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整理 | 马一龙
编辑 | 德新
信息来源 | 《程邀》
6 月 15 日,蔚来的中大型纯电 SUV 车型 ES7 上市,李斌说它是「50 万以内 SUV 天花板」, 8 月启动交付;
6 月 21 日,理想的全尺寸增程电动 SUV 车型 L9 上市,李想说它是「500 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 SUV」,同样是 8 月开启交付。
这两款车都是主打大空间的车型,而且价格都超过了 45 万。
蔚来、理想都相继出了牌,外界都在期待着小鹏出招。其实小鹏已经出过招了,那就是在 2021 年广州车展已经亮相的 G9,同样是中大型 SUV,只不过在上市节奏上稍慢一步,原本计划在今年 6 月正式发布,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而推迟。
坐不住的何小鹏 6 月 29 日在自己的朋友圈预告了 G9,透露 G9 将在 8 月启动预订,9 月正式上市 ,上市后很快会启动用户交付,算是给自己扳回一城,并称小鹏 G9 是「50 万以内最好的 SUV」。
蔚小理之间的火药味渐浓,正面交火的一战落在了中大型 SUV 上,目前最大的悬念就是 G9 的售价,到底是 40 万以上还是 45 万以上呢?
关于 G9,何小鹏在他的朋友圈说了以下关键信息:
车长近 4.9 米,轴距近 3 米,颜值、空间、内饰、动力、续航、智能、安全、NVH 等,都是旗舰级;
底盘调校出自德国顶级工程师团队之手,操控高级感媲美保时捷卡宴,整车 NVH 静谧性媲美迈巴赫 GLS,零百加速 3 秒级;
搭载智能双腔空悬,这个双腔空气弹簧是百万级豪车才有的配置;
续航超 700 公里(NEDC),搭载 800V 高压超充平台,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年内将布局 800V/480kW 超充网络;
有全栈自研的 XPILOT 系统,配双激光雷达,双 Orin 芯片,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全场景、端到端的智能辅助驾驶,硬件、软件、数据、运营真正的四位一体;
还有 5D 智能座舱(估计也要上 AR/VR 了?)。
笔者已经尽量将何小鹏朋友圈小作文里的形容词去掉,但还是很容易从文字中读出他对于 G9 的兴奋感。到底是营造噱头,还是有真材实料,等 8 月见真章。
今年 6 月,小鹏累计交付的车辆超过 20 万台,这是一个特殊的节点,最近何小鹏接受了《程邀》的采访。
除了他朋友圈已透露的关于 G9 的信息,又爆了一些料:
G9 今年三季度发布,四季度开始全面交付;
小鹏 2023 年会有两个全新的 B 级、C 级平台的车发布;
小鹏的自动驾驶将会逐步移除掉对高精地图的依赖;
未来还会有比 G9 价格更高的产品推出,主力区间会在 20-50 万人民币,也会有百万级的车;
何小鹏认为 2023 年底才是智能电动汽车的黎明。
在采访中,他还谈了谈对理想 L9 以及华为自动驾驶的看法,当然更多的还是对自家自动驾驶研发和产品规划的思考。
1、如何看 G9、蔚来 ES7、理想 L9 三款车的同台竞争?
这些产品何小鹏都看了,对 G9 更有信心,G9 是非常好的智能电动旗舰 SUV,接下来是把 G9 量产的节奏管控好。
一辆车怎么样要看多个方面:好不好看?实不实用?智能不智能?动力系统怎么样?底盘怎么样?车内空间是怎么样的?
G9 的产品力没有明显短板,车是自己造的,桩是自己建的,电芯是定制的,是第一个可以量产的 800V 高压平台车型。
在智能化方面更有信心,城市 NGP 的能力会前进一大步(实现点到点全场景自动辅助驾驶)。
原来的几款车(G3、P7、P5)车内空间都比较小,G9 是小鹏第一款车内空间大的车型。其中 P7 其实首先关注的是主驾是否开得爽,而且设计也很漂亮,是何小鹏最喜欢的心仪之车。
G9 是更综合的旗舰车型,接下来会进行预热,三季度发布,四季度开始全面交付。
2、如何看理想 L9?
从用户角度看,L9 是一款很不错的车,比理想 ONE 要好很多。但是客户买还是不买,主要看价格,毕竟是 30 多万的车和 40 多万的车的差别在那。
3、关于小鹏的城市 NGP(CNGP),如何运营?
一开始是 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开放 ,当开放到第五个、第十个城市的时候,速度就会加快,接下来就是一口气五个城市五个城市这样开放,等开放到 100 个城市的时候,基本上全部的城市都能覆盖了。
小鹏也针对自家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策略调整,从以前软件和硬件分开卖转变为 软件硬件打包卖 ,这个系统会越来越通用。而且还会有很多差异化的新能力出现(比如自动辅助驾驶软硬件能力有了后,车辆的主被动安全能力会大幅提升;智能座舱的交互也会有更多新的玩法;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智能悬架的组合能力可以放在一起)。
正是这些能力的组合,会让 G9 以及小鹏未来的一些车型和现有的功能汽车或初步具备智能化能力的汽车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
这个差距来自于自研能力,而且这个能力不是单点的,而是由点及面的,并且可以把这些面逐步耦合起来,今天大家看到的还只是个雏形。
4、城市 NGP 的责任问题(一旦出交通事故该怎么办?)
任何一个东西当所有人都可以用的时候,肯定会成为大挑战。
智能汽车的目标就是降低交通事故率,减少人员伤亡。
G9 的自动驾驶系统将会引入小动物的检测(猫、狗、甚至是刺猬、松鼠),可能刺猬、松鼠在国内城市里并不常见,但是在海外这样的情况会大大增加。
所以这里面核心的一点是: 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拉长时间来看,自动驾驶一定会让每个人在出行途中更轻松、自由、安全。
5、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高精地图问题?
何小鹏曾经在高德地图做过高精地图,中国的高精地图要比海外管理得更好,在海外获得高精地图更加容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鹏的车型将 会逐步移除掉高精地图 。
6、传感器融合还是纯视觉?
如果路上都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时候,汽车形态会有巨大的变化,不用五星碰撞安全了,白车身、内造型都会不一样,座椅都会不一样,在那个时候,传感器融合可以做得非常简单。
今天我们用激光雷达以及各种传感器,很重要的逻辑就是交通参与者是多种多样的(有自行车、有行人、有各种组合体)。
未来的车做传感器融合是一定的,但会是一种更简单的融合。而纯视觉,可能在很多年以后会有想象力。
7、如何保持自动驾驶架构的先进性?
小鹏的团队到 2028 年都不愁没有足够的事情干,而且实际上做自动驾驶强的公司都会有一个观念上的变化,那就是 以后的汽车会有手、有脚,就像机器人一样 ,想象空间很大(比如特斯拉在做人形机器人,小鹏也在做机器马)。
8、怎么看待华为自动驾驶能力?
期待看到更多他们的真实用户的反馈,看了很多视频,都是内部的测试和媒体的试驾。
因为自动驾驶要看好几个方面:第一个是 整体效果 ,第二个是 使用的范围 ,第三个是 成本 ,第四个就是 安全 。这四个方面看 Demo、看试驾,只能在一段路、一个小区域里面,这个并不足够,要把四个方面放到一起看,才有价值。
今天市面上这四个方面做的最平衡的肯定是特斯拉,但到了明年,小鹏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四个放面的平衡能力上做到第一名。
华为是很值得尊敬的友商,也希望可以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良性竞争、比赛,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9、小鹏和华为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差异?
很多差异,技术架构都不一样。
中国有很多做 L4 自动驾驶的公司,他们的技术架构基本上都来自于北京某一家技术公司(就是百度 Apollo),他们实际上这方面做得比较深。
但是在做一个可量产、可迭代、可全球化、可低成本和高安全的自动驾驶,小鹏选了一个和其他友商都不太一样的基础架构的路线,慢慢打地基,为了做数据平台、仿真平台投入了很多人和钱。
一旦未来把计算平台算力推上去,这个技术架构会让能力实现很快速的迭代,每三个月就有全新的体验,而且现在用高精地图,其实也是弱依赖,包括用激光雷达,也并非强依赖。但是现在只靠摄像头,没法做冗余备份,也不能在复杂的交通环境里去做到安全,所以现在的状态就是在追求平衡。
10、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生态和欧美的差别?
差别很大。
欧洲在自动驾驶上面对于法律法规的制定比中美都要先走一步(言下之意:技术实力没那么强)。
中国是最有机会冲出来的,因为中国在自动驾驶方面有不同的门派,武功流派也很多。
在美国主要是两个门派,一个是 Waymo 类的纯 L4,一个是特斯拉的渐进式路线。
最终胜出的玩家应该是在中美之间产生,会走出不同形态的数家公司。而且无人驾驶并不遥远,小鹏的目标是在 2026 年全面实现真正无人驾驶。
最近几年数据跟算法模型的变革,远超想象。最近何小鹏每三周都会试一下自己的城市 NGP 功能,每一次都会有巨大的变化,而且这还只是在 30TOPS 算力(Xavier)上做的,而 2023 年全部放到 500TOPS 算力(Orin)上做,效果肯定会完全不一样,关键是要把基础打好。
11、如何看智能汽车配置方面的军备竞赛?
自动驾驶方面,一开始觉得最重要的是算力,但是做着做着,其实可以在软件算法上做更极致的优化。
以前有人说做 L4 的自动驾驶需要 3000TOPS 算力,但经过实践, 500TOPS 就可以做到 80-90 分的水平,再往上 1000 多 TOPS 就足够了 ,到了一定阶段,自动驾驶系统对于算力的要求不会再上升。
关于车内屏幕的多和少,何小鹏坚决反对车内有很多屏幕(和李斌的观点类似,但和李想大相径庭),小鹏的车的屏幕数量相对少。车里如果有很多人,那么确实需要很多的屏幕,但是车里面也不经常会有这么多人,所以搞这么多屏幕性价比不高。
另外就是电池包大小,一般一款高端车,NEDC 续航做到 800 公里左右就足够了,是一个比较经济合适的状态,放太大续航其实没有太大的价值。
12、小鹏做产品的理念?
做全球化的品牌、将设计和科技创新完美融合、打造智能化的标杆。比如 G3 做自动泊车、P7 做高速 NGP、P5 做城市 NGP。
小鹏 以科技变革来做产品定位 ,而不是说以价格来定位、以用户群来定位产品,比如小鹏还做飞行汽车。
13、小鹏接下来的产品规划?
小鹏 2023 年会有两个 全新的 B 级、C 级平台的车发布 ,从渐进型的迭代到达一个相对平台型和规模型的迭代。
何小鹏认为,2023 年年底,智能电动汽车还会有一个加速向前迭代的过程,智能电动汽车的黎明实际在 2023 年底。
四个方面的驱动:一个是客户需求(电车取代油车);另一个是来自于电动车的焦虑越来越小(引入 800V 高压超充平台);第三个就是自动辅助驾驶更普及、能力更强;第四个就是法规政策的支持度会更高。
未来,还会有比 G9 价格更高的产品推出,小鹏车型的主力价格区间会在 20-50 万,当然也会有百万级的车出来(飞行汽车?)
为了能支撑更高价格产品的销售,目前小鹏也在做更多的准备,包括品牌打造、体系化能力搭建、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
本文基于《程邀》何小鹏访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