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社区出行值 14040   |   全站排名:1 {{score?`上周社区出行值 ${score}`:''}}{{rank?'  |   全站排名:':''}}{{rank}}

做中国最好的极氪社区!专注车主关心的内容,打造敢想敢说的极氪论坛。

社区版主:
签到日历
连续签到{{userStore.user_info.sign_info?.sign_day || 0}}
  • 发文章
  • 发动态
  • 发点评

旗下产品库相关车

  • 推荐
  • 极氪智驾发布会
  • 极氪2025款新品发布会
  • 我与极氪的2024
  • 极氪大V专访
  • 探秘极氪工厂
全部话题

发帖赢充电基金|分享#比加油更好的补能体验🎁

活动君
动态

《强大的华为智能和传统车企的救命稻草》 四月的深圳,居然还有几分的寒意,街头的行人装束千奇百怪,像极了中国车企各家的境遇,各式各样都有。 最近的出差确实有一点点密集了,但我基本没参加任何的发布会和试驾,全部都是下半年和明年的车的评审,一路看下来,感觉华为车BU(就是引望)的渗透实在是太强大了,比很多人想象的要猛得多,也要深的多,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深远影响,今天在新出行App社区里和大家聊聊,也欢迎大家评论区和我探讨: 1:之前华为的智能化赋能主要是两条路线(Hi模式基本不提了):一个就是智选车模式,一个就是车BU模式,前者是华为全盘操控,进华为店,车企基本算代工;后者是华为供应商模式,提供华为的鸿蒙座舱和ADS乾崑智驾,有些也有一些其他如HUD,电机之类的,但如果不买智能化两项的,我们基本就忽略了。 2:百人会上余凯预计,以后车企的智驾,8成是供应商,2成是自研。感觉大差不差,如果考虑以后车企数量会持续下降,估计前者的比例会更低一些,但也肯定是大头。 3:我最近3个月看下来,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华为车BU赋能传统车企的车有20-30台以上(我看的肯定不完全),而且里面相当大的比例是买了华为的全家桶(鸿蒙座舱+最新ADS智驾),而且买全家桶的车型从10多万到50多万的都有,这也突破了华为智选车现在的价位区间,做了更大的延伸。 4:余承东说智选车做不了20万以下的智能车,这个首先上汽的尚界就要突破,而且接下来一大批的传统车企也会突破,他们可以用其他的燃油车,甚至集团内其他的业务去补这部分的利润,这是智选车单一项目核算很难做到的。 5:这带来了一个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的一个局面景象: 你会在市面上看到一大批的华为全家桶车型,智能化拉满,而且你不需要质疑,华为从品牌上也背书,这些车企不会像BBA那样遮遮掩掩的,他们恨不得把华为的LOGO贴在车上,写一个 HW inside,华为是他们一步拉齐智能化的最好选择,没有之一,而这个成本多高,不是他们考虑的,因为他们没有第二个选择。 6:地平线momenta元戎等都是很不错的智驾选择,但首先他们的知名度和市场教育度和华为差距巨大,第二他们也没有很好的座舱配套智驾的一些体验如SR等。而且选他们还有一个芯片的问题,如果用地平线感觉中低端了,如果用thor又成本巨高,现在一颗单thor都近1万,还产能一般。 7:这也会带来一个附加的问题:华为的几个界是否会被稀释? 问界M9现在是华为智选车最强的一个标签,但很多用户也会觉得设计比较保守中庸,但之前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M8来了后会有一些分流,可以买到一个设计更好也更便宜的M9,里面最强的是华为的全家桶智能。但如果以后上汽广汽长安东风甚至BBA等合资车里有很多华为的全家桶,且设计百花齐放,内饰做工风格也各有所长的话?问界智界等,是否就不一定是花粉们的唯一选择了呢? 8:自研的几家会不会被冲击? 智能化第一梯队的说法,每家都有不同,但各家再离谱都不会不把华为放里面。传统车企和新势力打最难的一点就是智能化跟不上,如果现在通过买华为全家桶的办法一次性可以拉齐,而且不用太多用户教育成本,那是否意味着他们可以全心全意的去竞争他们所擅长的“外观设计内饰配置动力底盘操控”了呢? 如果在这个起跑线上竞争,新势力们,还有之前的优势吗?传统车企的电动车还是“杂牌车”吗? 9:未来还会有其他的车BU吗? 明年,小鹏和大众合作的基于小鹏800V电子电气架构的大众标全新G9就要上市了,你可以认为,这是小鹏版车BU的第一款作品,明年有两款车。如果效果很好,小鹏是否也可以整出一个小鹏版的车BU,以后小米理想蔚来是否也可以? 最后: 很多人活着其实在刻意遗忘和忽略了人会死这件事上,而当身边最亲密的人死亡的时候,这种感受太过清晰,意味着自己和死亡之间的屏障突然消失,整个人完全暴露在风雨之下,才不得不直面死亡。 人如此,其实车企有时候也亦然。 高合极越们的卒然倒下,让每一个车企的高层们都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原本准备在这里退休的可能性到底还有多大,这时候他们就不顾一切的会拉上任何他们觉得有效的救命稻草,并死死拉住,不顾一切代价。 从现在来看,华为车BU确实符合这根稻草的一切特征,同时,成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毕竟在过去的十年里,传统车企浪费在智能化研发上的钱,和这些相比,不足一提。 一个人要明白一个东西的价值,最快的方式就是你彻底失去它,现在他们明白了,对,就是当年“我要灵魂”的那群人。灵魂这个词一尘不染,但在现实中往往是妥协的产物。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竞争还远未结束,大幕才刚刚拉开......

贺磊
动态

再来这里,再仔细看看杭州湾库里南,大家需要我帮手看哪些细节,提前评论区告诉我呀!

贺磊
话题文章

新出行一图 | 主流超充桩功率哪家强?

维圈圈
  • {{default_recommend=='new'?'最新':'按回复'}}
  • {{ { 1: '首页推荐', 2: '社区推荐', 3: '置顶推荐' }[recommend_cate] || '热门' }}
  • 精华
  • 闲置
  • 干货分享
  • 提问
  • 有奖活动
  • 游记
更新 {{manage.unread}} 条内容

蒋蒸画
1小时前 · 极氪7X

放弃纯电路线的极氪,是对理想问界销量的致敬,也是挥刀自宫重新做车的宣誓。史称:东方不氪{:叹气02:}

如果说大车不足以电池支撑,这打的是009的脸。
如果说混动跑得更远,那显然油车补能更方便。
如果说增配发动机和油箱可以缓解里程焦虑,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理想one车主告诉大家:增程不是缓解了里程焦虑,而是大大提高了里程焦虑:开个几十公里就想着到处找桩!因为,电和油差距太大,能用电,为什么要用油?并且,真正让人急到不能忍受充电的几十分钟的事,我从买到卖一年多,一次也没碰到。但是,换机油机滤,你不用它,到了周期也要去!
混动就是个悖论。只有用过的人才知道!

极氪9X

置顶 {{item.data.title}}

来自#{{item.data.theme_info.title}}{{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本周共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 人参与,话题内容折叠显示`:'话题内容折叠显示'}}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查看全部':'立即参与'}}

{{item.data.author.username}}{{item.data.author.user_honour}} 置顶
{{item.data.create_time}}{{item.status==1 ? ' · 待审核':''}}{{item.data.author.car_list&&item.data.author.car_list.length?` · ${item.data.author.car_list.map(e => e.name).join('/')}`:''}}

首页推荐 社区推荐 置顶推荐 精华
NO.{{i+1}}热度 {{item.hot_total}}
收录于周榜 TOP {{item.week_rank}} 收录于日榜 TOP {{item.day_rank}}
视频文章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duration}}

{{calculateAspectRatioFit(item.data.pics[0].width,item.data.pics[0].height).imgTag}} {{item.data.pics[0].video.duration_string}}
{{img_url.video.duration_string}}
+{{item.data.pics.length - 9}}
¥{{item.data.price}} ¥{{item.data.original_price}} 包邮 分类/{{item.data.garage_category_name}} 状态/{{item.data.garage_condition_name}}

+{{item.data.imgs_url.length - 9}}

{{item.data.series.name}} {{item.data.model ? item.data.model.name : ''}}

个人评分{{item.data.contents.fraction}}

点评:

{{item.data.title}}

{{related.theme.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membernum}}人参与讨论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