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信心来自 Elon 与产品?还原投资咨询从业者眼中的特斯拉
精品文章
如果不加任何背景,仅仅提到“特斯拉”这三个字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你的圈子或多或少也可大可小,但它终究是有局限的,所谓“当局者迷”,所在的圈子往往了圈内人的思考与判断方式。就以上面的问题为例,新出行大朋友圈中的各位头脑中首先浮现一定是 Model S、Model X、Model 3 这些具体车型,因为圈内的各位每日耳濡目染的就是车型信息、测评,每位圈友日常交流的内容也是这些,从而造成了思维的定式。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社会很大,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千差万别,当走出了熟悉的圈子后就会发现曾经确信的事情不再那么理所应当。
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是多种思想的集散地,因此我们还是以上述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部分结果很值得关注一下:电气工程的半数大学生对“特斯拉”的第一反应是那位 20 世纪初的美国科技奇才;汽车工程的多数大学生与我们圈友反应接近是特斯拉旗下的几款重要车型;金融工程类专业有多位大学生的反应是特斯拉公司的股价……

不管不同人有什么不同的反应,“特斯拉”这个词语在当代的社会中至少有着不低的知名度,而如果我们将菜单进一步下拉,提到“Model 3”又会有哪些的结果?首先一点是可以肯定,能参与话题讨论的人群范围被进一步缩小了,同时前面反应的问题也会同时体现,过去会说“千人千面”但是在这里用“千圈千面”似乎更合适,毕竟新出行朋友圈里的圈友们看待 Model 3 的角度都是大致相近的,差异仅在细枝末节。那么其他圈子里的朋友又会如何看待 Model 3 呢?
如果仅仅问“你如何看待特斯拉 Model 3?”,相信在大街上见过这台车的人都可以说几句,但是想深聊就得找对该车有深入了解、能知其所以然的,如果去掉圈子内的“同道中人”,还会有什么人呢?笔者首先想到的是电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行业的从业者,毕竟没有人会比他们更了解这个行业,不过仔细回想一下,新出行接触的这些专业人士还少吗,我们的思维受这些人的影响还不够多吗?说到底还是没能将思维完全脱离原来固有的圈子思考问题。
总结起来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真是困难重重。就在纠结的时候,笔者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留美海归/投资咨询行业从业者眼中的特斯拉与马斯克

景林(化名)90 后,几年前从美国学成归来,现供职于一家证券公司。这家公司对股票市场的证券买卖业务拥有丰富的经验,其业务包括提供新股认购服务、投资建议、证券资讯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现在研究的对象正是伊隆·马斯克与他的商业帝国。

如果想换个方向看待特斯拉,景林的角度一定十分具备参考意义,于是便有只一次的对话……

景林美国留学生的身份、投资咨询领域的工作经历都是新出行此前嘉宾中所少有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所在服务的公司曾以他们的角度对特斯拉公司、掌门人伊隆·马斯克及旗下诸多产品做过详细的研究,并给出了相当不俗的评价。景林正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各中缘由相信没有谁比他更加了解了。
景林决定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
投资机构看好一家实体公司并建议投资,是要冒着一定的风险的,为此他们必定要经过长时间的广泛材料收集与严谨地反复论证,其中关于特斯拉产品细节的部分也正是新出行以及各位新能源汽车爱好者所关注的,然而对于投资者则未必,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位话题多多的领袖似乎更吸引人眼球……
新出行:你为什么会看好特斯拉?  

景林:我觉得还是因为 Elon 这个企业家的吸引力,其次就是特斯拉的品牌在大众心智的占领,比如你说咖啡想到星巴克;汉堡包想到麦当劳;电动车基本上都是特斯拉。Elon 这个人是自乔布斯走了之后,在美国能够起到领导科技趋势的核心人物,他的愿景和眼界相比其他企业家而言都更超前,甚至有时候是天方夜谭。但是他最牛的地方还是每次吹的牛都能兑现,可能时间上会推迟。因为 Elon time,特斯拉和 Space X 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引领人类向前几十年,但是普通人其实没有几个能跟得上 Elon time 的。

小鲜肉时期的伊隆·马斯克
看得出马斯克的形象在景林的心目中是足够伟岸的,不过难道仅仅凭借领袖的个人魅力就能让一家公司值得被投资吗?

景林:(最初)吸引我们的的确是这些(马斯克的个人魅力),不过光靠故事也是不够用的,还是要回归本质还是看到了产品的优势,以及竞品所处的劣势上。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同样重要就是 Elon 这个人有吸引最优质的人才的人格魅力,最优质的三电系统研发人员、科学家、物理学家都想跟着他干。
新出行:马斯克的这种魅力源自哪里呢?
景林:我想主要来自他对于第一性原理的执着以及他对未来世界的愿景。

如果景林是一位私人投资者,以上理由就足以使他迫不及待地掏腰包买特斯拉的账了,而作为投资机构的项目负责人,现实又迅速将他拉回理性,也促使他与他的团队对特斯拉以及其最新产品 Model 3 的进一步研究。

近来发福的伊隆·马斯克
“特斯拉是狼群,Model 3 就是头狼”
经过了大量的调研与分析,景林与他的团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特斯拉是狼群,Model 3 是头狼,它们大规模进中国可能会把中国的这些本土企业全都打垮……”。这么说不免有夸张的成分,而我们所共同期待的是作为讲述者的景林道出这一结论背后的逻辑。
整车架构与安全性
主被动安全放在任何时代都是评价汽车所必须考量的要素,也是决定消费者是否愿意下单的重要因素,景林的团队也将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就安全系数来说的话,特斯拉的三款车型是目前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所公布的最安全的三个车型,而且 Model 3 是第一。”

的确,仅就现阶段世界各地的碰撞测试机构所公布的成绩,Model 3 的确可以用攻城拔寨来形容:近期接连创下欧洲 NCAP 与澳大利亚 ANCAP 两个机构碰撞成绩的历史新高。同时因为配备了同级最先进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特斯拉的事故率也是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的:

“在美国,约每 436,000 英里就有一次汽车事故,使用自动辅助驾驶的特斯拉每 291 万英里一次事故,未使用自动辅助驾驶的特斯拉每 158 万英里一次事故。”


景林提到关于电动车的电池的安全性是值得特殊留意的,此前因碰撞造成电池起火危及乘员生命的事故屡见不鲜,针对这一问题特斯拉的早期做法是对电池包进行加固。

“Model S/X 的电池包均有侧边保护,其装配有 6 毫米厚铝合金框架结构,用于保护电池同时还为车身提供强度支持。但是 Model 3 上却取消了电池包的侧边保护,电池部分仅有轻薄的 Pack,也就是说 Model S/X 的电池包本身相较于 Model 3 是要更加耐撞的。”

看得出他是在卖关子,随后一定有反转。

“Model 3 在设计车的外结构的时候就有一个总体的钢结构去做对电池包做一个保护,而去没有说像 Model S/X 那样去在电池包上面做保护。也就是说  Model S 的防撞系统主要是靠电池组的,电池包旁边全是支撑,而 Model 3 能取得这样优秀的碰撞成绩主要是取决于其整体的车身结构。”


系统集成与电机革命
景林说特斯拉能取得颠覆性的碰撞装测试表现还与其内部三电系统的系统集成有着密切联系。传统内燃机车的引擎舱内装置密集,前部受到撞击就很容易侵蚀座舱,造成乘员伤害,而得益于特斯拉优秀的系统集成水平,Model 3 的前机舱做到了最大程度地精简,甚至腾出来一个空间不小的前备箱。这样在车辆遭遇正面碰撞时就可获得巨大的缓冲空间,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

其实并非所有的电动车都具有这样的系统集成能力,在蔚来 ES8 以及比亚迪唐 EV 等纯电动车的前机舱中依然有非常复杂的线束与控制单元,那么在这方面 Model 3 又有什么秘密呢?景林介绍了一个超级瓶子(Super Bottle)的概念:

“Model 3 的电池管理系统的重量仅有 30kg,这主要归功于特斯拉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这个 Super Bottle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一个水箱,Model 3 的所有冷却系统全部集成在其中。”
“Super Bottle 集成了水泵、执行器、阀门和外壳,有效地降低了重量和成本,这是传统厂商所无法做到。“

超级瓶子(Super Bottle)
景林还做了一个更加通俗的解释,特斯拉把整个汽车的空调和电池冷却全集成到一个系统,而过去电池的加热与冷却、空调的加热与冷却均有独立系统控制,四合一的超级瓶子不仅为车辆节省了大量空间更成功实现了减重。
电动汽车的核心是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特斯拉之所以能够独占鳌头,原因就在于三电系统都有看家本领。电池无用多言,从 18650 到如今的 2170 电池,无论是绝对参数还是耐久表现,特斯拉的行业标杆位置依旧稳固;电控领域还还不只有超级瓶子这样的黑科技产品加持,唯独电机是我们此前所关注较少的领域。
特斯拉 Model 3 的前机舱

蔚来 ES8 的前机舱

这一次景林有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电机革命”的概念,走近神秘已久的特斯拉电机。
“这一次 Model S 改款,在电池容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却提升了 10%,原因就出现在它更换的永磁电机上。”

在特斯拉的官方宣传中的确提及了异步换永磁的问题,部分关注者还稍显失望,担心会因此影响性能,可结果是在性能并未收到影响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却迎来大幅度上升。对于这其中的秘密,特斯拉向来表现得讳莫如深,但是永远不会缺乏有好奇心的朋友来为我们揭开谜团。

“曾经有人将特斯拉的电机拆开研究过,但是刚掰开一块磁铁,其他磁铁就瞬间弹开了,之后就难以复原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探究者继续深入,发现了一个颇为诡异的现象:

“他们发现特斯拉电机将相斥的同极磁铁成功地粘在了一起。”

景林说探究者的研究也就停留在了这一阶段,至于特斯拉是如何将相斥的同极磁铁粘在一起,对于外界而言依旧是个谜团。而特斯拉电机的神奇之处还不止这一个:
“我们可以将电机理解为一个圆圈,它通过一个形似六芒星的阵列,让整个磁场都是往电机内部去,而外面则几乎完全是消磁的状态。”

电机能量重量比对比
一系列让外界惊叹的设计,让特斯拉在电机重量仅为 38kg 的况下获得了高于竞争对手一倍的扭矩表现,景林称特斯拉的“电机革命”就足以给电动车产业带来一个深刻的变革。

自动驾驶

提到特斯拉,除了他在三电系统中的优势,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自动驾驶。对于这个复杂的问题,景林举了一系列数字以证明特斯拉的强大之处:

“Model 3 最新的辅助驾驶芯片算力可以达到 144TOPS,这是完胜竞争对手目前最先进技术 21TOPS 的表现的;每秒传输帧数可以达到 2300FPS ,相当于每秒 25 亿像素,同时处理 8 个摄像头,是之前 2.5 版本的 21 倍左右……”



“这些秘密逐渐揭开让我们更加看好特斯拉”
独领风骚的技术储备已经让景林的团队有了无数看好特斯拉的理由,而近期披露的一些秘密则进一步坚定了它们的选择。
关于 Model 3 的成本:

“德国团队拆解 Model 3 得到的结论是其材料成本为 $18,000 美元,人力成本为 $10,000 美元,而且其盈利空间还有巨大潜力,中国 Gigafactory 3 生产的Model 3 的毛利率将非常有可能达到 30%。”

关于即将出世的 Model Y:

“3 月 14 日发布的 Model Y 会在Model Y 会在 2020 年秋季上市,其市场需求比 Model 3 高 50%,更加关键的是其成本要远低于 Model 3:Model S 的线束长一万英尺、Model 3 是五千英尺而 Model Y 仅 328 英尺;Model Y 与 Model 3 共享 76% 的零部件(Model S与 Model X 仅共享 30% 的零部件),上海工厂的 Model Y 每辆生产所需资本开支将只有 Model 3 的一半不到……”


编辑总结 /

新出行并非是投资机构,与景林的对话也仅是希望通过其他行业的朋友是从什么角度研究我们所关注的话题的,因此各位看官不要因为以上介绍而影响到你的投资计划。不过也看得出,作为投资领域的从业人员的景林是一个坚定的挺特斯拉派,他的论点也全部都在支持他的结论,而某些争议则是选择性忽视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理由同样有着不占少数的支持者,不然华尔街就不会有那么多活跃的特斯拉做空者了。还是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是投资领域朋友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果我们还会继续关注……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