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试驾到福特 Mustang Mach-E,此前在车展上以及展厅已经看过很多次了,这次在上海天马山赛车场试驾的还是性能最强的 GT 版。关于普通版本的试驾,可以看此前 @小白同学 和 @ 吴颖 带来的文章和视频,这篇文章,我跟大家好好的聊聊 Mustang Mach-E 的 GT 版。
一、什么是 GT 版?
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 GT 版。目前福特 Mustang Mach-E 在售的车型一共有 2 个电池规格、 5 个配置版本。分别是标准续航后驱版、长续航后驱 SE 版、长续航后驱版、长续航四驱版以及 GT First Edition 版,售价区间为 26.5-37.99 万元。
在今晚的发布会上,除了公布 GT 版的售价之外,同时官方也宣布将在 10 月 18 号开启大定,并且在原有的用户权益基础上,新增了部分用户权益。
GT 版则是今晚新增的一个配置版本,续航和动力性能都和 GT First Edition 一样,但是在配置方面可能会有所减少,同时售价也更低一些,为 36.99 万元。
相比普通版本, GT 版在外观内饰方面基本没有任何变化,远远看的话你基本看不出区别,仅仅在细节上做出了相应的标识。包括在前车门左右两侧下方、前排踏板以及中控扶手上新增了 GT 的标识,同时采用了专属的轮圈。
此外在内饰的 B&O 音箱标识表面, GT 版采用了镀铜的配色,其它方面均和普通版保持一致。
二、 GT 版开起来有什么不同?
这部分重中之重,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GT 版开起来如何?我们先来看看 GT 版的动力参数,前后双电机四驱,综合输出功率 359kW ,综合输出扭矩 860Nm , 0-100km/h 加速时间为 3.65 秒。
这套双电机四驱系统在激烈驾驶时提供 45:55 的前后动态动力分配。此外, GT 版本还配备了 Brembo 前四活塞卡钳,刹车性能拉满。
我们这次的试驾场地是上海天马山赛道,这是一条距离较短的小赛道,全长 2.063km 。这条赛道的特点是距离短,极速不高,但弯道多,想跑好的圈速对于刹车、加速有极高的要求。
对于 Mustang Mach-E 这种高性能电动车来说,加速有优势、刹车也有了 Brembo 加持,但对于车辆的底盘性能就是挑战了,特别 Mustang Mach-E 某种程度来讲还是一辆 SUV 。
Mustang Mach-E 一共提供 3 种驾驶模式,分别称为“细语”、“入胜”以及“不羁”,对应的是我们常见的“经济”、“普通”以及“运动”三种模式。
三种模式中,入胜以及不羁模式下,方向盘的转向力度更重一些,悬挂的硬度则没有变化。同时对应的动能回收也更强一些。
另外 Mustang Mach-E 也提供“单踏板”模式,不过在入胜以及不羁模式下打开单踏板模式,动能回收的力度也比细语模式要更强。值得一提的是 Mustang Mach-E 的单踏板模式是可以在不踩刹车踏板的情况下完全把车刹停。
从动能回收的调校来看, Mustang Mach-E 的表现可以给好评,整个动能回收的介入不突兀,并且回收力度也是相对比较线性的介入,不会有比较明显的“割裂”感,对于驾驶员的“脚感”细腻度要求不会太高。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动能回收的话,可以把单踏板模式关掉,这个时候细语模式下可以提供如燃油车般滑行的模式,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今天的赛道试驾天公不作美,整天都下起了雨,一切以安全为主,并没有开得很激烈,简单的分享一下几圈的赛道体验。
在动力输出方面, GT 版就算是在细语模式下,整个动力加速表现依然很强,初段的加速踏板调校得也很灵敏,并且转向力度也很适中。
切换到入胜和不羁模式之后,整车则仿若一台野兽被唤醒,深踩下加速踏板,动力汹涌而至,推动着车辆往前飞速前进。教练演示的时候,坐在副驾上的我,体验了一次过山车的失重感。 0-100km/h 加速 3.65 秒的表现,足够让你把心提到嗓子眼上。
最后一圈,我特意以较低的速度往赛道上的路肩上开,体验一把底盘的滤振性能。压上的那一瞬间,嗯,就是这个味了。柔而不软、弹而不振。路感清晰,振动很直接的反馈到你的屁股,但整车不晃,弹簧的回弹很直接干脆,没有多余的动作。
Mustang Mach-E 还提供了发动机模拟声浪,在入胜模式和不羁模式下可以打开,我简单录了一段小视频,戴上耳机可以感受一下。
三、聊聊 Mustang Mach-E 的自动泊车
Mustang Mach-E 在智能化方面,我个人觉得是比较接近于新势力电动车企的,关于智能化方面,此前我在这篇文章里面跟大家分享过了。( 告别水土不服 与工程师聊福特 Mustang Mach-E 的智能化)
车内座舱方面,车机系统的表现在福特中国研发团队的本土化之后,常用的语音、导航、娱乐系统方面都比较符合国内用户的习惯,并且该有的都有,包括喜马拉雅应用、爱奇艺、百度地图、语音等等。
辅助驾驶方面,搭载的是前单目摄像头、 5 个毫米波雷达、前后共 12 个超声波雷达,目前达到 L2 级辅助驾驶,包括全速域 ACC 自适应巡航、 LCC 车道居中等等都能实现。后续将通过 OTA 实现打灯表道、躲避障碍物以及人脸疲劳监测三个功能,详细的表现待后续拿到试驾车后再跟大家细聊。
Mustang Mach-E 的这套自动泊车系统,我更愿意把它称为“高阶泊车辅助”系统,在自动泊车的过程中,它需要驾驶员也有较高的参与度,下面我们来细聊。
目前 Mustang Mach-E 支持普通的垂直车位以及平行车位两种,自动泊车系统的开启按钮位于挡杆左侧的位置,开启之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车位识别。
需要注意的是,开启之后系统默认的是对车辆右侧的平行车位进行识别,如果想切换成垂直车位,需要通过方向盘上的大屏进行切换。如果想识别左侧的车位,则需要拨一下左转向灯。
识别到车位之后,此时需要你手动挂入 N 挡、松开刹车和方向盘,并且按住泊车按键,系统便会开始自动泊车。但泊车过程中需要驾驶员全程按住泊车按键,体验上并不算好,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它是“高阶泊车辅助”的原因,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泊车。
当然了,这样的好处是泊车过程中万一遇到雷达盲区里的障碍物时,你可以随时终止,并且随之继续自动泊车。
今天的体验时间有限,从两次泊入的角度和位置来看,在两侧有车的场景下,整个泊车完成得都很好,并且停的位置也都很方正。
除了泊入自动, Mustang Mach-E 也提供了平行车位的辅助泊出功能。点击自动泊车按钮之后,如果此时你在车位上,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且选择泊出的那侧,此时松开方向盘、挂入 N 挡,车辆便会自动帮你泊出车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车辆并不会完全的帮你从车位泊出,而是泊出到当雷达探测到前方没有障碍物了之后,便会停车泊出。系统这是认为你已经能够手动开出车位了,功能便终止。
看完了 Mustang Mach-E 的这套泊车辅助系统,不知道您作和评价。从工程师的角度,福特或许认为你需要的并不是一套能够替代你的自动泊车系统,而是一套以驾驶员为主导的辅助泊车系统,所以车辆几乎每执行一步,都需要驾驶员进行确认操作。
比如选择侧方位还是垂直车位、比如选择左侧车位还是右侧车位、比如当前是否需要终止泊车(泊车过程中需要长按住“泊车”按键)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套泊车系统的产品逻辑没毛病。
但这是否就是用户需要的自动泊车系统,至少我需要的不是这样,我还是更喜欢能够帮你完全停进去的那种自动泊车系统。
当然,也会有用户需要的就是这种,喜欢自己操控车辆停或动,系统仅仅是起到帮忙切换挡位以及打方向盘角度的作用,那么 Mustang Mach-E 这套泊车辅助系统会非常适合你。
相比起上面提到的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我更喜欢的且认为实用的还是后方自动避障功能,也就是你在倒车的过程中,遇到后方有障碍物,如果此时你没有发现,脚踩在加速踏板上继续往后走,车辆在识别到障碍物后会自动刹停,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类似的场景我在一些光线较差的夜晚,经常有遇到过,这个时候这个功能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从今天的体验来看,车辆的识别度还不错,并且在刹停后仪表盘会有相应的提醒。
全文总结:关于 GT 版的试驾总结体验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了,试驾完成后我也在思考 Mustang Mach-E 的车型定位。毫无疑问,在驾控方面,Mustang Mach-E 拥有不俗的实力,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不愧对于 Mustang 这个标签。但作为电动车来讲,它的定位是否还会受到大家的青睐呢?
Mustang Mach-E 没有太短的短板,长板的话我想驾控可以算。目前有乐趣的电动车并不多,Mustang Mach-E 算其中之一。坐在 Mustang Mach-E 车内包括开起来给我的感觉,很多细节上总让我想起极星2。包括那个个性的车内外车门的开启方式、音箱织物面板等等,细节上让我很喜欢。
另外整车座椅的舒适性和包裹性,在目前所有的电动车里面,可以算得上数一数二。回到续航方面,全系 CLTC 续航 492-619km 的范围,虽然不算突出,但也算不上短板。车机智能化水准在目前传统合资车企里我觉得是最好用的,语音、导航等等,至少能让你摆脱手机或者 CarPlay。
总结下来看,Mustang Mach-E 的用户群体大概是什么样呢?我觉得会是热爱驾驶,但又想尝鲜电动车的那波人。 Mustang Mach-E 的价格也对应着燃油车的 3 系、ATS 这个级别,这部分用户如果想转电动车,福特 Mustang Mach-E 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但这波用户在当前阶段有多少,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