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分享一次长途充电排队经历以及一些不专业的思考,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长途流水账
昨天是 2022 年 9 月 29 日,我从昆山花桥开车回安徽淮南。
车型是 2020 款小鹏 P7 续航 670 版,目前里程已经 6 万公里。
路线规划如下:
从马鞍山长江大桥过长江,经过马鞍山的时候本打算下去前往马鞍山小鹏充电站补电。
全程 550 多公里。

为什么要下高速充?因为经过上一次长途的体会,已经不太相信服务区的充电体验。
但路上突然想到,下高速的话需要防疫登记等各种查验手续,一来二去时间上也许并不划算。又想到今天不是节假日高峰期,服务区应该不至于排队?

所以还是临时取消了下高速的打算,准备去江心太白岛服务区补电。
里程全程就变为 530 多公里。
路上一路畅通使用 ngp 非常惬意,对服务区的补电也充满了信心。
某次 ota 后,小鹏的车机高德地图增加了显示沿途服务区充电桩使用情况的信息,会提前显示服务区有几个空闲的桩。
在快到太白岛服务区的时候,车机上显示空闲两个,我觉得稳了。
结果到了之后,发现不妙。满的,这么重要的信息居然是错误的!标榜智能的小鹏不应该犯这种错误!

无奈上了个厕所,继续去下个清溪服务区碰碰运气。
这时候已经跑了 305 公里,还剩表显续航 wltp133 公里。下个服务区还有 41 公里,下个服务再没有我就危险了,必须排队了。

这可是非节假日,路上一路畅通,而且没看到几辆绿牌车。但挂不住一个服务区只有 4 个充电桩。
只有 4 个啊!
怀着焦虑的心情,来到清溪服务区,续航还剩 wltp73 公里。

天不遂人愿,还是满的!
等吧。

还好旁边的小鹏哥们快充好了,等了大概二十分钟轮到我充上。
我到第一个江心太白岛服务准备充电的时候是下午 15 点 08 分,等现在充上电已经 16 点 06 了。

这是挣扎在充电焦虑里的一个小时。
最后到家的时候,一共跑了 530 公里,整趟续航打折 7.6 折,花了 7 个小时。



流水账到此为止,聊聊纯电动车的长途补能。
服务区补能越来越紧俏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跑这趟长途了,我从提车到现在 1 年大半快两年,这条线跑了很多次。记忆中是 2021 年上半年以及之前,服务区还没有这么紧俏。我第一次长途是下高速去南京充的电,第一次很害怕服务区体验不好,但后面几次都是在服务区充的,渐渐打消了这个担忧。
但是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很明显感觉到,就算是非节假日,服务区的充电桩已经要盖不住了。
很多次是刚刚充上电之后,就来了五六辆车,可想而知如果我再慢三分钟,等的就是我了。
其实刚提车那半年是很开心的,因为发现服务区没有我想的那么紧俏,每次都能充上电。那时候就很不理解新闻动不动说电动车排队,我想只要做好规划,不会体验这么差的。
最关键的是,当时心理对于纯电动车的发展是满怀期望的,我想随着电动车卖的越来越多,这些服务区的基础设施一定也会跟上,现在只有 4 个桩,那么过个一年两年肯定就有 6 个 8 个了,那时候纯电出行的体验应该是越来越好才对。
很遗憾,是我想多了。
服务区的充电桩, 1 年半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小鹏的高速补能建设停滞不前
去年 8 月份,小鹏宣布首批 11 个高速超充站落成,京沪高速山东段、京港澳高速河南段贯通。
后续,小鹏打算贯通京沪、京广、京港澳等高速路线。

然后就几乎听不到进度了,至今我也从未在高速服务区体验到小鹏的专属超充。
也许是服务区的容量有限?去年 1024 ,小鹏发布了超级储能站,似乎是一个能够解决容量问题的方案。

但这种储能站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建设储能系统,储能本身对储能电池也有很大的考验,于是储能电站的建设至今似乎也不提了。
小鹏想到了在高速建设补能系统的重要性,但似乎并没能快速推行下去。
实际上不只是小鹏,特来电等第三方在服务区也没有声音,似乎服务区的低利用率不足以鼓励大家去建设充电桩。
其实以现在的电动车的续航水平,并不是每个服务区都要满足大量的充电需求。一般来说,只要 200 到 300 公里左右一个服务区能建设一个较大规模( 10 个以上桩)的补能系统,就能满足电动车的体验。
但就算这样,厂商可能还是觉得服务区的低利用率,会让充电站血本无归。
仅从充电站的角度,服务区可能还没有探索出一个能盈利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思考
清溪服务区算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小服务区了,但是在这里,我居然发现了蔚来的换电站。

一边是排队充电的国网 4 个桩,一边是顶着蔚来标志的换电站,顿时有了鲜明的对比,蔚来的差异化带来的 B 格感,一下子就来了。

我走过去的时候,正好有车主在换电,而且旁边有很多人围观。
“这个牛逼”,“不愧是四五十万的车”。
也许换电成本很高,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最好的广告!
换电站里正好也贴着 ET5 的宣传画,要是再贴上价格,让你觉得 30 多万就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是不是很打动人心呢?
也许这就是蔚来的希望达到的效果,换电站虽然贵,但是有很好的宣传意义,用这种宣传来带动车的销量,继而慢慢摊平换电站的高成本。
换句话说,那是不是建设超充站也可以呢?如果这时候有一个小鹏的储能站,也树立巨大的标志,也和国网的排队形成对比,岂不也是个超级广告?
通过建设补能体系,来刺激车的销量,继而摊平不能体系建设的成本。这样的前提是,前期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然后每辆车有足够的毛利率来实现摊平。
蔚来二季度毛利率是 13% ,小鹏是 9.1% ,这还是在车辆单价蔚来远高于小鹏的前提下。
缺少足够的毛利,可能是小鹏放缓高速充电建设的原因,而急于提高毛利,也导致了小鹏 G9 第一次上市发布的“动作变形”。
不得不说,从解决高速不能焦虑和达成宣传效果上,蔚来的换电,真的走通了。
混动符合国情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虽然我是纯电爱好者,但不得不承认,在现在的高速补能体验之下,混动确实是最优解。
尤其是大纯电里程的混动,可以日常通勤纯电,然后长途用油。
不得不说,理想的眼光是毒辣的。
何小鹏今年 8 月说要通过超级补能淘汰混动,我也希望这会实现。
但还是求求小鹏先想办法高速服务区的补能建一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