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精华
管理
Made Of New AI——MONA来了!
文章

​​过完端午,六月就过了⅓,MONA真的要来了。官微也从“无面者”开张,到逐渐活动开了。那Made Of New AI的MONA,究竟会是台怎样的车,鹏厂又为何要新开一个系列,并对其前景那么有信心呢?以下是从一个车主视角,对MONA的一些分析和思考。其间或有“鹏吹”滤镜,各位看官老爷周知,服用时务必细加甄别为要。

先说为什么要开设MONA这样一个新系列(最早是说作为一个子品牌)?

就事论事的回答是,因为这是从滴滴手上收的,已经完成到七七八八的一款车型,并且和当前鹏厂主销车型的价格段明显有区隔。所以之前有鹏友说,创立新品牌是为了照顾老车主的面子,毕竟这回要往下主打10-15万区间了(G3系列就不提了吧)。

而在我看来,创立新品牌更是为了开辟智驾的第二战场。虽说当前各家提智驾,人均“第一梯队”。但不管是哪家排的第一梯队名单,横竖都不能漏了华鹏。小鹏在技术上打不打得过华为另说,吵反正是吵不过,品牌声量、粉丝数量、身板体量也都差太多,在占据主流用户心智方面肯定是居于下风。虽然小鹏去年率先开了几十城,元旦又先开了两百多城,但“全国都能开”总是华为先给全量推了,遥遥领先,不服不行。但是华为,他不造20万以下的车啊,带高阶智驾的25万起步。余总刚说了“不卷价格卷价值”, @孙少军09 ​直播里也一直说,除了华为,用户不接受智驾溢价。嗯,这不也挺好?华为开开心心去卖他的智驾溢价,小鹏安安心心去推他的平(全)民智驾。那10万+级别原先的智驾玩家有谁呢?大疆算一个,但一度寄予厚望的宝骏云朵并没怎么跑起来;零跑或许也算一个,但轰轰烈烈的宣发期之后,关注焦点就几乎没有再回到过智驾。而小鹏是在智驾技术上,唯一被华为一直提及和针对的对手,等于也是得到了华为的下场背书,业界前二总没跑。不然余总为啥不说在他们进来之前,智能泊车、智能驾驶方面国内技术最领先的是比亚迪呢?是吧。

好了,10-15万的MONA,至少隔开了两个大价位段,华哥再想打弯下腰也够不着了(穆阿迪布?)那么在迪王一家独大的10-15万主流消费市场,到底是根本没有高阶智驾需求,还是之前缺乏有效供给,尤其是具有领导力的头部智驾品牌入场。小鹏MONA带着高阶智驾进来,事情开始变得好玩。

总结来说,10-15万带高阶智驾的新能源市场,最能卖出智驾溢价的华为智选车够不着,进不来;而15万以下的绝对霸主迪王,眼见短中期内,同级别也拿不出具有同等高阶智驾水平的产品来放对。因此,MONA的独特意义在于,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在已经卷成红海(甚至尸山血海)的国内市场,从华为、比亚迪这两巨头,都够不着、打不到的夹缝之间,硬生生开凿出一片蓝海。

那接下来问题就是,这片蓝海究竟能有多蓝,又会不会是现价段没扑腾几下就见底的小池塘(15万以下A级车用户根本不关心智驾论),我们继续往下看。

考虑到有滴滴的10万辆包销对赌协议,MONA这款车不光是To C,也To B。所以后面的分析中,我先从To B端的,滴滴乘客、滴滴司机、滴滴公司、小鹏公司,这四个维度来探讨MONA能否成立,以及其独特价值与重要性。

我的分析,一方面基于现有公开信息,另一方面基于以下三点亲身体验:

1、今年以来,我在滴滴、嘀嗒、哈啰三大平台接了100单左右的顺风车(滴滴30单,哈啰15单,嘀嗒是我从油车时代就在用的主账号,接了50+)。除了顺路赚点零花,也想更多测试下XNGP应对我除上下班常用路线之外的各种城区路况表现,以及收集尽可能多的乘客对鹏厂智驾系统的实际接受度和搭乘体验。样本量虽然不算很大,但可以说是有第一手真实可靠的信息;

2、今年过年,我自驾去三亚,经十余城,往返5000公里,最长单日智驾时长10-13小时。对长时间开车和各地大小城市的智驾落地情况,有了一定的认知。

3、从三月到六月初,我体验了差不多100天小鹏的无限XNGP版本,在上海及周边开了上万里路,对当前小鹏城区智驾的能力边界和可用范围,有着相对深入和切身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说。

1.乘客端

乘客体验必须放在第一位说,如果乘客体验差,变成滴滴司机担心丢饭碗的原因,那智驾上车就毫无价值。而以我接触到的实际经验,绝大多数乘客全程根本没有意识到是智驾在开,说明不管从乘坐舒适度还是通行效率,和日常人驾相比几乎都没有异常。甚至我觉得在加减速的柔和细腻上,比大多数的出租车司机还更好些。少数乘客知道了是XNGP在开后,对鹏厂这套智驾系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有的乘客直接跟我说下次换车,也要换台像小鹏这样带高阶智驾的电车了,还有哥们体验了无限XNGP被种草,联系销售拉上朋友,准备去试驾下单X9了。

最关键,这上百组乘客,男女老少本地外地都有,没有一位在知道是智驾系统在开后(当然我是一直手扶方向盘并保持观察路况的),有提出不满或者异议。我觉得这一点也相当重要,也是智驾市场开始走向成熟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多数人或许没真正用过接触过智驾系统,但大多数人普遍已经看到过听到过,只要带来的安全感和舒适度足够高,大家对智驾的接受其实也已经相当高。甚至比我自己之前预想的都高了太多太多,我原以为至少会有两三成的乘客在知道是智驾系统在开后,会出于安全或科技伦理考虑不太能接受,那我就切回手动开,但迄今一例都未遇到,而都是或淡定、或兴奋,更多的是振奋。

2.司机端

解决了乘客那边,接下来就是,怎么让滴滴司机愿用爱用。

有种说法是现在城区智驾的通勤效率一般,而时间对于滴滴司机来说就是金钱,所以智驾不适用把时间视作金钱的滴滴司机,除非是跑高速长途。这段话分开看,每句说的都是事实,所以这个推断看上去也正确无疑。甚至如果你现在去调研滴滴司机,他们(在没深度使用过之前)大概率也是这么看。但问题恰恰是出在这几句过于简单的表述,“吞掉”了太多关键性的细节,造成了结论有点简单粗暴。城区智驾是在所有场合通行效率一般,还是只在一些特殊和极限的场合通行效率一般呢?这里必须澄清一个误区,现阶段必定还是人机共驾,滴滴司机用城区智驾,配合恰当的效率接管,并不必然会损失时间。没必要泛化那些城区智驾通勤效率低下的场景,也不要将城区智驾绝对化。说人话就是,用了智驾也并不禁止你人工干预。如果你不是在极限并线、施工改道、事故绕行等特别困难场合,硬挺着强行让智驾系统来,而是发现系统反应有点慢,就一把方向接管或者一脚油门介入,那通勤效率就几乎不会受影响。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果各种corner case都要靠接管,那智驾系统对滴滴司机还有什么价值,又为什么要用小鹏的智驾系统呢,别家网约车巨头的L2不行吗?那就要数据说话了,我自三月以来,智驾渗透率(包含了顺风车接单)达到了96%,其中XNGP渗透率94%,甚至智驾渗透率100%,XNGP渗透率99%的神仙行程也一抓一大把。可以比较负责任的说,当前小鹏的城区智驾,在75-85%以上的路段,通行效率和能力范围已经不输给人驾。同时按我估算,如果平均每小时增加5-8次的效率接管(包含打把方向补脚油门这种),基本就和人驾的通行效率没什么区别了。这5-8次的接管(或者叫介入)总计时长不会超过3-5分钟(以上如有怀疑,可以来我车上试一下)。小鹏的城区智驾还在以每季度甚至每月一个大版本的速度,飞速往前迭代,三季度全国每条路都能开,18个月预计能力提升30倍。这样的城区智驾表现和进化速度,小鹏相较于同级别友商,确实是有代差式的领先。大家想想假如反过来,75%-85%的城区路段和场景,都必须要手动接管才能确保安全和通行效率,那滴滴司机还会愿意用吗?

还有一个必须要破的题是,既然人机共驾还是要手扶方向盘,随时接管,那智驾系统对滴滴司机来说收益在哪里?首先是对滴滴司机精力和体力的极大解放,开过车的都知道,手动驾驶状态下,不给油门车不走,不踩刹车车不停,不掰方向车不会顺着路拐弯,手和脚基本随时都处于受力和紧绷的状态,尤其遇到城市堵车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能把人整崩溃。L2的基础辅助驾驶,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因为能力边界过于有限,需要人为的介入接管过于频繁,尤其在城区路况很难真正起到放松作用。而有了小鹏的城区高阶智驾,司机的手是轻搭在方向盘上,脚是踏实踩在地板上,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备而不用状态,那就轻松多了。最关键一点,智驾系统帮你看路找路把脏活苦活都干了,配上职业老司机把关拿捏火候,那就是天作之合,安全性、通行性和舒适度都无懈可击。

最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有小部分滴滴司机都愿意相信和使用智驾系统。甚至越是老司机,很可能对AI的接受度越低。但正如那句话说的,抢走你工作的,不是AI,而是先掌握AI的人。当你累死累活透支身体也只能开10来个小时,而你的同行用了高阶智驾,每天轻轻松松就能比你多接几个小时单,还不用腰酸背痛。要知道滴滴司机不是只做一天一单的生意,除了关注金钱,身体才是最大的本钱。这样的日积月累,就问你遭不遭得住?

3.滴滴端

乘客满意,司机舒心,在供需两侧都能显著增强用户黏性,这是滴滴在“人机共驾”的现阶段就能吃到的红利,相对于友商形成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在网约车市场的龙头地位。

虽然我不认为在MONA这款车上(含后续OTA)就能实现无人驾驶,至少3-5年内,也依旧将是人机共驾为主。但当无人驾驶真正到来那天,人力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滴滴这些年累积的用户认知和智驾运营经验,又将成为最好的护城河,有望最先拿下这个新市场最大的蛋糕。

4.鹏厂端

首先自然是10万级的保底年销,可以大大摊薄智驾的研发和品牌运营成本。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其次当10万台滴滴智驾车在路上跑,相当于10万台移动的广告牌,每天将触达百万级的用户,这个实打实的宣传效果想想有多惊人?

最后,别忘了这10万台可是滴滴啊。每台车每天跑的时长和里程数,按普通车主的5~6倍算没毛病吧。也就是仅此一项,鹏厂能采集并有效利用的数据规模,相当于友商卖出去5、60万台带高阶智驾车的效果,这还没算主品牌的销量,大家想想还有谁?这个训练优化迭代的飞轮一旦高速转起来,前面是星辰大海。

上面分析了我看好MONA能跑通B端的逻辑。但光做成一台成功的、跨时代网约车,显然还不够酷。接下来,我们看看在最精彩和刺激的C端市场,MONA身上又承载着什么?

简单说,就是“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电车”!

先说用户端,鹏厂最大的受众群体一直是以年轻人为主,但自打P7之后,P5、G6不以颜值见长,且更多为家庭向。而承载品牌向上使命的G9和X9,实际的购车客户人群年龄也大幅上提了(官方统计的X9用户中41岁及以上的用户占比是34%,超过了35岁及以下的30%)。当然这本身并不是坏事,意味着用户破圈。正像 @孙少军09 ​说的,“ 年级偏上不等于不极客,这些客户更喜欢了解技术,体验技术 ”。而且身处消费鄙视链底端的中年男人,一旦被激起了消费欲,购买力可也不低。所以我其实也一直希望鹏厂能加强对这部分深度潜在用户的触达率和挖掘力度。

但不可否认,不管是从全购车人群中的品牌号召力、品牌调性,以及对智能化新技术的总体接受度,年轻人群体还是天然跟小鹏品牌更加契合。但问题又回来了,之前那些上了高阶智能的产品,“ 年轻的技术控靠自我收入达不到 ”。尤其是那些刚刚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人,要一下拿出二三十万来确实有点力不从心,或者是需要家里支持。而那时小鹏这样的国产新势力品牌,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普遍认知差就显现无疑了。我就在微博上刷到过某大佬的朋友小孩毕业,想买一辆P7i,但家里依旧坚决给他买了特斯拉;我也在百联南方的小鹏店里亲眼见过,有年轻朋友为了要不要换G6,和长辈爆发了激烈争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10-15万的MONA,即便是刚工作的年轻人,一两年的收入加上金融方案,稍微掂掂脚就能够到,这不光是拉低高阶智能的入门门槛那么简单,也不光光是小鹏品牌的“红米汽车”,这很可能将会是年轻人第一台能自己真正做主的智能电车!十多万价位段的选择不应只有两田大众秦大妈。

小鹏其实一直主打的就是“年轻、运动、时尚”标签,包括之前和NBA的官方合作。这次终于回到自己熟悉的“主场”作战。这两天官微上又是“米粉”,又是“米兰”,各种玩梗溜到飞起。“得年轻人者得天下”——我觉得这才是小鹏对MONA最大的野心和期待所在。“

写到这里,已经很长了。本来后面还有一长段,想说说对MONA在智驾配置上的展望和担心。如果是偏于保守,只做了高速和高架,我感觉就做不强,做不大。必须进城,只有进城,才称得上王炸。不过看了艹老师刚发​的图,感觉是稳了,可以把心放肚子里了。最后的一点小猜想是,MONA的纯视觉城区领航,会不会用的是双Orin?别家新车上市都是送这送那,有没有可能鹏厂多送你一块价值470美金的Orin?

 ​​​​​​​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