里一个原来成绩并不好的老二老三,在老大倒下后,突然成了全家的指望了。 3:萤火虫如何做? 萤火虫的产品力和调性其实还是挺好的,动态和安全性能更加优异,但成本确实高,李斌还是有精英情节,完全是朝着MINI的方向去打造的小车,但大家又不自觉的和海豚这些电动车做对比,至少也是ID.3,这样价格的压力就来了。 14.88的预售价,大部分人都觉得12.88能卖,11.88才能卖好。而且SKU要足够简洁,权益什么的别太拉垮,交付和试驾到店都足够给力,别老等,别再一次交付拉垮。萤火虫在蔚来店里卖,那意味着蔚来保客是一个大的主力军,作为家里的第二台或者第三台车。 现在埃安的UT,吉利星愿,五菱的缤果,比亚迪的海豚,这四台车的性价比卡在这里,估计追求性价比的人是很难看上这台车了,就看内饰和车机的情绪价值能否给足了,地平线J5能做到高速NOA就可以了,这台车应该也不会太追求这些。这台车的换电只是给你一个未来电池可以升级的通道,也给了BAAS的可能性,而不是给日常补能的,应该只会在一些大城市有1-2个换电站示范。 4:乐道L90怎么办? 昨天李斌的访谈里,把这台车说得很猛很满,我感觉还是需要控制预期,这年头,所谓的“超级大创新”是不太存在的,这台车是对着理想L9去研发的,用换电去替代增程,这是这台车的初始想法。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是有的,拉面师傅的假想图昨天带着官方节奏出来了,除了最大信息点隐藏外,其他都是大差不差的,内饰大家可以参考L60+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版本,去脑补。 空间是足够的,外观威猛度也是够的,我估计上市时间会后一点,这次李斌一定会尽力推后上市时间,备足货来交付,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亏不能老吃。 5:60度配L90? 我觉得这个内部应该有改进了,400多续航的三排SUV,这对品牌来说是一次大灾难。85度的标配起步,是一个正确的修正,羽毛哥昨天确认的芯片依然还是乐道L60的单OrinX,我个人觉得这台车,李斌应该冲击一下性价比,应该有何小鹏搞最近几台车的决心,短期别考虑太多了。 6:乐道L60的改款我估计短期出不来,而且来肯定得降价,老车主怎么办?大家又闹一次?现在L60的产品实力其实还是挺强的,而且很多优势点,并没有传播出来,反而是充电慢这个点众人皆知了,我觉得应该尽快加强产品的优势点传播和对比,超强的能耗,超强的空间,都是很好的宣传点。 还是那句话,蔚来系现在最需要信心,信心比黄金都宝贵,哪怕四季度盈利了,如果士气都没了,势头都没了,那财务数据上一点点好看,又能真正解决蔚来系所有的问题吗? 用李斌的话来说: 年轻人还会觉得蔚来这个品牌很酷吗? 2、不挑桩才是真的强|充电最佳体验 3、领克900配置版本出来了,只有四个版本,不上五个就是非常简洁 下面和大家说说的对于这几个版本配置的看法: 1.5THalo:这个版本入门标配H5智驾和23扬声器(领克08上那套)很简单这个版本就是用来拉低售价的,保守估计30以内。 就是用来满足6座+3DHT插混+安全理念拉满的消费者。 1.5T Ultra: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版本竟然就标配了双腔闭式空悬和电动旋转座椅,这个太炸裂了,没想到领克竟然想把电动旋转座椅标配,这就意味着他有足够的实力来把这个配置的成本压很低,大家也不用纠结了,直接给!用不用得上你们决定! 另外有一点大家不要以为1.5T动力差,其实从零百成绩上来看他和2.0T的动力表现是差不多的,所以完全不用在意这点区别,并且加得92油,日常加油也不闹心。 售价上我预测31万 2.0T Ultra :这个配置搭载的领克03+同款发动机,动力上也是我试驾的那款,非常满意,安静,但他对比上一个版本最大的优势就是换了一个度数大点的电池+索尔芯片智驾,其实我觉得性价比不太够,为这点动力和续航和智驾要加价太多的话我现在反而喜欢1.5T Ultra 这个版本了。 所以这个版本只能有个冲量的价,从本质上入手,个人预测这个版本最多只值的加2万,也就是33万 顶配:这个配置全网也没几个人开过,后轮转向电机+右侧零重力,但是旋转座椅应该两侧都能具备的吧??一开始我觉得这个版本只适合对后轮转向和动力有极高需求的用户,但加了一个零重力座椅我觉得这个版本的竞争力也上去了。 预测上个人觉得35/36万相对合理。 选装配置方面贯穿屏作为上市赠送吧,或者1w选装权益,但我想不懂的是,这车竟然不标配电动踏板???另外这玩意儿还值1w?但这个很重要兄弟们,因为地台真的挺高的,我拍车图的时候真的每次都踩着上下(可能我比较矮) 另外有一点1.5T加索尔加大电池没了?领克的用户们,你们在意吗??如果2.0的价格搞进1.5的区间你们还是会选择2.0吗? 总的来看,这个SKU有点出乎我意料,但是还是相对合理的,主推1.5T Ultra ,要不然就直接上顶配,预算不够,2.0T Ultra 也合理,大家的看法呢??

查看全部

月榜月度内容热度排行

1、不得不说我身边到确实是没啥米粉,最起码也不会说花钱买小米的车子,而且绝大部分闺蜜是闭眼买特斯拉,说起来,目前除了我妈我也没安利出去一台极氪 2、《论乐道L60的意难平》 昨天看到小特叔叔的一条微博:乐道L60性价比这么高的车,现在销量只有这样,意难平…… 我看到这一句的时候,感慨万千,对于整个蔚来来说,最近半年,意难平的又何止是L60的销量呀,新出行乐道社区应该是国内最大的乐道第三方用户聚集地,我每天都会看看大家的动态,也算是有一点点发言权吧,今天聊聊: 1:我有一个好友@欣风 ,他是蔚来ES6ET5和乐道L60的三车主,同时家里也曾有特斯拉理想,他不止一次和我说,L60真心是一台好车,甚至很多地方比ES6还好。 但现在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了,乐道的销量,蔚来的智驾,成为了业内攻击蔚来系的两个最大焦点,甚至身边很多坚定的蔚来支持者都开始不太敢发声,因为这几个月销量确实没起色,而端到端的智驾一直跳票。 2:乐道L90很难救乐道。 30万的纯电三排SUV,本身就是一个市场盲点,基本没这种车。理想认为需求有的,没有很好的供给,所以想让i8打头阵,并认为这比i6更适合打头炮代表理想的纯电。 做过蔚来ES8的乐道产品团队也拿出了L90,但这个细分市场应该很难有巨大的量,特别是在L8的销量如今也不过如此的当下宏观环境里。 我的一个猜想:30-35的L90,25-30的L80,20-25的L60,最终形成乐道SUV三驾马车,李斌期待三台车都是爆款,这是最初的思考。 3:我觉得一些点可以做,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 乐道L60尽快推出一个改款,类似G6,加前冰箱,更换电池版型,增加电池的快充功率,增加后排舒适性配置,更换双叉臂。同时给老车主一定的权益。 加快县县通换电站建设,换电站增加乐道的宣传,乐道和蔚来的渠道加速融合,可以有乐道独立的店,但有些乐道没覆盖的地区,蔚来店也可以有销售。 L90-80起步85度电池,SKU里不能有60,用户可以自己选择降级补贴模式,两台车增加全系标配的舒适性配置,价格做到真正亲民,产能做到交付不出幺蛾子。 蔚来的端到端承诺四月出来,乐道理论上今年也会有,但我觉得太慢。理想可以把pro给到轻舟做,乐道能不能把智驾也给到地平线元戎momenta做,纯视觉他们也都有能力做好,肯定比现在的好。 蔚来的问题在于工程落地能力,蔚来的人才不擅长于此,蔚来的老板需要把精力真正投入到研发产品智驾用户需求调研供应链上来,服务要做好,但不一定是老板自己来。 希望蔚来和乐道越来越好,我身边很多人心中最喜欢的一个品牌…… 3、我想集中了解一下用户们对乐道L60最大的意见在哪个点?同时对L90最大的期待点又在哪里呢? 希望大家踊跃留言,回头@小新同学 会整理提交。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