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小小身材 大大内在 静态体验「萤火虫」
新出行原创 · 精品文章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各个赛道都可谓是相当的“卷”,拼价格、拼配置,即便是小车市场也不例外。那么在这个时代之下每一款全新的精致小车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答案,就让我们看看「萤火虫」交出的答卷吧!

- 快速回复新出行用户所关注的问题

此前,我们也想新出行「萤火虫」社区的用户征集了一些问题,那么这篇文章我们将针对车辆本身的问题对大家解答,驾驶方面需要等到后续的试驾解禁,敬请期待!

- 座椅通风效果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萤火虫“自在版”内饰(布质)是不具备座椅通风的,仅保留座椅加热功能。而“发光版”内饰(皮质)是带有座椅通风配置的,并且效果很好,是否需要选装还需等待上市公布信息。

- 座椅按摩效果

座椅按摩功能也是“发光板”内饰的专属功能,我个人感觉还是足以缓解乘坐疲劳的,当然实际效果相较于那些 30+ 万元车型还是有些差距的,但在同级中确实是唯一了。

- 车机智能化程度

车机的个性化程度很高,一些动效都是“果味”十足的,但目前对于第三方应用的适配还比较少,但日常使用绝对是足够的。

- 乘坐空间

我个人身高就是 178cm,坐在驾驶位的空间是很不错的,副驾驶也是如此。后排空间方面,前排是我的驾驶坐姿,我个人还能勉强有两拳的腿部空间,坐垫长度也足够不会有小板凳的情况。

此外,后排乘客的脚也可以伸到前排座椅的下方,这一点很重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个人觉得它的后排座椅靠背角度有点太直了,长时间乘坐腰会不舒服。

- 门把手

门把手采用的是单边翘起的隐藏式设计,没有电动纯手动,我个人不太喜欢这样的设计,按下去再拉起来相较于其它形式的门把手多了一个步骤,也容易脏手。

- 发光板皮质质感

皮内饰的质感完全可以无脑冲,我个人感觉是很好的,并且部分配色的发光板采用了拼色设计还是很好看的。当然布质内饰(自在版)的质感也是很好的,但就是无法配备通风以及按摩功能。

- 有无电动物理遮阳帘

没有,采用的是全景天幕的设计,天幕玻璃没有采用深色设计视觉透光率比较高,后续官方应该会推出手动安装的遮阳帘。

- 女性友好设计

我认为整台车都是挺适合女性用户的,精致感是到位的,但单独为了女性用户所打造的设计我个人并未发现,自动泊车以及仿第三人称的全景影像可能比较贴近。

一、外观:独具一格

从发布会到现在,我个人其实已经完全习惯了萤火虫的外观设计,其实在细细品味之后,它所为我们带来的确实不同于其它的同级别车型。

整体车头的设计,方正与圆润的设计元素相互碰撞,拉大的人们的视觉观感,看上去并不像是一台小车。

独特的三环大灯与胶囊式的中网设计相互交融,为简洁的前脸增添了一份设计美学。

日间行车灯只有在挂档行驶时才会点亮,日常驻车则是熄灭的状态。

视频上传成功

转向灯效果

斜向排列的仿“进气口”设计,实际则是封闭的状态,真正的进气口被设计在保险杠下方位置。

萤火虫采用专属高品质后驱小车平台,将四个车轮极致推向车身四角,拥有同级最大的轴长比(65.3%)和前悬/后悬尺寸(680/708mm)。

尺寸方面,萤火虫的长宽高分别为: 4003mm/1781mm/1557mm,轴距为 2615mm。 

轮毂设计有两种样式,分别为多幅设计与低风阻式设计,我个人更加喜欢低风阻的设计,更加符合这台小车的格调。轮胎尺寸方面,萤火虫的轮胎规格为 215/50 R18。

轮胎规格为 215/50 R18

细节方面,辅助驾驶的侧后视摄像头被布置在前侧翼子板位置。

C 柱位置采用了车身同色的倒角设计,配合前侧车顶的熏黑有一种独立悬浮感,车顶后溜的设计也使得整车的侧面造型没那么死板。

门把手为单边翘起的形式,并且为手动的配置。

尾部造型我个人比较喜欢,由于车顶的下溜设计,整车的尾部看起来紧凑度很高,更加显得小巧精致。

尾灯在不点亮的状态下为透明设计,带有一丝透明水晶的质感,细腻程度是很高的。

尾部也采用了与前脸相呼应的胶囊设计,属于锦上添花一笔。

后雨刮器被布置在常规位置,后备箱的开启按键也被集成在了这里。

暗光环境配合尾灯才是最为凸显设计的时候,科技感十足。

此外,其尾灯由 128 颗高性能超红光 LED 灯珠构成,配合双层厚壁的光导设计,发出的红光令人过目不忘,辨识度极高。

视频上传成功

尾部灯光效果

二、内饰:精致体现于内在

此次萤火虫在内饰上做出了差异化的区分,同一种内饰配色将会推出两种不同材质:自在版(布质)/发光板(皮质)。

例如我们此次拍摄的紫色内饰,自在版更加偏向于纯色设计,而发光板则是加入了米色的撞色元素,大家可以按照个人喜好去选择。

自在版
发光板

门板细节上,自在版内饰会在储物槽部分加入撞色设计,而发光板则是在扶手以及储物槽位置做了米色搭配。

门板上自在版为普通的软质材料,扶手则为布质。发光板门板则是采用了超纤绒材质,扶手则为皮质。

自在版
发光板

座椅方面,自在版座椅采用了布质与皮质相结合的设计,仅配备加热功能。发光板座椅采用了皮质与超纤绒材质相结合的设计,可以配备通风、加热、按摩功能。

自在版
发光板

萤火虫的方向盘采用了扁平化的设计,尺寸较小并且手感十分好,功能区按键采用了圆形的四分区实体按键,视觉观感上比较简约。

6 英寸的仪表盘被设计为与方向盘联动的形式,这样我们无论如何调节方向盘,仪表盘都会处在一个最佳的位置。

视频上传成功

方向盘/仪表盘联动

两侧的拨杆在按键上都做了银色的设计,高级感会更强。

车窗控制区域同样也是做了银色的处理,金属色彩的加入确实会显得细节方面更加高级一些。

空调出风口被布置在仪表台的远端位置,并且采用电动调节的配置,省去了在前排单独开孔的步骤,前舱的整体感会更强一些,吹风的面积也更大。

萤火虫前排将中央进行了打通,方便在窄位停车时从另一侧上下车,此外在前排也配备了杯架和手机无线充电面板。

中央扶手箱打开内部有个小的储物空间,并且还可以将扶手整体向上折叠,这样下方还能获得一个额外的储物空间,这个小设计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

视频上传成功

储物箱演示

此外,前排还配备了一个磁吸接口,可以外接不同的官方设备,我们此次拍摄则是配备了一个额外的磁吸杯架。拆卸也是很方便的,磁吸的设计只需轻微用力即可取下。

视频上传成功

磁吸拓展接口演示

后排的配置相对就比较少了,并且没有配备空调出风口。但值得点赞的是后排空间,空间部分会为大家演示。坐垫填充比较到位,长度也足够,但我个人感觉靠背角度有点直。

后排也设计了一个磁吸接口,此次拍摄配备了一个多功能储物架。

车顶位置没有设计拉手,而是给到了一个伸缩式的小挂钩。

内饰部分最后想说的是,萤火虫在车内为我们配备了 256 色的氛围灯,显示效果还是很好的。

三、车机:情绪价值拉满

车机方面,可以看到萤火虫还是下足了功夫了,精致感与情绪价值直接拉满。首先是主页部分,右侧的显示可以随时切换,导航、车模、天气、时钟等等。

视频上传成功

桌面主题切换演示

左侧的小胶囊也可进行滑动切换,分别为导航和音乐。

底部DOCK栏也做了胶囊化的小设计,空调、导航、设置、应用、自动泊车都可在此处进行调节。

下拉菜单也是应用了大量的圆角设计,和整台 UI 的设计风格相匹配,美观度还是很好的,并且下拉菜单界面也支持自定义。

主页颜色,官方也针对不同的内饰颜色做了适配,当然大家也可以单指长按桌面随意进行切换。

此外,官方还为我们带来了场景模式,例如有小憩模式、充电桌面、宠物模式等等,后续也会通过 OTA 增加更多的功能。

设置界面也和车机整体 UI 相结合,可以说视觉效果是很好的,精致感十足。

手势交互方面,目前只适配了左侧与右侧的两指滑动,分别控制空调温度与多媒体音量。

空调界面做了拟物化的设计,出风口直接通过模拟扇叶方向进行调节,看上去十分的 Q ,但出风口并不支持上下调节。

视频上传成功

空调界面操作演示

此外,萤火虫也是少有的在同级别中配备了车载香氛系统的车型,香氛模块与蔚来车型通用。

第三方的应用适配目前还比较少,但官方也表示后续会不断丰富,目前只适配了 QQ 音乐、喜马拉雅、爱奇艺。

语音助手名叫做 LUMO,交互显示类似于乐道,在桌面弹出一个小圆球为用户提供视觉交互。

视频上传成功

语音助手演示

车机表现最佳的动效方面,我们也实际录了一段视频,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视频上传成功

车机过渡动画演示

五、空间:小身材但也很能装

萤火虫的定位虽然是小型车,但其还是相当能“装”的。首先就是其拥有一个跨级别的前备箱,容积达到了 92L,可以轻松放下一个 20寸 的行李箱。

后备箱空间方面, 萤⽕⾍的后备箱容量达到 335L,实际应用上可以放下 5 个 20寸 的行李箱。

车内空间方面,萤火虫此次较为少见的搭载了后排坐垫翻折功能,在坐垫下方还拥有者额外储物空间。

而自在版车型甚至在副驾坐垫下方也拥有储物空间,但相应的代价便是座椅为手动调节的配置。

开启方式前后排都是相同的,坐垫内有个小拉手,一拉便可掀起整个坐垫。

视频上传成功

坐垫下储物空间演示

后排座椅的坐垫还是很舒服的,填充度以及坐垫长度都挺不错。

乘坐空间方面,身高 178cm 的体验者在将座椅调节到一个合适的驾驶坐姿时,此时的头部空间还剩余一拳三指左右。

体验者身高 178cm

在保持前排座椅不动的情况下我们来到后排,可以看到萤火虫的后排腿部空间还剩余约两拳的距离,头部位置还剩余一拳。

体验者身高 178cm

作者结语 ... /

对我而言,在从发布会到实际体验到这台车型,萤火虫确实还是为我带来了惊喜的,精品小车的称号也名副其实。并且可以向大家透露的是它的动态表现确实也超乎预期,后续的动态解密之后再为大家分享。

4 月 19 日,萤火虫也将正式迎来上市,其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最终售价,还请大家期待并持续关注新出行萤火虫社区,我们会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消息。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