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和选择”真的很重要
文章

一、运气:信任与技术的“错配”

1. 技术路线的突变
小鹏P5作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主打CNGP(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量产车型,曾是车主眼中“智能驾驶先锋”的象征。然而,随着小鹏技术路线转向XNGP(无图辅助驾驶),依赖高精地图的CNGP被淘汰,P5的硬件与软件架构无法兼容新技术,导致车主斥资购买的激光雷达沦为摆设   。这一技术迭代的不可预见性,成为车主“运气”层面的核心痛点——他们赌对了智能驾驶的未来,却输给了技术路线的突然转向。

2. 硬件适配的“宿命”
小鹏以“竖屏设计不兼容新系统XOS天玑”为由,拒绝为P5升级智能座舱系统。然而,P5搭载的8155芯片性能优于部分支持升级的旧款车型(如P7),车主认为硬件适配并非技术难题,而是小鹏选择性放弃的托词  。这种因产品设计决策导致的“硬件过时”,进一步凸显了车主对运气无常的无奈。二、选择:企业的战略与车主的信任博弈

1. 小鹏的选择:资源倾斜与用户分层
小鹏在2023年后将重心转向高价车型(G6、G9等),P5销量断崖式下跌(2024年单月最低仅2辆),企业资源分配明显向新用户倾斜  。这种“抛弃旧车、力捧新车”的策略,暴露了新势力车企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的生存逻辑:优先服务能带来更高利润的新车主,而老用户成为技术迭代的牺牲品  。

2. 车主的选择:信任的代价
P5车主多为早期支持者,曾因“CNGP全国开放”的承诺支付高溢价(P版比E版贵3.2万元)。然而,小鹏未兑现承诺,仅开放5个城市的CNGP功能,且后续补偿方案(2万元购车代金券)被指“二次收割”,要求车主换购新车才能享受权益  。车主的选择从支持变为维权,本质是对品牌信任的崩塌——他们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却成为战略调整中的“弃子”。三、运气与选择的共振:维权背后的行业缩影

1. 技术“画饼”与用户预期管理
智能驾驶功能落地难度远超宣传,小鹏早期承诺的“全国覆盖”被行业专家批评为“过度营销”  。类似特斯拉等车企也曾因自动驾驶功能延期引发争议,反映出行业普遍存在的“技术乐观主义”与用户实际体验的鸿沟  。

2. 新旧用户的利益冲突
车企在技术迭代中如何平衡新旧用户权益成为难题。小鹏的选择是“断尾求生”,但牺牲了品牌忠诚度;理想方案应是建立透明升级路径或提供合理补偿机制,例如硬件升级服务或功能退款  。当前仅以代金券搪塞,暴露了企业对用户权益的漠视  。总结:运气不可控,选择需敬畏

小鹏P5车主的不幸,既是技术路线突变带来的“运气”悲剧,也是企业战略选择下用户权益被系统性忽视的必然结果。若车企持续将老用户视为“试验品”而非合作伙伴,将动摇智能汽车行业的信任基石。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事件亦是一次警示: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赛道中,选择品牌需更谨慎,而运气或许更需要制度的保障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0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