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撤销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前言:今天老铁@铁男不太铁 和我聊到了理想L6,一方面提到很喜欢理想产品的一个优势即“出道即配置的拉满,无论在哪个时间段买都不会有落差”,如果要改善换购一定绕不过。另一方面也讨论了下理想最新的“推理可视化AI智能”,希望通过这台车更了解汽车智能化。
于是我结合了这两个维度和他讨论了下“AI推理可视化”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他也首先表达了大部分都会下意识想到的关键词“安全和信心”。 我也提出了一个我认为在表象之下 更为有“内劲与势能”的获得感,就是“成长”。
叠甲:以下思考只是作为一个兴趣者有感而发的意识流,没有实际价值,若有过于naive的论述还请亲喷和欢迎指点
我所认为的“成长”分为两部分 —— “幸福感”和身份认可
一、幸福感的成长 — 物质价值上的“越用越香”
曾经互联网上有一个观点,即“理想汽车的幸福感是买时即巅峰,但后面逐渐下降”,指的无非就是配置的所见即所得,对比的便是其他车可能在智驾和驾控上的优势会让用户越开越满足。(当然这肯定也是他人偷换概念的说法)
虽然说理想在2024年就已经通过“强势的智能座舱交互”和“端到端智驾能力提升”证明了自己也具备了这种能力,而且很标志性。但“AI推理的可视化”会带来更明显的“越用越新”体验,因为每一次的交互和回答都可以“千奇百怪”,并且结合理想的跨软件平台打通能力(例如小红书、美团等第三方APP),以及理想同学大模型的自学习、深度思考能力会持续体现更“聪明、更懂你”的体验。
2)身份认同的成长 — 精神价值上的“角色养成”
简单地说即是“一种和汽车智能、AI智能一起成长”的体验感,并伴随着熟练度、举一反三给形成对“智能电动车用户”的个人定义,并形成身份认可。这种身份认可塑造力我认为和特斯拉刚出来通过产品、产业、配套、服务对“电动车用户身份认同”的塑造异曲同工。
这个观点源于最近在使用“Deepseek”上偶发联想到的。可能是国外的大模型用得不多,在使用Deepseek解答时最有意趣的,是看它逻辑缜密且极具人性的“推理链”带来的茅塞顿开的感觉。
虽然有点夸大自己的学习能力哈哈哈哈,但至少能看得到它是怎么思考、推演和修正循环的过程,这其实也是对“智驾安全”提出一个新定义。相比于直接把答案塞给你,然后直接(体验)和间接(传播)上告诉你这是安全的“安全智驾”,可视化推理把安全进一步“可视化”,更进一步地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我们总说“恐惧源于未知”,比起反逼用户主动变专业,推理可视化等于是帮助用户变专业,最终与品牌的“用户导向”价值观相映成趣。
结语:再回归到第一点结合,其实AI可视化推理将“学习能力”同样给到了用户,并通过熟练度持续养成一个“懂智驾AI的智能电动车车主”,从而反哺“幸福感的延续”。在AI上车时代,让用户通过一台车认识一个智能时代、跟上一个智能时代、享受一个智能时代,我觉得这种文化基底或许最终能形成,同“智能手机+4/5G”阶段对科技普惠一样的价值。
贺总此前说过“智驾在未来的汽车里,不再是一个配置,而是一个产品类别了”。而我想在此补充一句“能够和用户一起成长的智能车,将是智能车类别的下一个分水岭。” 除了理想,我也期待也更多跻身AI智能领域的车企品牌和产业链也能给出很漂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