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文章
管理
对话何小鹏:我愿意活到 50 年后 而不是送到 50 年后
新出行原创 · 文章

在刚刚结束的 1024 科技日大会后,我们与何小鹏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

刚结束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何小鹏虽然略显疲态,但我们依旧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其活跃于科技探索后的余温。而在这场时长一个小时的沟通会上,如何考虑智能生态的布局、对全场景辅助驾驶的落地以及对小鹏汽车品牌的定义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您怎么看威马提出如果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出了问题厂家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何小鹏:我觉得这个话只有法律的制定者可以回答,因为这是一个法理的问题,不是一个民事的问题。

“怎么理解  2022 年下半年小鹏将成为首家探索自动驾驶出行运营的中国整车品牌?是 Robotaxi 还是其它的规划?

何小鹏:跟您讲的前者有一部分相像,它的核心逻辑是他在一个城市,在部分的范围内能做到这样的出行,但他有安全员,最大的价值是积累数据,特别积累各种异常数据

“我们如何做到接近 Robotaxi 的体验和安全冗余?我们这种车和 L4 的区别是什么?”

何小鹏:我们到 XPILOT5.0 才在冗余的角度上做了很多功夫, 包括外面讲的 L4 级别的公司,大部分是在软件的、硬件的体系上达到 L4 的基础,你有了这个硬件,不代表你有这个算法跟数据。

“您可不可以讲讲您的思考跟小米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何小鹏:我觉得小米在硬件的生态做得非常棒,但在交通领域很难,所以我们会走一条新路,不是一样的路,等我们再过几年把这个局打开一点再跟你们分享。

“咱们 Robotaxi 公司运营的是 P5 还是会有定制的车型?”

何小鹏:我们明年还有一款车,有可能用的是  P5,有可能用的是另外一款车,现在我们是开放的态度。

“我们以后的车型会考虑硬件上的兼容性吗?有些友商在基础芯片提供升级能力,用户也关心我们会有这种吗?”

何小鹏:这些基础的升级能力对于类似 XPILOT 这种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意义不大,也就是说要从一个整车来看,比如控制的冗余,转向的冗余,这些都升级不了,你只能升级一些算力,这个对车有价值,不是全面的。

“当前我们好像没有明确的关键词把品牌的形象勾勒得很清晰?”

何小鹏:我们在下个月会有一个关于品牌的小型发布会,那时候会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您如何看“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去做”,比如说把白盒交给整车厂做开发,小鹏认为哪种是主要的模式?”

何小鹏: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有可能成功。但是我们觉得在越快速大型创新的时候,你为了追求效率跟变革,你要全自研,越是在稳定的时候,他的分工很清晰,全球化很强烈,你越不应该选自研,因为你没有别人的规模,你没有别人的工艺,没有别人的管理,你就应该交给他,我们可能前面会自研一些东西,如果这个东西变成稳定了,另外一家公司做得更好,更便宜,这时候应该让他做,你要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1024 更名为科技日,我们能不能把这样的科技日当成小鹏的转型呢?像蔚来打造的是单一的汽车生态,他把电池板块、电驱动都独立了,甚至作为供应商的形式。您怎么看待当前的市场变化?”

何小鹏:我们的友商都做得很棒,但我们走的道路不太一样,我们还是在我们的体系里思考探索,但条条大路都通罗马,最终都有可能达成。

“您怎么看未来小鹏生态的蓝图?”

何小鹏:在 2023 年-2024 年我们会跟大家分享一点点蓝图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看到自动泊车、高速和城市 NGP ,您觉得哪一个时间点这三者会成为全场景落地的点?”

何小鹏:核心要看落地的质量,比较好的落地我认为到后年,很好的落地我认为到 2025 年、2026、2027 年,完全的落地可能要 2030 年以后。

“未来门店运营成本非常高,可能会回归到原来投资人建店的模式,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何小鹏:相当年数以内还是在线下卖车为核心。商超模式我相信未来会有一些变化,我觉得不远将来就会变化。但是商超还是有价值,线下的流量群在变,线上的流量群也在变,这两个需要一个变化、融合、迭代、螺旋的过程,这是一个蛮难的话题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

“大家都有不同的生态的时候,这个竞争的碰撞点在哪里?怎么凸显小鹏自己的优势点?”

何小鹏:我们期望将来有自己的生态,但需要 5-15 年的时间,也许那个时候可以再分享一下。但今天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把  AI 和制造两个能力做深做好,把中国和全球两个区域逐步做得更好,这是我们最核心的事情。

“如果可以把您送到 50 年之后科技更发达的社会,您愿意去吗?为什么?”

何小鹏:在我今天的状态我不愿意去,我愿意活到 50 年后,不愿意送到 50 年后。

“小鹏为什么要做创新的产品和功能的尝试?假如探索失败对公司的影响您有没有想法?”

何小鹏:既然探索就一定会有失败,如果不会失败就不叫探索,那就把它产品化或者商业化。第二个,对我来说,我觉得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来说都想做更好的东西,而不是想做更赚钱的东西,他把这种烙印在自己公司的产品,自己的企业文化里去。

“您提到飞行汽车价格会上到 100 万的区间,是否需要建立一个子品牌的形式去承接?”

何小鹏:小鹏汇天本来就跟小鹏不是一个品牌。

“那辆车会是汇天的产品,不是小鹏的产品?”

何小鹏:我们的生态体系里面会放在小鹏体系销售,你可以认为小鹏是他的经销商。

“小鹏在补能体系的建设上是什么样的?蔚来、特斯拉都是非常猛地优先铺量,没有考虑到跟现在的销量做匹配。小鹏如何判断投资回报率?”

何小鹏:我会考虑节奏跟成本,同时我会考虑技术的变化导致更替的成本,前面做得多了,技术一更替后面的变化还是蛮多的。但我也立了 flag,2023 年我们要把补能做得挺好的,这个事情是我们坚定要做的,不光在中国做,我们在海外也会做。

“小鹏提到的智能化更多的是单车智能,另外一条路径是车路协同,有些车企比较倾向于这条路径,想问小鹏这方面的看法?”

何小鹏:在行业里面有很多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学习是先单车智能,再全面连到网络上去,我们觉得当一个车达到了 L3 左右的普遍性智能化,再有网络智能可以做得更好,因为网络智能,它等于是一个集中的大佬,他可以做好城市规划,这是单车智能永远做不到的。

我觉得将来是两个结合,先走单车,再到硬件。但是我也听过很多对于车网联化的思考,我觉得按照他们的思考逻辑也是通的,但他们需要撬动很多的基础能力的资源,比如说基站、道路、统一的管理政策,这个撬动资源不是我们这样的企业能撬动的,那条路也能通,但要求的资源能力比较强。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