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_Denver
昨天00:50

#小米SU7提车作业#
型号:小米SU7Pro
预估交车时间:17-20周深圳
锁单时间:2024年3月31日
提车时间:2024年6月28日
Ps.顺延提前交付!
背景:理想小米车主

一、底盘:底盘扎实,有些宝马旧款330的感觉,对比理想的车会扎实偏硬一些。相对极氪的会软一些。

二、外观:外观8.5分吧。低风阻轮毂扣大分,考虑到续航增加。可以接受。如果想买pro建议还没锁单的一定要上卡钳,优先考虑20寸轮毂。8000还带卡钳简直赚翻。

三、智驾:7分(版本1.2.2)
周五:提车当天直接高速智驾:开回来50km,从宝安交付中心开回龙岗。路上发生三次突然急刹情况。前车和后车跟车距离都比较软。突然急刹。差点吓到尾车追尾。扣大分,
周六:早上从深圳跑广州白云山玩,这次智驾没出现急刹情况,稳定。没发现急刹情况。路上超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系统提示可以超车,然后我拨杠超车;另外一种是我发现有超车条件,手动拨杠让它超车。这个很nice
四、关于底盘高度;
①到了白云山停车场,想试下自动泊车。但是这里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因为车位尾部有个栏杆,SU7底盘太低。系统识别到栏杆。加上它本身自动泊车是非常暴躁的那种。倒车退到2/3突然识别栏杆重刹停了。到时我们都以为撞到了!非常不好。
②晚上回到广州朋友家停车位,这次空间比较多。就让朋友站后面,测试尾部底盘倒车库,会不会再碰到栏杆。实测可以的。但是雷达会一直识别到你已经碰撞到了车库栏杆!如下图所示
这点希望官方可以看能不能优化。会非常影响泊车体验啊!@孙维放 @贺磊
五、车机账号和软件地图
周五提车当天,每次上车(都需要重新扫码重新登录车机账号),后来问了群友。群友提醒让钥匙绑定小米账号,但卡片钥匙这些都有提示绑定账号。蓝牙没有提示。然后我自己研究了一下。发现可能是蓝牙钥匙没给手机全部权限的问题。然后就把权限给全打开了,系统本身默认是智能推荐模式的,然后当晚也咨询了车管家,给我说反馈。周六早上开车发现果然没有要重新扫码登录账号了。这里要表扬一点小米官方。周六开车去广州路上。就有小米官方打电话来了。看群里有些车友也有什么给罚站,估计就是手机权限的问题?建议小米看能出个方案解决不?

六、开车舒适形
①主驾座位会有点高。开智驾的时候,因为我会喜欢把脚放在刹车上,发现可能驾驶位整体有些偏高?还是说因为没有脚托的原因。这样就会放踩刹车的右脚会悬空的感觉。要往上抬下,会有点累。反之。没用刹车的时候。我会开动能回收。所以右脚相对会舒服很多。不用悬空在刹车上。
②方向盘高度。SU7的方向盘高度本身预设值是比较高一点点的,可能也跟个人身高有关。大家可以把方向盘高度往下调节一些。这样第一好处在方向盘不会挡住前台的位置。会跟前挡的位置差不多持平。增加视野。第二就是:方向盘调低一点后,右手可以更自然的靠在中控台这边。开车舒适大大提高啊。当然可能会每个人身高的不同。这里建议175以下可以试试参考下设置。女车主也可以哦。我女朋友说舒服了很多!
来电提醒:目前如果有人打电话进来。车机的语音提醒没有的。因为声音从头枕传出来的原因,如果在开车期间,有人打电话进来。声音会比较突兀。可以试着参考理想的:一段轻音乐,你有一个来自****的电话,是否选择接听或者拒接?这样可能会比较好点

关于高德:
①每次打开高德,那个车道级导航都要重新打开。还有建议语音播报也设置成详细。
②对于路况不太熟悉的城市,车机屏幕可以换成2屏。把高德拉大到2/3。然后把高德放在右边。(打转向灯的时候,会有个后视镜投影。如果高德地图模块放在最左边和只有1/3位置。一打转向灯就会影响看导航),这个对新手司机,还有路况复杂非常友好!反正我把音乐模块去掉了。

整体评价:虽然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但真的和雷总发布会说的,50万内最能打的汽车!尤其颜值又高,底盘转向,减震过滤还不错的情况下。结合雷总第一次造车情况下,加上雷总的光环,总体评价给8.5分!期待第二款。

人车合一,我心澎湃!

PS.对咯。提车礼包安排上?哈哈啊哈。还有,等待提车88天,不够3个月。能给官方提车关怀嘛。配件买了好几千,就差一个底盘灯啦@雷军 雷总

+3

小米SU7社区 小米SU7 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小米汽车推出锁单等待用户关怀

飞机先生
前天19:00

目前我们属于国内比较少有的体验到端到端量产版本,有几个小感受和大家分享:

1|判断是不是端到端,不是看包装,只能扒代码,或者看体验。

可能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接下来端到端技术的到来是什么形式可能并不重要了,但它带来的是智能驾驶从可用到好用一个重要拐点。

2|首先最明显是系统变得不死板不规则,处理更类人。

端到端的加入后体验升级是极其明显的。如果是规则类你会发现系统的边界不高,很多时候会被规则限制或者写死了而退出,或者处理不了需要效率接管,会明显感受系统边界。

3|更低的接管率。

上端到端明显有更低的百公里接管次数,城区和高速都类似,边界会更高,即使是我们过去城区非常难的 corner case。
(城区达到百公里还是很夸张的,接近于周甚至月的接管次数是个位数)

4|真正的全国都可开革命的到来。

基本上目前确认的已经有多家把全国都可开与端到端捆绑一起上,对,是真正意义的全国都可开。

X 智能社区

反弹
前天18:15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每个月都会有一版软件更新。刚刚发布6月的更新内容。

1、泊车能力提升,提升识别低矮障碍物的能力。

2、导航地图新增红绿灯倒计时

3、ADS 3D视图可区分显示大小异性车

4、泊车影像和全景影像界面支持开关后视镜

5、R档自动打开APA泊车界面

6、NCA异常退出的时候新增安全带震动提醒

对于3D视图,不知道阿维塔11支不支持。其他方面本月升级的功能并不多。

车bu完事后,软件交给合作车企,合作车企再结合自己其他OTA版本进行合并,并且要测试一下车bu的软件,没问题后再提交工信部,用户才能OTA升级。所以我目测这些功能得8月份用户才能用得到了。

阿维塔11社区 阿维塔11

常岩
前天16:50

福特 CEO 吉姆·法利发布了一篇叫做《一个汽油车迷的自白:我爱电动车,这和政治无关》的文章,还专门谈到,“美国不能在创新领导力上让位给中国、欧洲或任何其他地区。”

这篇文章发布之后,引发美国汽车行业广泛关注,马斯克也在随后转发了这篇文章。

全文如下:

向《好家伙》致歉:在我记忆中,我一直想成为一个汽车迷。V-8 发动机的轰鸣声仿佛是我生命的背景音乐。过去的 40 年里,我一直致力于开发新车型,从丰田的凯美瑞和赛恩到福特的 F-150 猎鹰、Bronco 和 Transit,我的祖父曾为亨利本人工作。而我至今仍然在很多周末驾驶 Mustang 参加比赛或修理我的 1973 款 Bronco。

所以,作为一个终生的汽油车迷,当我爱上电动车时,我和任何人一样感到惊讶。这段与电动车的晚期职业浪漫并不是因为政府政策或政治信仰。而是因为我驾驶了一辆——我的福特 F-150 Lightning Platinum。它安静平稳得令人惊讶。轻松的加速会让你在脸上重新找回感觉时露出愚蠢的笑容。每天早上,我的车都能充满 300 英里的续航里程。不用再去加油站了。而且,我的 F-150 Lightning 还配有一个巨大的可锁前备箱和货斗。Lightning 还可以作为一个移动发电机,为工作场地、露营地、尾随聚会,甚至为另一辆电动车或我的家提供电力。

就这么简单。对我和数百万美国人来说,电动车正在消除日常的麻烦,并提醒我们为什么喜欢驾驶。如果你想在驾驶中享受乐趣,试试在土路上驾驶 Mustang Mach-E Rally。电动车不是为每个人和每种工作准备的。但作为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的 CEO,我觉得有必要在所有错误信息和误解中告诉客户电动车的真实情况。

我看过这部电影。当福特说我们要把受欢迎的 F-150 车身改成铝制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播放广告嘲笑我们。但客户知道更好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还记得当手机似乎只属于医生和股票经纪人时吗?当电脑只是为 NASA 服务时吗?当互联网被认为是昙花一现,而 CD 排满了我卡车的遮阳板时吗?创新需要时间来扎根。但一旦发生,变化是深刻而持久的。

我相信,车辆的下一个重大转变将是软件定义和电动化。今天,电动车的销量在增长,但由于充电和续航问题,许多人仍持怀疑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的研究显示,大约一半的美国人每年仅有四天或更少的时间进行超过 150 英里的旅行。福特提供的几款电动车可以配备超过 300 英里的续航。此外,80% 的电动车主在家充电,而且自去年我驾驶 Lightning 跨越美国西部进行公路旅行以来,公共充电网络已经变得更大。而且充电的便利性和速度会不断提高,就像蜂窝网络从静电和不断掉线变得清晰可靠一样。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尤其是那些拥有燃油车用于长途旅行和拖车的家庭,电动车是一个很好的第二选择。许多购车者以成本为由不考虑电动车,但电动 SUV 的平均价格在过去两年中下降了近 22%。根据我们的经验,Mustang Mach-E 车主的燃料成本比燃油车平均节省 64%,年度保养成本减少 27%。电动车和同类燃油车之间的成本差异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小。

最吸引人的是,一旦人们尝试了电动车,他们通常不愿意再回到燃油车。全球近 70% 的电动车主表示他们将来只会购买电动车。如果我在 40 年里学到一件事,那就是:你永远不想站在客户和他们生活中重要事情的对立面。福特是工作车辆的领导者,我们的商业客户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研究。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生计在线上,每一美元都很重要。他们可以计算所有权成本、生产力和便利性。驾驶电动 F-150 Lightning 的企业仅在三年内就可以节省 2,600 美元的燃料成本。

还有另一件事。我们正在全球竞争未来,而电动推进无疑将成为交通运输中的一大力量。美国不能在创新领导力上让位给中国、欧洲或任何其他地区。福特已经生存并繁荣了 121 年,因为我们从不羞于抓住创新和面对未来的时机。现在,我们正在投资数十亿建立工厂、技术中心和我们的员工队伍,以创造未来必备的汽车、SUV 和卡车。

的确,在这一转型的初期,我们在电动车上亏损,主要是由于前期投资成本。但这也在改变。毕竟,任何重大的技术飞跃在早期阶段都是具有挑战性和成本高昂的。我们努力实现的转折点不会来自推动我们的监管机构或试图阻碍我们的政治家。它将来自消费者。不在于何时达到一个任意的市场份额,而在于当电动车对更多客户来说更好——更好驾驶,更便宜拥有,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这已经是数百万人的现实。我们将继续为客户提供出色的选择,包括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

我可以说“听一个汽车迷的话”电动车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你最好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做出决定。有什么比这更美国的呢?谁知道,你可能会惊讶于自己。我知道我惊讶了。

综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