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蔚来的未来
终于,蔚来还是出手了。
10月19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部分资产”,拟挂牌价为44.98亿元;20日一早,蔚来或将收购江淮工厂的消息顺势推出。
友 媒向蔚来求证,得到的回复可以推敲一番。
蔚来说,“公司已经了解合作伙伴相关信息,并确认该行动不会影响公司接下来的生产经营活动。”,此外,“公司将在合适的时候针对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在此之前不会就此事发表评论。”
这番不承认也不否认的话术,比起早前车企们果决的回答,又多了一份遐想。
我们假定,如果蔚来顺利收购了江淮工厂谋求独立生产资质,蔚来从“江淮蔚来”变成真正的蔚来,对于蔚来而言,意义重大。
江淮的拟挂牌价44.98亿元,这份钱蔚来似乎也给得起。
加上理想汽车收购北京现代顺义工厂获得生产资质的珠玉在前,蔚来这步棋在“诸多的如果”之下,近乎成立。
而问题是,蔚来怎么收,又或者蔚来愿不愿意?
走过那个2019年的至暗时刻,2020年的蔚来开始变得温暖起来。
第二季度交付量达10,331辆,同比增长190.8%,首次实现单季交付数破万,交付总量突破4.6万辆,这些数据让李斌松口气。
有人说,如果不是北京战场的失利,李斌不会想到安徽老家。
可或许,连他本人也没想到,合肥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野心令他们一拍即合。“安徽和合肥的产业引导基金在2020年投资了蔚来”。
只要谈妥,一切动作都是迅速的。
2020年4月29日,国投招商、合肥市建投集团及安徽省高新投等战略投资者就与蔚来签署70亿元的投资协议。
2020年,合肥正式迈入“万亿GDP俱乐部”;在第一季度就与蔚来签下协议,70亿元对于万亿的合肥 而来 ,九牛一毛,对于蔚来和李斌则是救命钱。
解决了蔚来的燃眉之急,为资本市场注入信心;2020年,蔚来股价飙升,一切有了好转。
生命总是如此,黑暗和光明总能如约而至。
我们赌得就是耐心和机遇。
也许是合肥的光芒太大,我们近乎忘却了背后的江淮。
没有过于复杂的关系,蔚来与江淮就是贴牌关系。
2016年4月,蔚来与江淮签署《制造合作框架协议》,确定蔚来首期为江淮制造5万辆的计划;江淮成为蔚来的代工厂,为蔚来生产部分车型。
第一代的es8和es6,从第一期工厂生产,至此江淮和蔚来在某个层面上牢牢绑定了。
即便有车主朋友再不喜欢“江淮汽车”的车标字样,这都是事实。
至此,这样的三角关系变得稳定起来,合肥的投资需要看见希望,市委希望依靠蔚来作为新势力的头把交椅打开安徽合肥新能源汽车格局的全新面貌,这也是一场赌局。
江淮与蔚来的合作,对于“老气横秋”的江淮制造而来,是注入全新生命,江淮也需要改革,而蔚来可以成为模版。
至此,蔚来真的有了未来。
2021年江淮汽车与蔚来又合资成立江来制造,用于加深双方在制造与服务管理、供应链等方面的合作。
同年5月,蔚来与江淮汽车以及江来制造由续签了联合制造生产协议,这一波操作之后,关系是不是更加亲密了。
直到2023年当下,蔚来和江淮都处在良好的合作关系内,几乎没有爆出任何的负面。
对于江淮而言,与蔚来加深合作,就是救赎自己。
“江淮汽车全迭爆”,“销量暴跌”这类的标题屡见不鲜。在蔚来至暗时刻的2019年,江淮同样四面楚歌,光是上半年就同比下降超50%。
即便是去年,围绕江淮汽车的依旧还是“销量下跌”。
2022年,江汽集团汽车总销量为50.04万辆,同比下降4.54%;SUV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7.61%;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售19.31万辆,同比增长43.97%。
这个数据,在2022年厮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家认为可以打几分?
同年,蔚来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492.69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大关,共交付了12.25万辆车,年交付量首次超过10万辆。
一家是传统车企,一家是新势力,在2022年末走到了交锋的顶端。
蔚来全年的12.25万辆,对于江淮而言,就是钱。
如今蔚来位于合肥新桥智能汽车产业园区的第二生产基地已经投入使用,在网端还可通过蔚来APP进行预约,参观工厂。
这座第二工厂也正是江淮汽车公告中所提及的,“部分资产”的一部分,而此次涉及江淮汽车资产转让的两家工厂,也正是江淮与蔚来合作的两座工厂——江淮蔚来制造基地和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蔚来F1工厂和蔚来F2工厂。
蔚来邀全网一起参观工厂,这是对于第二工厂的巨大信心。
命运的天平再一次偏向了蔚来汽车。
显然脱离江淮,让蔚来成为真正的蔚来,这不仅是用户们的心声,资本市场也更为看好。
更何况李斌还曾经豪言到,“保时捷的工厂肯定不如江淮的工厂,你们不要去觉得我胡说八道,因为我去参观过。”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有意无意的传播,让众多蔚来车主们更为期待“高端蔚来”的呈现,而江淮汽车,在他们眼中怎么看都没有太好。
在网端,一旦涉及到江淮和蔚来代工的言论,多少都会引来一阵diss,各类输出“蔚来自主自研,和江淮无关“的一众言论。
时机成熟了,蔚来品牌的拥护者们为蔚来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带去足够的力量。
如果可以,单飞不是问题。
回顾蔚来等一众新势力们,几乎都是代工起家。
而“是否要自建工厂或是找车企代工”,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休。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资质问题,也让不少新势力却步,为了走下第一步,代工几乎也是良策。
目前看来,太多车企选择代工。
而1+1的组合也几乎被用户们接受,早前大热的极越汽车正是和吉利,小米汽车也被爆或将寻求代工车企等等。
给蔚来代工,江淮很赚钱。
据《36氪》数据,“在2018年至2020年间,蔚来向江淮汽车支付12.34亿元,代工生产车辆数量为7.5万辆。”
可想而知,蔚来的过十万+,江淮偷着乐。
当然也有像理想汽车这样的,前期花费 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的股权,自建常州工厂,从而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网传理想汽车买下北京现代工厂改造后创建理想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正式建成投产。
看来这样的形式可以走通,那蔚来也可以。
随着蔚来基盘的扩大,自建工厂无疑优势更大,蔚来需要自己的话语权。
如果江淮愿意卖,蔚来可以买。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在江淮汽车的公告中写到,“部分资产”,显然这和资质完全两码事。
买下工厂,蔚来能成就资质吗?显然,这样的独立也是制造工艺上的独立,并非拥有资质,这一点江淮绑得真紧。
所以蔚来又该如何下棋呢?
文|小花姐姐
图源自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