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re?`上周社区出行值 ${score}`:''}}{{rank?'  |   全站排名:':''}}{{rank}}

该社区为特斯拉Model Y专属独立社区,特斯拉Model Y车友可以在此社区分享更多专属内容,参与互动和分享请注意遵守新出行社区规范。

社区版主:
签到日历
连续签到{{userStore.user_info.sign_info?.sign_day || 0}}
  • 发文章
  • 发动态
  • 发点评

旗下产品库相关车

  • 推荐
  • 特斯拉换新Model Y 3年0息
  • 特斯拉焕新Model Y 开启交付
  • 我对焕新Model Y的看法
  • 特斯拉Model Y升级
  • 特斯拉于国内正式推送FSD
全部话题

发帖赢充电基金|分享#比加油更好的补能体验🎁

活动君
动态

特斯拉官方调整了 FSD 的相关命名。(图1 VS 图2) 去掉了英文部分,改为全中文表述,更贴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此前购买FSD等产品的技术核心和功能保持不变。 据说,这一变化也透露出特斯拉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愈发重视中国市场,未来将在本土化体验上更贴近中国车主的需求。

小特叔叔
评测

简约而不简单 动态试驾特斯拉焕新版 Model Y

张一根
动态

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在最近的全员大会上说了一个即使是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也震惊到完全不信的一个指标:CyberCab 产线将做到每 5 秒下线一辆车。 由于业内外的信息差,我看这个指标引发大讨论的同时,大量的交流都类似火箭烧煤,索性这条微博来整理一下,以下特斯拉信息全部来自特斯拉财报、Elon Musk、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 Lars Moravy、CyberCab 首席工程师 Eric Eklund。 首先汽车行业是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这里的每 5 秒下线一台车,指的是最后一个环节总装车间,不是说从供应商那儿运来一堆钢材一堆电子器件一堆塑料件一堆橡胶件,运到工厂送上产线,5 秒后,一台车下来了。 那不是现代汽车制造,那是魔法。 那单拎总装出来说 5 秒是不是特斯拉鸡贼?也不是,因为汽车行业制造瓶颈就是在总装,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零件、总成装配好,需要大量的工人,自动化程度最低、人工程度最高,XX 秒下线一台车,很多车企做制造传播都会这样讲,也默认不强调总装。此为大背景。 其实 Elon 的前一句,Model Y 产线现在是 35 秒下线一台车,这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全球汽车工业 TOP 1 了。 汽车产线效率和成本平衡得比较好应该在 50 - 70 秒一台车,比如丰田 TNGA 架构 60 秒,大众 MEB 平台 65 秒,福特的拳头产品 F150 比较厉害,可以做到 53 秒。特斯拉 Giga 柏林和 Giga 德州工厂都是 45 秒。 40 秒是现有制造体系下的一个极限, 再快的话边际成本会迅速上升,也就是,划不来了。 特斯拉 Giga 上海工厂一开始是 45 秒,这个状态大家觉得是制造效率的 TOP,但也没到夸张的地步;2023 年 Giga 上海通过产线优化做到了 40 秒, 这就有点极限了;到 2025 年 Lars 和 Elon 出来说,Model Y 产线做到了 35 秒(请允许我认为他俩说的是 Giga 上海),这就有点变态了。 35 秒下线一台车,对应的生产节拍超过了 100 JPH,这是全球汽车行业绝无仅有的。但 CyberCab 产线如果是 5 秒下线一台车,那意味着 720 JPH,开什么国际玩笑啊? Giga 上海现在产能是 110 万辆/年,CyberCab 产线开一条,相当于开了 5 个 Giga 上海,这显然很难让人相信。 那么特斯拉如何做到这一点,靠 24 小时三班倒不现实,靠的是重新设计产品和产线。 首先通过自研进一步提高产品集成度,比如电子电气架构的控制器,Model Y 自研比例 61%,CyberCab 是 100%。这是一个细节,集成度越高,装配工序越简单。 其次看白车身,焕新版 Model Y 只有后一体压铸,CyberCab 是前后一体压铸;Model Y 有大约 200 个结构件,而 CyberCab 只有大约 80 个。 然后是喷漆,特斯拉材料团队改进了材料,铝合金的压铸件是防腐蚀的,取消了涂装,外饰面板是注塑成型的聚氨酯塑料面板,颜色在成型过程中直接融入塑料,彩色聚氨酯涂料与塑料成型同步进行,最后形成颜色完全融入的面板,也不需要涂装。 全车只有热冲压成型的门框,因为是钢材,会进行额外喷漆以增强防腐蚀性能。 剩下的优化来自这款车的定位:这车立项就是 Robotaxi,所以没有内外后视镜、方向盘、脚踏板总成,没有相关的转向柱、连杆和布线,取消了所有驾驶控制相关的零件和制造工序。 最后因为网约车统计显示 91% 的出行是 1 - 2个人,CyberCab 取消了一排座椅。 以上会在制造的冲压、焊装、涂装,前三个车间都会有综合的改善,其实 CyberCab 产线上没有独立的涂装车间的,因为需要喷漆的地方太少,对应的涂装、烘干、固化设备和所有的工序全部取消了。 接下来是总装,这个其实大家也听说过,叫做 Unboxed 总装工艺。 传统总装的流程是串行的,车身随着装配线移动,在每个工位依次添加对应的零部件总成。 CyberCab 的 Unboxed 总装工艺是并行的,把车身直接一拆四,前一体压铸件、结构电池底盘 + 座椅、后一体压铸件 + 座椅(CyberCab 没有)、左右门框同时开始装配,最后四门(CyberCab 是两门)两盖一装,下线。 你要知道 Model Y 产线是 35 秒一台车,你产品层面什么都不做,Unboxed 总装工艺一拆四并行装配,应该就可以压缩到 20 秒左右了。 CyberCab 产品上围绕 Robotaxi 做了那么多集成和简化呢,冲压、焊装、涂装都有很多优化,涂装车间都没了。 当然还是要提前对轰一些评论区的小可爱,任何汽车产线,每年都有一些时间在检修维护,包括换模换线,质量抽检,比如特斯拉是每 15 台抽检一次。所以产能会有差异,但也不会差太多。尤其是不会改变结论:你把时长从两位数降低到一位数,这是产品和产线双管齐下全方位的工程,不是三班倒能实现的。 特斯拉 20 多年只有 4 款产品,Model S、Model 3、Cybertruck 和 CyberCab。 有一些支线任务,比如 MegaPack 现在是很赚钱的,但是没有投入太多资源。但是的但是,这个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你可以想想整个工程团队的资源投向何处去,不是 Model 3/Y 焕新这种产品,Model S/X 更是 2022 年就宣布定位是利基产品打入冷宫了。 CyberCab 很特殊的地方在于,这个产品把已经做了 10 年,日益成为特斯拉重心的另一个产品 FSD 完全整合进来了,连方向盘都去掉了,没有什么比这更深入的软硬件整合了。 设计、工程、动力、芯片、电子电气、软件、FSD、超充、供应链、制造,特斯拉所有团队的资源都集中在这一个项目上,举全公司于一役。 为什么,因为 Optimus 机器人为时尚早。

不是郑小康
  • {{default_recommend=='new'?'最新':'按回复'}}
  • {{ { 1: '首页推荐', 2: '社区推荐', 3: '置顶推荐' }[recommend_cate] || '热门' }}
  • 精华
  • 闲置
更新 {{manage.unread}} 条内容
置顶 邀你加入【新出行-Model y交流群】
置顶 {{item.data.title}}

来自#{{item.data.theme_info.title}}{{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本周共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 人参与,话题内容折叠显示`:'话题内容折叠显示'}}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查看全部':'立即参与'}}

{{item.data.author.username}}{{item.data.author.user_honour}} 置顶
{{item.data.create_time}}{{item.status==1 ? ' · 待审核':''}}{{item.data.author.car_list&&item.data.author.car_list.length?` · ${item.data.author.car_list.map(e => e.name).join('/')}`:''}}

首页推荐 社区推荐 置顶推荐 精华
NO.{{i+1}}热度 {{item.hot_total}}
收录于周榜 TOP {{item.week_rank}} 收录于日榜 TOP {{item.day_rank}}
视频文章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duration}}

{{calculateAspectRatioFit(item.data.pics[0].width,item.data.pics[0].height).imgTag}} {{item.data.pics[0].video.duration_string}}
{{img_url.video.duration_string}}
+{{item.data.pics.length - 9}}
¥{{item.data.price}} ¥{{item.data.original_price}} 包邮 分类/{{item.data.garage_category_name}} 状态/{{item.data.garage_condition_name}}

+{{item.data.imgs_url.length - 9}}

{{item.data.series.name}} {{item.data.model ? item.data.model.name : ''}}

个人评分{{item.data.contents.fraction}}

点评:

{{item.data.title}}

{{related.theme.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membernum}}人参与讨论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