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re?`上周社区出行值 ${score}`:''}}{{rank?'  |   全站排名:':''}}{{rank}}

该社区为大众ID. EVO专属独立社区,大众ID. EVO车友可以在此社区分享更多专属内容,参与互动和分享请注意遵守新出行社区规范。

社区版主:
签到日历
连续签到{{userStore.user_info.sign_info?.sign_day || 0}}
  • 发文章
  • 发动态
  • 发点评

旗下产品库相关车

  • 推荐
  • 伟健试驾大众ID.3
全部话题

车展福利|围观点评上海车展赢好礼

活动君
话题文章

2025 上海车展 | 新出行专访大众汽车集团高层

维圈圈
动态

《从大众的一次采访看合资车在中国的未来》 每年车展都是媒体人最忙的时候,每天2万步起,没办法,很多采访都只能在这个机会约在同一个地方,今年很多个采访中,最让我有收获的反而是之前期待最小的一个采访,对象是大众中国的CTO和CARIAD的CEO,我很想用最平实的表达,把采访中的深意转达给新出行社区的各位,希望大家能懂我; 1:一般采访老外都是最无趣的,无趣点主要在于两个,一个是采访时间的减半,一般面对面采访不会同声传译,采访时间有一半都在翻译,第二就是因为语言环境的关系,导致双方很难同情,一些词语翻译出来,总是显得非常官方,导致采访很空对空,就好像官方新闻稿在读来读去一样。 2:但昨天的采访,CTO吴博锐是老外,但CARIAD的CEO韩三楚是一个中国人,交流一下子就清晰简便了起来,而且吴博锐的回答也非常直接了当,符合我们胃口,他们非常清晰的描述了大众总部-中国两个合资公司-安徽大众-大众科技-CARIAD-酷睿程,这几家公司直接外界看来非常复杂的关系。 3:在以前,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所有技术和产品,都来自德国大众,德国人造什么车你就跟着造。 现在,变了。 大众在中国成立了一个VCTC(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大众德国之外的最大的研发中心,负责中国的产品研发,有决策权。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安徽大众的所有产品和技术,都由这个在中国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CARIAD是一个软件和集成公司,之前负责大众在中国的本土化软件,包括智能座舱也包括智驾等。 酷睿程是CARIAD和地平线合资,分别占股59.9970%和40.0030%,以后负责大众在中国的智驾业务。 4:大众以后中国的新能源车之前有MEB平台的,以后也还有一点点,但以后大多数是CMP平台。 以后大众所有新能源车的架构,都是CEA架构,这个就是大众和小鹏联合开发的架构,基本是小鹏的800V平台EEA架构基础上做的。 CMP平台由VCTC研发,CEA架构由CARIAD和VCTC联合研发。 5:车机系统,26年前的产品,韩总也说了,基本上是在小鹏车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26年后的产品就是大众独立研发了。 智驾,以后都是酷睿程这个公司来负责,也就是地平线的技术,有J6M,也有J6H的,分高低。 但安徽大众还有两台车,一台是G9魔改(应该就是这台EVO概念车的量产版),一台我估计是P7魔改,车机和智驾应该都是小鹏的技术,但除了这2台外,其他的都是大众这几个公司独立开发了,当然,CARIAD公司也和小鹏学了很多,包括派了几百人去广州小鹏总部共同工作学习。 最后: 一台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的好坏,最基础的是架构和平台,而最大的优劣点是三块,一个是三电,一个是座舱,一个是智驾。 现在大众在中国是如何做的? 平台和架构是小鹏大众联合搞的,CMP平台,我估计在大众标准下的小鹏G9上那套最新的800V技术,包括一些5C的电池技术等。 车机,基本可以认为就是在小鹏基础上的CARIAD的优化,应该不会差太多。 智驾,有两台就是小鹏的,安徽大众两台。而其他的,就是地平线的技术,软硬件应该都是,地平线技术如何?地平线现在是原来华为ADS的开创者苏菁在负责,他的水平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地平线之前的硬件水平也有目共睹的,理想L9的PRO版就是地平线J5,以后大众用的是J6M和J6H,算力420TOPS。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奔驰昨天发布会的一张PPT: CLA长轴距纯电车,2830轴距,85度的电池,做到866公里续航,120时速下一直跑,跑了572公里,这老外做起三电来,也蛮狠的。 网络上经常有合资汽车过几年全部死掉的论调,这种论调不仅伤害的是合资品牌,同时也伤害的是合资品牌里几十万的中国员工,同时也伤害了中国本土品牌,误导了竞争格局。 德国人的觉醒还是很快的,他们的研发基本都中国本土化了,三电智驾车机都是中国化了,加上他们传统的硬件造车优势,接下来的战,还有得打。 各自都有淘汰,各自都有优劣,取长补短,一起进步!

贺磊
新闻

2026 年发布 金标大众 ID. EVO 概念车亮相

张一根
  • {{default_recommend=='new'?'最新':'按回复'}}
  • {{ { 1: '首页推荐', 2: '社区推荐', 3: '置顶推荐' }[recommend_cate] || '热门' }}
  • 闲置
更新 {{manage.unread}} 条内容

维圈圈
前天15:06 · 汉DM

2025 上海车展 | 新出行专访大众汽车集团高层

2025 上海车展 | 新出行专访大众汽车高层(重要信息汇总)在上海车展上,新出行有幸与大众汽车高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技术官-吴博锐 、CARIAD中国 查看全文

大众ID. AURA 大众ID. ERA 大众ID. Every1 大众ID.CODE 2025上海车展

贺磊
前天09:25

《从大众的一次采访看合资车在中国的未来》
每年车展都是媒体人最忙的时候,每天2万步起,没办法,很多采访都只能在这个机会约在同一个地方,今年很多个采访中,最让我有收获的反而是之前期待最小的一个采访,对象是大众中国的CTO和CARIAD的CEO,我很想用最平实的表达,把采访中的深意转达给新出行社区的各位,希望大家能懂我;

1:一般采访老外都是最无趣的,无趣点主要在于两个,一个是采访时间的减半,一般面对面采访不会同声传译,采访时间有一半都在翻译,第二就是因为语言环境的关系,导致双方很难同情,一些词语翻译出来,总是显得非常官方,导致采访很空对空,就好像官方新闻稿在读来读去一样。

2:但昨天的采访,CTO吴博锐是老外,但CARIAD的CEO韩三楚是一个中国人,交流一下子就清晰简便了起来,而且吴博锐的回答也非常直接了当,符合我们胃口,他们非常清晰的描述了大众总部-中国两个合资公司-安徽大众-大众科技-CARIAD-酷睿程,这几家公司直接外界看来非常复杂的关系。

3:在以前,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所有技术和产品,都来自德国大众,德国人造什么车你就跟着造。

现在,变了。

大众在中国成立了一个VCTC(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大众德国之外的最大的研发中心,负责中国的产品研发,有决策权。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安徽大众的所有产品和技术,都由这个在中国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CARIAD是一个软件和集成公司,之前负责大众在中国的本土化软件,包括智能座舱也包括智驾等。

酷睿程是CARIAD和地平线合资,分别占股59.9970%和40.0030%,以后负责大众在中国的智驾业务。

4:大众以后中国的新能源车之前有MEB平台的,以后也还有一点点,但以后大多数是CMP平台。

以后大众所有新能源车的架构,都是CEA架构,这个就是大众和小鹏联合开发的架构,基本是小鹏的800V平台EEA架构基础上做的。

CMP平台由VCTC研发,CEA架构由CARIAD和VCTC联合研发。

5:车机系统,26年前的产品,韩总也说了,基本上是在小鹏车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26年后的产品就是大众独立研发了。

智驾,以后都是酷睿程这个公司来负责,也就是地平线的技术,有J6M,也有J6H的,分高低。

但安徽大众还有两台车,一台是G9魔改(应该就是这台EVO概念车的量产版),一台我估计是P7魔改,车机和智驾应该都是小鹏的技术,但除了这2台外,其他的都是大众这几个公司独立开发了,当然,CARIAD公司也和小鹏学了很多,包括派了几百人去广州小鹏总部共同工作学习。

最后:
一台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的好坏,最基础的是架构和平台,而最大的优劣点是三块,一个是三电,一个是座舱,一个是智驾。

现在大众在中国是如何做的?

平台和架构是小鹏大众联合搞的,CMP平台,我估计在大众标准下的小鹏G9上那套最新的800V技术,包括一些5C的电池技术等。

车机,基本可以认为就是在小鹏基础上的CARIAD的优化,应该不会差太多。

智驾,有两台就是小鹏的,安徽大众两台。而其他的,就是地平线的技术,软硬件应该都是,地平线技术如何?地平线现在是原来华为ADS的开创者苏菁在负责,他的水平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地平线之前的硬件水平也有目共睹的,理想L9的PRO版就是地平线J5,以后大众用的是J6M和J6H,算力420TOPS。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奔驰昨天发布会的一张PPT:
CLA长轴距纯电车,2830轴距,85度的电池,做到866公里续航,120时速下一直跑,跑了572公里,这老外做起三电来,也蛮狠的。

网络上经常有合资汽车过几年全部死掉的论调,这种论调不仅伤害的是合资品牌,同时也伤害的是合资品牌里几十万的中国员工,同时也伤害了中国本土品牌,误导了竞争格局。

德国人的觉醒还是很快的,他们的研发基本都中国本土化了,三电智驾车机都是中国化了,加上他们传统的硬件造车优势,接下来的战,还有得打。

各自都有淘汰,各自都有优劣,取长补短,一起进步!

飞机先生
2025-04-22

大众的三台车型 ID.EVO、ID.AURA、ID.ERA 亮相。三款概念车确实名字难记了一点,但这次除了代表大众新能源产品设计方向外,核心还有整个集团大战略的变革。

首先弥补了纯电、增程多种动力方案,其次还带来全新的高连屏、大横屏两种座舱交互,包括后排吸顶屏、门板交互屏。辅助驾驶上也集成了地平线、小鹏等方案,平台上也首搭 CMP 专属平台。

虽然只有三款概念车,但是平台化后的车型会非常多。

最初大众 MEB 纠结了一段时间,确实浪费一些时间。放弃 MEB 后,转向 CMP 平台,但 CMP 其实集成国内多家供应商方案。比如三电、电子电气架构、智驾和座舱等,要做二次整合,需要一定时间,比如在和小鹏的架构上需要适配和地平线的辅助驾驶方案等。

按照接下来的发展,大众在中国市场将基于 CMP 平台+ 小鹏合作的 CEA 电子电气架构+大众 CARIAD 软件平台,三个方案不是服务一台车型,而是多种组合方案服务整个大车型。

所以 2024-2025 年基本是大众在华的过渡调整年,完整的体系建设的第一款产品在 2026 年。

大众小鹏合作款SUV将2026年上市 2025上海车展

拉面师傅Design
2025-04-21 · 乐道L60

金标大众ID.EVO非官方渲染图来啦!
大众汽车首款全时互联纯电全尺寸SUV,虽然只是概念车,但他的量产程度接近90%。官方之前只透露了两张设计草图和简单的剪影,但是基本可以看出ID.EVO延续了ID.与众大胆前卫的设计风格,运动感十足。并且很多设计元素都是由ID.CODE奠定下来的,有成熟和独特的识别性。他是大众与小鹏深度合作后的首款车型,他对于大众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车型,集成大众最新的智舱智驾技术,在智能化领域会有很大突破。
我用有限的造型信息进行了三维还原预测,他的前脸呈现一种仿生的形态,极具张力和气场。侧面简洁、舒展,流畅的前后肩线让车侧视觉更加立体、修长。轮毂采用大尺寸五幅花瓣造型,隐藏式A柱也让造型更加年轻化。从前天最新的宣传片里也惊喜看到车灯的科技化设计,实车的车灯会采用非常璀璨的参数化点阵设计,可以组成各种灯语。细节方面,实车肯定会有更多精致化的表现,也会更加漂亮,明天应该就能亮相,期待一下。这样的大众你觉得如何?

+6

置顶 {{item.data.title}}

来自#{{item.data.theme_info.title}}{{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本周共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 人参与,话题内容折叠显示`:'话题内容折叠显示'}}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查看全部':'立即参与'}}

{{item.data.author.username}}{{item.data.author.user_honour}} 置顶
{{item.data.create_time}}{{item.status==1 ? ' · 待审核':''}}{{item.data.author.car_list&&item.data.author.car_list.length?` · ${item.data.author.car_list.map(e => e.name).join('/')}`:''}}

首页推荐 社区推荐 置顶推荐 精华
NO.{{i+1}}热度 {{item.hot_total}}
收录于周榜 TOP {{item.week_rank}} 收录于日榜 TOP {{item.day_rank}}
视频文章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duration}}

{{calculateAspectRatioFit(item.data.pics[0].width,item.data.pics[0].height).imgTag}} {{item.data.pics[0].video.duration_string}}
{{img_url.video.duration_string}}
+{{item.data.pics.length - 9}}
¥{{item.data.price}} ¥{{item.data.original_price}} 包邮 分类/{{item.data.garage_category_name}} 状态/{{item.data.garage_condition_name}}

+{{item.data.imgs_url.length - 9}}

{{item.data.series.name}} {{item.data.model ? item.data.model.name : ''}}

个人评分{{item.data.contents.fraction}}

点评:

{{item.data.title}}

{{related.theme.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membernum}}人参与讨论

参与讨论

近期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