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日产国内 新能源团队 被赋予了很大的自主空间。 上个月有机会和他们团队交流过一次,不管这是哪个领导做的决策,都要点个赞。 日产知道自己之前的动作是偏慢的,所以在成立新能源团队之后,应该是想明白了至少从整个大日产来讲,我必须要试一试。 这就很有趣,试一试 是多少传统合资没有想明白的,或者说想明白了,国外管理层不信任和不同意,又或者考核指标还是之前的。 总之,所有的动作都不是很整齐划一。 从产品 - 用户,这中间在大部分团队里都是黑盒,销售、营销、服务 都不是太明确,又或者说不是不明确,是每明确一个环节,都需要成本。 对,话题来到了这两个字:成本。 但要不要做,它不以成本转移。你又必须要做,日产新能源团队拥抱现在的社交传播,开始认真思考现有的销售、传播、用户运营 的新策略与考核机制。 这就是 空间 的体现,其实主要在于考核机制,这里面不太有标准答案,需要日产团队自己摸索,但如 @新出行贺磊 磊哥所说,想永远比不想 要强。 关于 日产 N7,也之前沟通的时候我体验过这款车,大家很喜欢用结果先去对这款车有一个评价,比如 N7 能不能卖好。 我的天啊,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一台车能够有一个准确的稳态销售预期的车企还有多少? 所以我也很难说 N7 的销售预期,主要是我不太会预测。 但 N7 的主要任务当然除了销量,还有为日产提供一个重新介绍自己的机会。 合资的智能化烂,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快变成 固定范式 了,如果你看到 N7 或许会有一个新的改观,其实很多合资的产品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合资品牌之间最应该做的应该是,借着合资『队友』的起势来进一步介绍自己,一起来打破固有认知,集体先出线在各自 battle。 N7 需要持续运营,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媒体的好评,这个资产在后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最终都要回归到整个大日产团队的整体考量,考验领导的时刻来了。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