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BenchmarK」尊界S800座椅碰撞 “秒归位” 是噱头还是真功夫?深度解析延锋座椅安全技术
文章

2025年2月20日,鸿蒙智行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在深圳举办。

尊界S800预售价为100 -150万元,预计将在5月底深圳车展正式上市。

技术发布会上余总称尊界 S800 按照 L3 智能驾驶架构设计,将实现从被动智能到自主智能的全新跃迁,并推出行业首个自主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独创全维全链路防护技术 」。

在这个技术下,车辆在遇到无法避免即将发生的碰撞时, 车辆可自主调整座椅姿态 ,收紧安全带,升窗,解锁中控锁,调整车身姿态,减轻碰撞伤害。

之前已经透露过尊界S800座椅首次应用延锋国际此前推出的延锋寰翼™技术。

延锋寰翼™技术在本公众号已多次介绍过,对零重力座椅真正有所关注的行业人士,应该都了解延锋这套延锋寰翼™技术的工作原理。

本文再对其进行更详细的工作原理分析,真正科普下。

01 尊界S800应用的延锋座椅黑科技

尊界S800座椅里面配置了两个会让座椅运动的系统,延锋官方命名是:

  • Pre-Crash  座椅快速回复
  • FUS(Follow Up Seat )座椅随动机构

这两个系统设计的目的都是让座椅能自动回到一个标准安全坐姿,降低碰撞伤害。 但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工况 , Pre-Crash是在碰撞发生前,主动复位,而FUS则是应对在碰撞发生中,被动复位

Pre-Crash  座椅快速回复

先说Pre-Crash,功能描述为: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时,根据车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或自动驾驶系统发出信号,座椅快速回复功能将座椅在碰撞前短时间内,从大角度姿态调整至满足乘员保护的姿态。

有两个主要问题:

  • 靠背角度需要回到多少算安全?
  • 怎样让座椅快速回位?

假定下图中A1为驾驶姿态区间,A2为乘员舒适调节区间,A3为零重力位置区间。乘员在A1及A2均为正常姿态,在传统座椅设计开发中会进行碰撞验证,在正常姿态下迎接碰撞是相对安全的。

但乘员在A3零重力位置区间为大躺姿态,在大躺姿态下迎接碰撞是容易发生下潜和安全带割颈风险的。因此,预碰撞的作用就是在碰撞发生前,快速将乘员姿态由大躺姿态调整至正常姿态,以相对安全的姿态迎接碰撞。 而A3零重力位置区间A3所对应的角度a3通常是为20°左右

如何实现将座椅快速回位?普通调节电机没办法支持快速复位,它依靠的是座椅里面的高速无刷电机,这种无刷电机具备高效率、高速度范围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在预碰撞场景下,无刷电机能够快速响应,精准控制座椅靠背的复位动作,在1秒以内完成座椅靠背的复位,将乘员从舒适或零重力姿态迅速调整至相对安全的驾驶姿态,有效降低碰撞风险。

在延锋的专利说明中,还可以采用双驱动高速无刷电机配置,这种配置组合能承受更大的负载,且能进一步提升座椅靠背的复位速度与稳定性。

再结合回位卷簧的助力设计,延锋专利中描述此座椅快速回位时间能达到0.4秒至0.7秒 (基于靠背角度从60°回到40°,注:不确定是基于负载多少测算,正常依照95%假人?)。

FUS 座椅随动机构

而当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或自动驾驶系统未能准确预测出碰撞,或车辆不具备预碰撞功能时,碰撞发生后,在大角度坐姿或躺姿下,随动机构(FUS)能让座椅按照既定路线回到合适靠背角度,通过优化坐姿提高对乘员的约束保护。

正常零重力座椅的大躺姿态会通过调整座垫、靠背角度来实现,因此这套座椅随动机构在座垫、靠背应该都能布置,这样能让座椅座垫、靠背都可以在碰撞中吸能溃缩而回到需求的位置上( 当然实际应用根据各自的布置环境、性能要求等来确认是否座垫跟靠背都需要随动机构 )。

但正常乘坐没有碰撞事故时,又要保证座椅能稳固的保持位置,所以随动机构FUS主要会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以座垫FUS机构为例):

  • 基础连杆:基座,固定相关机构;
  • 锁止与解锁机构:正常使用时锁止,碰撞事故发生时解锁;
  • 吸能连杆:吸收碰撞带来的能量,实现溃缩,座椅回位;

随动机构FUS工作的具体原理是: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整车电子控制单元会发出指令, 使锁止与解锁机构迅速解锁。此时,吸能连杆与基础连杆之间的相对转动就不再受到限制,座椅从四连杆机构变为五连杆机构。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吸能连杆绕螺栓转动,吸能螺栓与吸能结构发生相互作用,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对乘客的伤害。

也有几个问题:

  • 1. 怎么实现锁止与解锁机构的快速解锁;
  • 2. 怎么吸能,实现座椅位置回位?

在专利中,锁止与解锁机构会包含一个活塞锁舌,这个活塞锁舌可以依靠类似雷管点爆产生的高压气体驱动( 专利补充说明:或者依靠电动推拉机构驱动或者依靠气动推拉机构驱动或者电磁机构驱动 )。

部分博主看到相关专利图,误说是专利图中的气囊点爆使得座椅复位,其实是对整套技术方案缺少了解( 虽然某些专利确实也有气囊点爆用来复位 )。在这套系统中的气囊点爆本身不提供座椅移动的动能,它只是起到将机构解锁的作用

机构解锁后,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会经人体、安全带传递到座椅上,当力达到设定的阈值时,随动机构上吸能结构会溃缩、吸能。

吸能结构原理类似于沃尔沃SPA平台、或沃尔沃&吉利CMA平台的Whips系统(用来对应鞭打试验)。

通过这种方式,座椅不仅实现了快速回位,还有效地吸收了碰撞能量,进一步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同理,靠背随动机构FUS原理也是类似。

当然,延锋寰翼™整套系统包含了多个方案组成,Pre-Crash及FUS只是其中两个,尊界S800具体会搭配哪些方案,我们后续持续关注。

02 尊界S800怎么让座椅提前复位?


文章开头提及技术发布会上余总说明了在即将发生的碰撞时,座椅会提前主动调整姿态。这其中不但涉及座椅本身的快速回位能力, 更重要的是整车在什么时候释放信号让座椅执行快速回位 。

因为一旦这个信号逻辑设定不好,可能会出现座椅在需要复位的时候却没有执行或者在行驶过程中频繁执行复位的糟糕体验

尊界官方称尊界S800按照L3智能驾驶架构设计,配备了4颗激光雷达、1套分布式毫米波雷达、11颗视觉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2颗角毫米波雷达,可进一步提升车辆全向防碰撞能力。

余总称: 25年L3 Ready !

更强大的智能驾驶能力就能更好的提前识别风险,以此更好的匹配实现座椅自动回位的功能。

我们也查看到江淮汽车有申报了针对这种主动安全的逻辑设计,具体可以参考下图:

这里面涉及很多Know How,如碰撞时间、车速、不同车型的座椅空间、不同车速碰撞时腿部与周边件关系设定等等,等后续看官方会不会有相应的解析。

03 零重力座椅宣传问题

目前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智界及享界品牌的量产车型基本都配备了零重力座椅,但均为无上述所描述的座椅主动复位或被动复位的功能。

后续尊界S800上市如果要宣传这个支持开车安全可用的零重力座椅,那其他品牌的宣传该如何做了?毕竟目前这些车型还没有限制用户在行车中使用零重力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