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块钱,你能买到什么?
恒大集团最新买到的是 47个楼盘项目 ,没错,实实在在的房地产项目。
而且还是从紧密关联的 恒大汽车 那里收购而来。
恒大汽车最新公告称:宣布作价2块钱甩卖旗下房地产业务,接手方是恒大旗下公司。
公告强调:这样做主要为了专心搞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

然而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一方面,恒大造车相关的进展显然不算顺利,进军造车5年,目前仅交付 900辆 ,似乎也没有能逆风翻盘的迹象。
另一方面,这种资产剥离,还有最直接的背景——市值一度近7000亿港元的恒大汽车,现在只剩下 347亿 ,而且股票还在停牌中。

确实可以理解为更加专注,但此时此刻,还是2元剥离,事情多少显得蹊跷。
恒大汽车开始剥离业务(资产)
根据最新公告,恒大汽车决定将旗下“荟保及Flaming Ace”的全部股份,进行出售。
这个交易中,买方是中国恒大的附属公司,目标股份的代价为2元人民币。
“荟保及Flaming Ace”是恒大汽车旗下公司,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运作的方式是通过其附属公司从事投资控股,经营对象为 47个现有养生空间项目 (主要是住宅及物业发展项目)。

当然,造车的恒大汽车,怎么还有这一系列养生房地产项目?
这与“恒大汽车”的前身 恒大健康 有关,其实是先有的“恒大健康”上市公司,后来造车浪潮开启之后,恒大入局造车,才在恒大健康业务实体基础上开始造车,并且上市公司也在2020年9月正式改名为“恒大汽车”。

恒大汽车作为“汽车公司”,之前主营业务涵盖两大类:
一类是 健康管理分部 ,主要从事社区健康管理、国际医院、养老及康复产业等健康管理业务;另一类是 新能源汽车分部 ,主管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
而且仔细看,官方所列举的项目清单中,其中就包括养生谷、健康城、翡翠华庭、林溪郡等等,其实就是恒大汽车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房地产项目。
以 “恒大养生谷” 为例,作为“养生养老社区”,恒大他们希望通过整合医疗、养生养老及商业保险资源,以“租、购、旅”的会员机制向客户提供养生养老服务。

而且这个养生谷,不止面向老年人——他们打造了“颐养、长乐、康益、亲子”四大园,目标人群覆盖 从孕前、婴儿直到百岁老人 ,最终目标是瞄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国际一流的养生养老胜地”。
所以在恒大开启造车后,就已经有评论说,造车和房地产业务不应该放在一个实体里。毕竟造车也涉及相关用地,不知道的还以为打着造车的名义拿地……
恒大汽车之前倒也并没有相关的动作,直到现在,恒大汽车才决定将以“养生谷”为主体的47个房地产项目,剥离出去。

但这种剥离有点黑色幽默,因为“产权”依然没有划分清楚。官方称,这47个房地产项目中,有的归属于 健康管理分部 ,有的则归属于 新能源汽车分部 。
所以透过这份公告,也很难准确搞清楚,恒大汽车2块钱出售的,到底是之前原本属于恒大健康的房地产,还是也包括造车之后配套拿下的土地资产?
更何况,还是 “左手倒右手” ——从恒大汽车剥离出来,被恒大集团的附属公司收购。

之所以要剥离出去,恒大汽车在公告里表示:
将让本集团得以专注发展新能源汽车分部,并部署适当资源为现有及未来项目提供资金,长远可为本集团缔造更丰厚的可持续回报,令本公司及其股东整体受惠。
但剥离的背后,更加现实的原因或许是恒大汽车目前的处境,以及处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后的结果。

恒大汽车造车记
往前回顾,恒大造车最早始于 2018年 。
2018年6月25日,在贾跃亭旗下的法拉第未来最渴望资金时,恒大健康以8.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香港时颖100%股份。自此,恒大集团正式成为法拉第未来公司的最大股东,也由此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
当时,对于许家印和贾跃亭来说,这样的合作可谓各取所需。同年7月,许家印一行人亲赴FF总部进行视察,贾跃亭全程陪同。

不过,蜜月期仅仅维持了三个多月,双方就翻脸了。直到2018年12月底,双方同意撤销及放弃所有现有诉讼、仲裁程序及所有未来诉讼的权利,这场风波才算结束。
接下来,恒大亲自下场。
2019年11月,许家印在恒大汽车战略峰会上称,恒大造车“要开辟一条和全世界车企不一样的造车路。”
总结来说,就是“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即“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都买了,买不过来就寻求合作”。
2021年4月,恒大汽车在上海车展上一口气发布9款车型,从恒驰1到恒驰9,覆盖A到D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车型,一时成为车展的焦点。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有媒体在车展上试图俯身拍摄恒驰汽车底盘构造,结果发现根本没底盘,只糊了一层装饰板,紧接着就被保安四仰八叉地拖离了现场。
2021年11月,恒大汽车“意外地”缺席广州车展,有关恒大集团以及恒大汽车的各种传闻也甚嚣尘上。随后的一年就是恒大集团的业务窘境、债务黑洞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去年还一度引发了业主集体抗贷。
尽管质疑和唱衰不断,不少媒体还专门探访恒驰工厂,爆料“进展寥寥、人员流失”。
但恒大一直向外界释放积极信号。2022年3月恒大召开了“恒驰5量产动员大会”,许家印立下了“军令状”,表示要大干三个月,恒大汽车集团接下来会日夜奋战、努力拼搏,一定要在6月22日的时候实现恒驰5车型的量产。
结果鸽了。恒驰5直到 去年9月16日 才正式量产。

这是一辆什么样的车?

轴距2780mm的紧凑型5座纯电SUV,售价17.9万元。许家印试乘样车,给出的评价是:
“漂亮,真漂亮”。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上,恒驰5并没有激起水花。当时发布会后官宣收获超3万订单,但上市第一个月只交付324辆。
时至今日,恒驰5从去年10月29日开始交付,到现在178天时间,一共交付 900辆 。
这样反常的数据,实在是汽车工业普遍规律解释不了的。

而且不仅是销量低迷,恒大汽车目前正在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据最新公告称,由于新能源汽车业务 流动资金紧张 ,为了能维持基本的业务运营,他们进行了裁员——去年6月30日恒大新能源员工总数为3742,今年3月这个数字变成了2795名,一共裁掉了 947人 。
由于资金不足,恒大汽车天津工厂现在已经 停产恒驰5 了,他们计划将于今年5月恢复生产。
按照他们目前的预期,恒大新能源汽车如能在未来寻求超过 290亿元融资 ,计划推出多款旗舰车型,并望实现量产。

但问题是,如果融不到足够的钱,停产的期限或许就会被进一步延长。
换句话说,恒大汽车需要钱来生产车、然后卖出去才能获得现金流,而且还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和体量。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钱投入进来,这个造车的链条就连不上,这家造车实体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就难以为继,作为上市公司,面临摘牌、破产、清算的风险。
更早之前,恒大造车的商业模式并非完全不被看好。
因为恒大凭借房地产基因,造车和房地产开发销售双管齐下,能够在一些地方展开合作,实现住宅项目和造车的生态化反。

这些拿下的地,也被视为恒大汽车的重要资产构成,至少在造车和量产的挑战中,在恒大汽车的现金流转动之前,也都是一种保障。
但没想到,现在为了“更专注造车”,恒大汽车以2元价格,把这些业务和资产,剥离了。
最近使用
我的收藏
大家上传的表情
最近使用
所有表情
暗夜精灵006 Lv.2
12块的钱的项目,负债两百多亿,买不起买不起
丁丁历险记 Lv.4
100天签到勋章
2022年国庆勋章
G3
连续签到100天勋章奖励
2022年国庆限定勋章,国庆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我靠,第一张图看到我了
jonunwong Lv.1
现在就算是喊口号也来不及了
乐盜是陪太子读书的产品 Lv.2
小透明 Lv.2
100天签到勋章
问界M5
连续签到100天勋章奖励
生态化反
属实绷不住了
令狐黑胖 Lv.4
XCX-MEMBER
问界M9
ET5
新出行成员勋章,通过分享2024年度报告获得。「限时活动」
剥离了之后就不必再为恒大汽车之后可能的“倒闭”偿债了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