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近日,人日评公众号刊载了一篇《从学习追赶者到技术输出者,角色转变何以可能?》这让从事D务工作的笔者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去年人M日报评论公众号提及新能源车企时,华为和鸿蒙智行是常客,但今年3月下旬,小鹏汽车终于上了公众号,这一亮相不仅是对小鹏汽车近年来技术突破和市场表现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恰逢近期何小鹏在人民大会堂参会,小鹏汽车在国家级的盛会上频频露面,其战略和未来发展前景愈发引人关注。下面笔者从这个D的喉舌公众号上,逐字逐句进行分析。

小鹏汽车2025战略亮点
【自研芯片的“狠活”:三年砸上百亿,要做中国版特斯拉?💻】
推文原话“从国产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到混动技术、智能驾驶技术,没有一个个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怎能实现弯道超车、领跑全球?”
何小鹏去年 8 月宣布自研图灵芯片流片成功,40 核心可运行 30B 参数 AI 大模型。我们P7+目前双OrinX的算力只有508tops,单颗图灵芯片算力理论上比英伟达 Thor 的中配版只低一点,在英伟达前不久的发布会上,机智的媒体也发现了,其公布的合作车企中没有小鹏汽车的身影。按照去年暑期小鹏的规划,图灵芯片本来是要上代号F57的车上,也就是我们P7+上。如今我都开上4个月的P7+了,许多媒体推测,图灵将在G7上至少3颗图灵芯片,这样算力才可达到 100% 极致利用。

自研背后是“肉疼”的代价:三年研发投入超百亿,相当于小鹏2024年全年营收的三分之一。任正非曾直言:“芯片才是智能汽车的‘命门’。”华为自研芯片早已不是新闻, 此前蔚来也公布了自研的AI芯片,国内车企和供应商新一轮的造芯大战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无论是自动驾驶芯片还是车机芯片,都在未来新能源企业发展中占据核心战略地位。 它们负责处理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高级功能。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芯片正在朝着更高计算力、更低功耗和更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挑战包括处理日益增长的复杂传感器数据、进行高速实时数据处理、与AI算法迭代的兼容性、高性能与低能耗的平衡,以及严格的安全标准。

小鹏去年直接把芯片团队从深圳迁到上海张江,和华为海思、地平线做起了邻居——这波操作就很明显了。在中国半导体产业中,上海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星座之一,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则是这颗星座中最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国硅谷”,张江不仅汇聚了上海超过一半的半导体产业力量,更是国内外众多芯片巨头的聚集地。
那么在2025年我们是否能看到这个预告了1年的芯片,它究竟能带领小鹏实现什么样的进步呢?是否直接在XNGP6.0版本实现质的飞跃?
而何小鹏宣布要做增程现在还没有展露太多信息,具体表现如何,我们还不好推测,暂且按下不表。
【技术输出背后的“狼性逻辑”:反向合资不是情怀,是生意经💰】
人日评中原话有两句十分重要“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合作研发纯电汽车”,“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驾解决方案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让本土品牌积蓄了更强的竞争力。合资汽车,这个曾被冠以“市场换技术”叙事的老主角,在新能源时代开启了接受“技术反哺”的新篇章。”
2023年7月大众集团以7亿美刀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份。2024年小鹏汽车业务作为核心业务板块,贡献了358.3 亿元,其中服务及其他收入高达50.4亿元,这部分就是得益于与大众的技术合作收入。网友总是夸赞李斌的讨饭能力,却忽视了何小鹏这边有一位持续输血的大佬。

在合作的第一阶段,大众将利用小鹏汽车的G9电动车架构和先进的ADAS辅助驾驶技术,针对中国市场共同打造两款中型电动车。这两款新车预计将于2026年推出,并搭载大众的Logo。此外,双方签订了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为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平台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以进一步提升其电动车产品的竞争力。这一决策不仅关乎大众品牌,也将对奥迪、保时捷和Skoda等品牌产生深远影响。


而海外媒体基于官方预告图,精心制作了大众与小鹏合作的首款SUV渲染图。这款新车因为是基于小鹏G9平台打造的,可以被视为“G9的电动化升级”或“途昂的纯电动版本”,很多媒体推测新车命名可能为ID.8,定位于纯电中大型SUV市场。
数据显示,纯电车系ID.家族的2024年全年销量达到了130,222辆,同比2023年增长23.8%,创下了新的年度销售记录同时蝉联了“合资纯电销冠”。那么大众将拿这个ID.8与什么竞争呢?相信各位看官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同时要注意的是,何小鹏早就布局了欧洲市场,头批右舵X9前不久已经集中装船往全球发运(是哪个小可爱去参加了发布会来的?)。无独有偶, 比亚迪今年2月出口6.7万辆,欧洲市场份额激增37%,而特斯拉同期欧洲销量腰斩45%。小鹏积极加入这场“东方逆袭”,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产业链话语权的重构,更是响应什么级别的号召不用我说了吧。
有官媒为你站台,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作为车主,由衷地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
车主给小鹏汽车2025的呼吁
【用户体验的“攻坚战”:参数再牛,不如把NGP干到真T0梯次🛠️】
尽管技术屌炸天,但车友最关心的还是
1.“近期X9高速车祸暴露的对静态物体的识别修好了吗?”要在什么版本的OS中完成修复有公开表态吗?这一缺陷是否在智驾考试中特别标注清楚?
2.夹手的那起人为事故公关处理到位吗?毕竟,芯片再强,车主缺乏安心感也白搭,作为一名智驾入门司机,对小鹏XNGP的安全感已经做到了基本心中有数。但是安心感,是我们普遍反映缺失的。
3.mona03已经交付过十万台,智驾是否下放,这一波车主的存在能为XNGP贡献多少数据?能不能在降本和车主数据利用方面找到一个结合点?
4.今年的几期智驾比赛,P7+的表现没有进入前三。有应对办法了吗?
5.目前净亏损57.9亿元,同比收窄44%,去年同期净亏损103.8亿元。就官宣设定第二季度要盈利,同时还公开了对何小鹏个人的股权激励办法。是否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在作祟?
【2025战略的“胜负手”:要么成王,要么成仁的AI押注🤖】
小鹏的2025战略看似风光,实则暗藏杀机,今年即将上市的G7是否真能搭载量产图灵芯片?新的E29能否突破“电车无冕之王”SU7的庞大自吸力破局,如何在满配和外观中取得真实突破?3月以来,媒体魔改的E29外观已经发布了许多个版本,反复试探市场反应,是否取得了你们想要的数据?友商全都已经在抢Thor芯片首发,我们小鹏汽车的节奏是否还在掌控之中?这些都是要一一破解的难题,也是展现新能源真头部车企统筹能力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只看到前三个月的榜单就得意忘形。回到早些时候,我们的智驾有几个对手?如今护城河被逐步瓦解,对核心团队的管理能力,对技术人员流失都需要高管拿出有效办法。
【写在最后:中国车企的“技术觉醒”,需要全体车企车主共进退🌍】
去年年底以来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美国芯片持续围堵,都在提醒我们:技术突破从来不是请客吃饭。如果说蔚来说的是“用户企业“,理想玩的是“家庭场景“,那小鹏就要做“AI驱动的面向家庭同时彰显个性的科技公司“既要维持原来何小鹏老实巴交理工男的人设,又不能只做技术GEEK,要向营销大神学习抓住女性用户的心又要真正在技术上站得住脚,既做400公里增程大电池又能将价格下放到20万以内还要能在消费者中建立起长足和响亮的口碑(今天我数码群又有个试驾了7+的男网友的女朋友嚷嚷着要买ET5T),只有用户足够多,销量足够高才能真正实现技术觉醒。
最近的黑帖那么多,友商隐约已经对小鹏开启了围堵模式,只发动微博KOC进行应对效果明显吗?能不能发动全体车主的小指头,让更多路人看到真实车主的体验、数据,比如电耗,比如智驾,比如内饰,比如大空间。要用什么方式讲故事,讲真经历,分享真感受。
个人有个小小请求,啥时候我能实现哨兵自由?哨兵电耗能降低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