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是一个局部的概念,到智捷交通才是一个广泛概念,只有智捷交通能够支持整个智慧城市真正的理想运营。”
“在丁总领导下,我们只想干一件事情,希望能够做一些对人类有帮助的事情,能够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这是华人运通 COO 陈威旭先生在此次专访前向媒体做出的表态。通过这句话我感受到两个信息点:第一,华人运通这家新势力造车企业有野心,也有担当,将公司发展与人类进步联系在一起;第二,这家公司的掌门人丁磊不一般,能够以此为目标足见其胆识,而且还能让众多行业资深人士相信这一目标并为此奋斗,更足见其能力。由此我更加期待这次与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丁先生进行这次对话。
说起汽车界的丁磊先生,关注行业的人可能不会陌生,没错就是那位当年加入上海大众参与汽车国产化的丁磊;是代表中方组建上海通用的丁磊;也是那位有着两年半浦东新区副区长工作经历的丁磊。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丁磊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全过程,而且至少有十部年产量超过 10 万的新车与这位丁先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关于这位中国汽车界重量级人物的消息却并不多,就在一度怀疑他有退休打算之时,此次的上海之旅让我找到了新的答案。
华人运通是丁磊先生创办的全新品牌,从去年 12 月 12 日正式运营以来,到今天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与中国众多造车新势力的定位不同,华人运通是一家专注于未来智能交通产业的出行科技创新公司。为了实现美好的愿景,丁磊首先要做到就是组建一支与他志同道合的队伍,凭借着多年积累的资源,一支豪华的团队呼之欲出。
“我们统计过,全球的主机厂里面,工程中心在一线城市不多,在一环内的我们是唯一一家。”此举除了感叹华人运通资金雄厚以外,也不得不承认其对于人才的重视。许多人才在某个大城市生活习惯后,自然不希望去到郊区或者其他二三线城市生活,此前长安上海研究院搬迁至合肥造成多数人才流失就是例证。
丁磊是国内为罕有的在产业界、政界、经济界都待过的造车新势力掌门人,所以人脉相当通,资源调度相当快速,短短的时间他就凭借自己的诚意和对公司愿景的畅想吸引了包括副董事长墨斐、首席运营官陈威旭以及首席技术官马克·斯坦顿等 9 位行业“大咖”的加盟。
“大家看到今天我们的团队,一个 CTO 带三个技术 VP 一起搞开发的,业内也是很少见,包括今天看到的一部分中坚力量,我们还有很多年轻优秀的天才工程师。”每当提到自己的这“梦幻团队”时,丁磊都是如数家珍。当看到被誉为“汽车工程全才”的 CTO 马克·斯坦顿带领着负责整车工程的副总裁陈俊、负责电动力总成的副总裁宋京、负责电子电气及自动驾驶的副总裁李谦、负责信息系统及互联网的副总裁龚峻所组成的“CTO + 技术VP”的技术团队时,一台智能电动车的雏形似乎已经在我的脑海中生成。
此外华人运通还成立了华人运通国际科学技术委员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陶氏化学的姚维广博士、同济大学新能源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教授为其保驾护航,让我对华人运通产品的期待值是进一步上升。
“三智”战略是整个华人运通企业战略的核心,在丁磊一开始做产业布局之际就已经切入,所谓的“三智”指的是:智能汽车、智捷交通与智慧城市,丁磊对于三者关系的解读是:“由智能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逐步走向智捷交通的布局与运营,最后从智捷交通建设为入口构建未来智慧城市,实现人类未来更清洁、高效、舒适的出行方式。”
智能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是基础
作为一家主机厂,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在这一次的交流中,丁磊及华人运通的高管们对于智能电动车的制造和研发上所提及的话语并不多,但是即使在这不多的篇幅中,我们也可以对未来华人运通的首个产品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
丁磊强调:“华人运通出发就是瞄着改变未来出行方式,所以说不是简单地造车!”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车在整个华人运通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是举足轻重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会有先进的整车集成技术、领先的动力总成、开放式的全新电子架构、智能网联与共享、面向未来的工业设计,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简短、高度概括的一句话基本勾画出来华人运通车型的蓝图。
对于中国的电动车市场的走向以及自身产品的发展节奏华人运通有着自己的把控,“现在很着急拿出产品车来过渡,不是一个上策,电池技术本身还有很大的突破,市场规模还有很大的突破,不到一定的程度,市场能够反应多少问题不清楚。”这样一个谨慎的态度反而让我更加期待华人运通的首款车型。据悉在今年的第四季度,华人运通会正式开始产品的对外曝光,第一款车型或将在 2020 年正式上市。
智捷交通是通往未来的途径
自动驾驶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趋势,但是近来关于自动驾驶的争议也是层出不穷,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能否实现?怎样实现?将自动驾驶作为自己主要业务板块的华人运通自然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由此引出了“三智”战略的第二个层次——智捷交通。
自动驾驶离不开车联网与云计算,自动驾驶技术也不应该仅仅是针对车辆,因为道路交通环境是瞬息万变的,交通信号的变化也是一个必须所考虑的因素,所以在开展智捷交通业务之前华人运通就已经做好将其全部纳入的准备。如今华人运通已经和多个地方政府签订了合作意向,在多城区内进行试验。
如果想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单靠一个厂家、几款车型,即使搭载了最尖端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所以,自动驾驶应该形成一个网络、一个系统,让影响交通的各个因素都参与进来,才会做到真正的稳定、安全。正是因此,华人运通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推进汽车本身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尝试将智捷交通和智能汽车结合在一起。丁磊的总结是:“智能汽车到智捷交通,包括智慧城市交通运行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技术的渗透和外延。”
智慧城市是终极目标
提到“智慧城市”,这似乎更像是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设目标,不过与那些空喊的口号有别的是华人运通所提出的智慧城市是一个真正有迹可循的方向,作为“三智”战略的第三个层次,它势必要借助智能汽车与智捷交通所搭建起的基础而实现。
“智慧城市核心枢纽应该是智捷交通,包括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捷交通是广义的,不单是乘用车、还有物流车、环卫车、公交车等等。”由此可见,“三智”是层层搭建起来的,只有在实现了智捷交通后才可能构建起一座智能城市。
但是要想建造起一座真正的智慧城市一定不会是一件易事,其中一定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这不免让人产生华人运通是否有造城的能力?对此丁磊特地做出解释:“我们是通过我们在未来出行的技术方面的业务,来帮助智慧城市建设,并没有去造楼造城的计划!”
借此机会丁磊还提出了一个疑问:“智慧城市除了政府以外,谁还应该是主导者?”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如果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将目光落在互联网公司、设计院亦或是大的承包商身上,不过在未来智慧城市到来时,情况很可能发生巨大转变,“解决未来出行方式的技术提供者,或者规划提供者,应该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玩家。”这是丁磊做出的预测。
对于新势力造车企业来说,资金是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资金作为支撑的话就很难维持研发与生产,那么在这一方面华人运通是否有充足的储备呢?
丁磊在谈话的过程中透露了华人运通公司的融资情况,他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东海岸基金组织来组织产业投资,因为是产业原始投资,所以现在还不能公布,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向社会募资的计划。这在进一步体现了这家公司神秘性的同时,还向我们传递出到目前为止其资金状况良好,暂时没有融资必要,希望尽量排除外界干扰,集中精力在产品上。
未来华人运通的主要业务方向将既包括智能汽车,也包括智捷交通系统,而后者将是其区别于其他主机厂的最大特点。这也让人们不免猜测哪个会成为华人运通主要的盈利来源?资金不足时是否会出现用出售智捷交通系统的收入实现“资金回笼”来贴补造车情况的出现?
对与前者丁磊的回答很睿智:“这个纵向横向都有,所谓横向,整个系统的运营当然是会产生一些营收,但是你的车,如果能够和智能交通系统最紧密结合在一起,你的车也会更智能化。”也就是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也并没有直言是否会有偏重。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丁磊的回答可以用斩钉截铁来形容:“我们的资金计划是完全扎实的,没有这样扎实的资金计划我们是不会启动的。我们知道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弄,不会先搞一下,然后就开始融资,做一段,然后再融资,这样的话战略和动作都会走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