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小米车祸这个事儿,很多人的焦点都在智驾和 AEB 上,截止目前这事儿给我们的启发有 2 个。 对于行业,在传播、试驾、AEB 的时候一定要克制克制再克制。 其实 21 年激光雷达刚上车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就聊到过,那个时候怎么才能凸显激光雷达的能力和价值? 最直接的就是宣传识别能力和安全性,所以在激光雷达上车的时间点,开始出了很多什么 120 刹停的宣传。 先是 ACC 能刹,再是任何翻到的车都能刹,后来是 AEB 能刹。 那个时候我们就在讨论这个其实风险极高,任何和安全相关的东西,都不是说不能过渡宣传,我们当时是觉得尽量别主动传播。 但现在行业卷成这样也没办法,只要有一家说,那不说的那几家一点就吃亏。 到后面就变成了你今天 100 刹停,我明天 120 刹停。 把这个功能越卷越牛x 肯定是好事儿,但核心是不能误导消费者。 从目前的评论区来看,肯定是有很多人被传播误导了。 对于用户,买车的时候把试驾强、AEB 强纳入必选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真正在用的时候,一定不能过分信任。 我自己永远不会因为这个车有 AEB,就过分信任系统。 到现在为止我自己开车,有史以来触发 AEB 的次数可能 3 次都没有。 小米那个回应里提到「这个功能和行业同配置的AEB功能类似,目前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 很多人看到这个直接就开喷了,这里我不做任何评价,只说我自己的心态。 对于 AEB 我从来不觉能避免任何碰撞,都不要说这些更小或者非标的障碍物了,哪怕是人、哪怕是车,我也从没抱有过任何能 100% 避让的预期。 AEB 能力确实有强有弱,但无论强弱,大家在开车的时候,还是应该当作没有 AEB 来开。 我之前也在微博上分享过,很多时候我都不是等 AEB 刹,智驾超过了我的刹车点还没刹,我就直接接管了。 在带家人用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教的,任何时候不要等车的操作,而是你觉得不对了直接接管。 而且,我现在也特别担心家人用的时候过渡信任,比如看手机或者打瞌睡,所以我很少让他们用,用的时候我在边上也一定是全程看着的。 前几天一个好兄弟准备买 MEGA 和我说智驾很爽,我 TM 第一句话就是智驾用起来还得小心点,不能完全信赖。 所以,希望大家首先能对智驾、AEB 有个正确的认知,这玩意就是个辅助,其次合理使用,该接管接管,别总说什么 0 接管。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