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不懂车的普通L9车主一万公里时的想法汇总
文章

10月底提车到现在满120天,刚好一万公里了。作为一个四线小城市的多辆新能源车车主,也作为从one到L9车主以来,在各大车网/论坛/社交平台上“学习”下来,作为一个不懂车的普通车主,真的有很多的感受,比较乱,一次说个够。

1,自己不懂车。

既不是相关专业学习过的人员,也没在车辆相关行业供职过;既没下过赛道没开过船也不太热衷什么操控和所谓“机械素质”,就只是简单的开过几辆车,喜欢跟车有关的一切,喜欢看,喜欢参与讨论(其实也是参与学习)。有过几台燃油车都卖掉了,目前一台328Li,一台哪吒纯电,一台唐Dmi,一台理想L9,一台C型柴油房车。因为爱好,平时里不管什么新车上市都喜欢看各种资讯和评测,商场里遇到不论啥牌子新车展示都会尽量试乘试驾,注重实际感受。网上各种有关没关的技术路线/特征啥的信息喜欢看,对车辆基本结构原理有点皮毛的了解,也能简单的给自己的车换个胎,如果有举升机也能换个机油,给两台车破解一下车机装几个apk,给之前几辆车改改NFC解锁啥的,房车里很多电路水路自己改的,个人驾驶里程大概70w公里左右,自驾去过北至漠河,西到西安成都,南至长沙,有过几次行车中团雾/爆胎成功处理危机的经历……仅此而已,不认为这算“懂车”,所以只是外行人感受,不喜勿喷。

2,L9,或者说理想的车咋样。

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要不然也不会从One车主又复购L9。喷子看了这句不用觉着就不想往下看了,个人觉得不是无脑喜欢,有充足理由支撑。不过这涉及到另外几个话题。

    2.1 怎么看待增程和超混。这是一个迈不过去的话题。而且下一句就是“增程和超混哪个更先进”,先说结论——如果机械传动更复杂就是先进,那超混赢了,啥也不用说;如果非得弄到馈电了再去跑高速测油耗更低的就是先进,那还是超混赢了,或者说燃油车其实更赢,再或者说小燃油车更先进!

    2.1.1,能耗表现。因为上面说了我还有比亚迪唐Dmi,两辆车都已经行驶上万公里,座位实际车主长期用车还是有发言权的,个人非常鄙视“听说党”和“我有个朋友党”,甚至有人连试驾都没试过就比较来比较去。先说很多人关心的两车的能耗,我是唐dmi和L9车主,dmi也没网上传的那么神,真的馈电跑高速120巡航也跑过多次,油耗优势最多半个,搞这么复杂就这点油耗优势说实在的不算成功,这就是真实情况,网上很多人拿dmi的“馈电5.5”说事儿,其实不存在的,或者说那不是高速馈电油耗,当然了,市区+燃油的话,仍然比理想的低,但油耗差距依然不大,为什么?因为Dmi时速70左右以下也是增程模式,在往上发动机介入直驱。实际日常使用情况下比增程式省油也不是很明显,但是保养成本相对来说比增程式还高。所以说,就目前的阶段来说,到底高级在哪?为了少数场景下的高速那点油耗差距,付出如此复杂的机械设计制造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维保成本和故障率(理论上是的,目前唐确实暂时没出现高的故障率)。作为不懂车的普通车主,个人倒是觉得驱动只要可靠的方式都可以,电动车的出现已经让人可以忽略好的发动机了,dmi可靠性到底如何,也未必比增程式可靠,只是增程被很多人看不起,但当下整车成本控制和纯电里程焦虑,增程是最实际高效但又低廉的解决方法,买一台车需要的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车主乘客的需求,而不是打算买了来拆了学技术。退一万步,花20-40w买车的车主,真的特在乎平时场景很少的高速能耗?而且是专门把车搞到馈电后的油耗?宁愿要省高速馈电油耗差距那点钱,牺牲车内诸多重要的舒适性功能性配置?因为正常/正确的开法并不会造成这种场景,如果连这都不知道,我啰嗦这么多都没用了你得自己去查一下。如果换新能源车主要就是为了降低用车成本,建议选择比如我另一台哪吒纯电这种,几万块而已,什么舒适性都不用管。

      2.1.2 关于增程的“边充边放”。还有一点涉及到“增程能耗”的关键点,就是技术迭代,这跟下面的“先进性”有点重叠,不过主要还是能耗问题,在这里提一下。众所周知内燃机的效率并不是固定的,每款内燃机都有自己的最佳工作效率状态,或者说转速区间,这也是为什么超混直驱那么先进还要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增程状态。增程路线随着技术积累和对发动机工作状态/热管理等各方面的不断演进迭代,可以另增程器尽可能越来越多的工作在它的“舒适区”,即最高效率状态,是仍然有很大潜力可挖的,说到这里,很多动辄用“脱裤子放P”形容“油发电再电驱”的人,他们丝毫不考虑机械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也是非常可观的,即便是Dmi单速减速器,更复杂的DHT尤甚。而增程器出来的电力,只需经过电控模块到电机/电池,基本只有纯充放电这里的损耗,要知道增程器工作时行驶用的电是不经过电池的(如果发电功率满足实时电驱需求,绝大多数时候是满足还有剩,再充进电池)。还有一个通常的误区,总有人提“一边充一边放”,其实这个状态是一种逻辑上的状态,并不真实存在,或者说应该是“增程器发电一边满足电机当前用放电的,剩下的充进了电池”才对,往往在理想的“混动模式”下,“燃油优先”有时候也会,但比较少。可以说对于任何电池来说,都处于要么在充,要么在放的状态,并不存在“边充边放”,想让电池真的“边充边放”反而是比较难做到的,当然也没意义。燃油车的那个电瓶也一样,即便发电机/电瓶/各用电器并连在一起,也是外面用电器直接从电瓶外面把发电机的电“短路”走了,而不是进电瓶转一圈再出来,除非不够用就再从电瓶里取一部分用,如果还有剩的就被充进电瓶了(这也是为什么发电机出来的电压要高于12V,比电瓶低充不进去)。没错,燃油车上的用电器在车辆行驶时一般都工作在14V以上,因为那就是发电机出来的电压,只有熄火后才是12V左右,那才是从电瓶里出来的电压,一个道理。如果真的物理上的边充边放,先进电瓶出来的就都是12V左右了,随便找个车插个带电压显示的车充头,启动和熄火时看一下就知道了。同理无论增程车还是手机/平板的电池的“边充边放”也都一个道理。

    2.1.3 先进性。“新能源”的本质确实是去燃油化,从这一点出发,增程确实不是终极形式,然而纯电就是终极?也够呛吧,氢能源也不行啊,核能才是吧?我们必须一直等着一步到位?为什么大型工程机械甚至我们的航母都选择了增程模式,甚至“氢能源”其实就是增程模式,无非就是不烧油改烧氢气。但无论增程/Dmi还是另外两家DHT来说,“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尽可能往电驱动方向发展,或者说在现实用车环境下电驱动占比越高越好,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说Dmi比增程为了高速馈电油耗多了机械直驱的话,那么DHT多档变速箱的加入直接就是在“去燃油化”的方向上开倒车了。为了极端情况下的用车能耗付出了更高的机械复杂度成本和可能的后期维保/故障率成本。如果我们不是用来拆了学技术,我想在真实了解超混实际的工作场景中“直驱”占比和要付出的成本后,应该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选择。其实比亚迪确实很不错,一方面抓住了时代赐予的绝佳机会,充分发挥了自己在电池领域的优势并兼具造车多年的经验,真的很令人骄傲,尤其跟自己的过去相比,更是日新月异天翻地覆,进步巨大,一举摆脱了国内车企几乎垫底的帽子。它不但Dmi优点发挥的不错,也很了解Dmi的短板和不足,也从不出来喷“增程落后”,在合适的机会及时参与增程技术应用,很冷静务实。唐Dmi和L9这俩车其实都算对得起价格,都是各自级别的优秀,购车预算有限的话可能比亚迪更合适,“性价比”更高,预算足够的话其实还是理想性价比更高。比如个人现在降价到很低的One,其实已经跟唐dmi差不多价格,性价比那可更高多了(One只有在跟同门L系列比才有点尴尬,跟其他品牌相比优势仍然太大,别的不说,现款比亚迪的辅助驾驶使用的博士罐头算力约合0.8Tops,理想One 10Tops以上,差太多,要不比亚迪车道保持都画龙呢,别的舒适性就不提了)。

      买车要考虑先进性吗?当然我们不能买明显落后/陈旧的产品,任何产品都一样。纯电/燃油哪个更陈旧,至今众说纷纭,但以当下普世认知和国家政策方向来看,现阶段向电驱动发展是大方向,纯电大多数人还是不认为比燃油落后的,在纯电驱的基础上加个增程器就落后了?在机械直驱的燃油车基础上加个电驱就先进?目前Dmi相当一部分车型还是后者,这个道理这样说不难懂吧。重要的先进/核心技术有没有?有!包括换电,800V高压快充,多激光雷达准L4级辅助驾驶……谁不想自己买的这些全都有,现实是这些真正先进的技术有多少自己的目标车型上具备,又有多少已经成熟稳定可用,有需要付出多少的金钱成本甚至时间成本。

      2.1.4 跟超混相比的电池和充电优劣势。很多车友购车前都没怎么重点关注这个问题。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名声在外,宁德时代更是全球电池老大,没得说都是行业佼佼者。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唐去年初提车两个月就被通知回去检测电池,并直接给更换了电池总成(不知道该不该高兴),这2月底,又通知回去检测电池包,检测了倒是说没什么问题,补贴了几百块,说是加了一条检测线上去,官方远程能查看电池状态。。。。一系列操作不知道是好是坏。比亚迪和特斯拉的自燃事件也因为保有量大多一些,这方面反倒也没觉着有什么,不盲目下结论。但比亚迪Dmi的快充是个缺点,买之前应该说我也是没有做足功课,只知道能用快充桩,买回来才知道没有专门的快充接口,用一个转换头从慢充口转出来的,当然了,速度也只能说比慢充强点,不到25kw,虽然慢但却只能用700V的快充桩,有相当一部分国网老电桩都不支持(好在高速服务区的一般都没问题)。理想是80kw,普普通通算是,电池40度多点,这个速度也还好。同样传统车企的雷神/柠檬平台对真正的快充都支持度不好,甚至09PHEV这种完全不能快充,要知道快充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快”,还有“能”,不能插快充枪,一旦稍远点的地方即便自己有时间有电站也只能一声叹息。

  2.2 理想的车有什么领先的核心技术,“冰箱沙发大彩电”吗?“为啥不说‘三大件’?”这也是网上看到最多的一组问句。其实我用了两款理想的车且分别都有过万公里的使用,个人认为理想的车上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独到的所谓“领先业界的核心技术”,但现代社会不是只讲数理化的年代,软实力也算“核心技术”, 正如所有人所说产品定位精准和诚恳的造车态度才是它的“核心技术”,这个放到后面单独说。如果一定要具体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只能说确实没有特别长的“长板”,个人认为理想目前产品的成功并不靠“长板”,而是靠“没有明显短板”来的,一众竞品车型有很多都很优秀,有这明显甚至独到的优势“长板”,但基本上无一例外的也有明显的短板,某个09经常被它的拥趸视为“六边形战士”,其实我也一直觉得那款车很不错,曾经列为购车时备选项之一,但也因为几个明显的短板劝退,最终选择理想也并不是因为理想有什么明显“长板”,而恰是因为没有明显短板。几个明星竞品车型各自的特征和优劣势如果展开说就会说很多,这里就算了,关于“木桶原理”和长板短板的道理我就不继续唠叨了。

      理想的产品没技术,不就是“冰箱沙发彩电”,很容易被复制,等***/传统大厂一发力……这也是比较多的一种说法。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在新能源领域,传统车厂(比亚迪除外,上面说了)不论国内国外品牌,基本上不发力还好,一发力容易伤着自己,目前有一个算一个。有点是选错了路线回头太迟,有的是还闭门造车没看清形势,有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导致左右互搏,还有的还继续以为国人很好骗想要保持高利润的……都有。关于“堆的配置被复制”这个问题,现实已经很明显,一方面理想one开始的“大连屏”早已被复制,但并没有因此而对理想产品的竞争力形成遏制效果,而有的大厂“分分钟都能复制”的操作也一直没有到来。比如有人说 比亚迪分分钟做出这种“没技术含量的车”,事实是根本不可能,无论设计还是域控制器、整车这些全都支持可编程的d部件都差很多,即便上了硬件以比亚迪目前的定价也没价格优势,另外智能化交互和目前比亚迪几乎为零的辅助驾驶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开发,不是一年半载能做到的。在智能化/人性化理念造车的今天,一方面纯硬件堆砌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效果,软件支持和后期迭代更新/优化太重要了,反面的例子就是某品牌的001车型,一开始很多车主也觉得“机械素质超好,好开就行,车机什么的能听个歌导航就行,都无所谓”,半年多下来各种层面的软件bug层出不穷,更新解决缓慢,每次ota都是开盲盒一般成了噩梦,也直接导致口碑/销量一落千丈,这才是典型的单纯硬堆砌硬件的结果。现在上了多块大屏/冰箱的车型也有好多款了,也不能说没有被复制,但实际使用体验上相差甚远。举例,同样是“大沙发”,理想L车型根据后期车主要求,通过OTA推送了附加座椅记忆功能,并支持语音召唤调整新增的记忆坐姿,推送了对车载冰箱的车机操作优化体验,让一些功能/配置真正“从无到有”,不光是当初“堆”了沙发和冰箱的硬件,而是通过自研的路径“提前预埋”了更多的想象,才能迅速的根据用户反馈优化/完善已售产品。这与“发射后不管”思想的传统车企出来的产品大相径庭,同样有冰箱沙发的*来,*势依然是“沙发买来啥样能永远是啥样就不错”和“冰箱上电开始工作,停车下电就关机,除去达到工作温度的时间基本没有可用时间段”的状态,而且可以预见它们会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同样是有“大彩电”,作为数码爱好者的我最被吸引的就是这个“大彩电”,因为它支持视频输入/输出,和优秀的多屏互动,跟很多人口中的“多少年前大巴车”和“自己的老路虎/宝马/雷克萨斯……上的后排娱乐屏”根本完全就是跨好几个时代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因为这将让大屏的使用充满无限可能。有过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多屏投屏和互动切换的稳定性是多么不好控制,尤其是在一台车上。“冰箱沙发大彩电”的优势,只是一个表象,个人认为是理想基于“移动的家”定位的一个集中体现,一种对这个定位的类别的“定向增值”产品,如果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精准定位,而是出于“全方位覆盖”思想,单纯复制“形”而没有理解“神”,只会竹篮打水……
      还有一些诸如“造车就好好造车,不关注‘三大件’,只会用‘电视冰箱’吸引人”的说法,不一而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无止境的,特别是中国人对车的需求早已不是一辆桑塔纳就是毕生梦想的时代,如果车只要安全/能跑就行,房子是不是只要有屋顶门窗和一张床就可以,看电影该去电影院;手机是不是应该保持一直摩托诺记,干嘛用大彩屏……不值一驳。理想在车内空气质量/NVH/中保研碰撞测试方面一流的成绩也足矣说明一切,确实就不信就没办法了。


4 更注重机械素质和性能操控的我,什么车机/智能化有那么重要吗?这个问题其实答案特别简单,不论我们承不承认,车内座舱智能化是时代趋势不可阻挡,车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至关重要,不论对我这样的数码爱好者还是传统车友,都是其中的一份子,现在还只关注“三大件”的车友,要么是现在仍然想方设法坚持用着诺基亚功能机,要么就是还没认真思考过下的结论。车机“去手机化”是大势所趋,虽然还有很多车友喜爱CarPlay,但作为10年前就用无线CarPlay的我感觉当年那个年代的车机表现下还可以理解,但近几年的优秀车机表现如果还痴迷于CarPlay这种“手机投射”方式,要么没有体验过智能化现代化的车机,要么就是真的在装睡了。
      注重“性能操控”和“机械素质”是对车辆需求的一个重要分支,当然不是错,而且与“车机智能化”也并不冲突,并不需要二选一,性能操控只会跟“舒适性”有一定的冲突,性能操控不错同时智能化不行只能说明这个产品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并不是因果关系,用户不需要因为它做得不好而帮着找理由。L系车型的定位是家庭用车,自然不会追求操控和极限性能,甚至在电动化时代让有足够动力储备的电驱动“保持忍耐”反而有难度,底盘方面空气悬挂和CDC的配置又确保了底盘表现的下限足够高,当然对追求性能操控和底盘表现的用户来说这肯定不是满足需求的产品,这是毫无疑问的,还是那句话,理想目前产品是“木桶”,而不是偏重某一个方面的“长板”。


本来还有关于个人对理想产品面对近期的几个新锐“优等生”的对比优劣势,以及对理想在纯电方面发展的猜测等,敲起来实在太长了,改天吧。


      最后是一点目前感觉这车的一点不足,或者说个人认为应该能做的更好的,没有流媒体后视镜,虽然车机内置了个后视镜视图,但常规驾驶习惯来说还是传统内后视镜位置看起来舒服一些,应该有的。另一个是内饰做的还是不错,唯独顶棚应该用的上翻毛皮(或类似材质),能明显提高一下档次感。另外作为“移动的家”拥有双5G互联却不支持本地WiFi,既不能连接外部AP更不能作为AP分享流量,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不过好在几块屏支持视频输入,搞一个盒子接上倒是完美解决WiFi、本地视频播放、无线投屏之类的。最后方向盘上的小屏幕其实挺好,唯独就是还是稍微小了点,完全可以再大一些,至少高一些,反正也不怕挡着仪表,现在显示太挤了……
还有就是蓝牙车钥匙经过这么久的迭代依然不太稳定,仍然各种连接不畅经常出现,这个亟待解决,个人认为可以重点参考各类手表、手环连接手机的技术路线,那些东西也是蓝牙方式,而且无论跨品牌还是型号都稳定性好得要命。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