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撤销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一月的第二周销量公布后,我确信自己没有看错,是的,蔚来销量跌出榜单了。我是有些惊讶的,叠加前阵子蔚来的 banyan3.1 更新,不少车主在社区的留言,注定会有不少的舆论攻击。
说说智驾吧,前面笔记里讲过 3.0 带给我的体验。属于键盘值很低,实际体验有明显改善的更新,倒不是说更新了以后有多厉害,而是我感受到了改变,甚至可以说是我之前的几个痛点。
2024 年,国内流行起了端到端的概念,是的,别家发布会上激动人心的演示,再加上试驾体验,做朋友的车,的确在 2024 年在智驾能力上蔚来落后了。
但实际上,在拥堵的城区路段,上下班高峰期,智驾仍然不如自己开,不论哪个车(我去年没有体验过鸿蒙智行的车,但是理想和小鹏都体验了)。在道路比较畅通的情况下,的确理想小鹏在某些道路的决策会更加符合人的驾驶直觉。
当然,我是不会评价鸿蒙系的车,我没有长时间体验过相关的车,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当然,评论区如果想和我讨论鸿蒙系的车型,友好的讨论我欣然接受,拉踩的就算了,我会拉黑。
实际上,高速智驾目前各家体验上大差不差,城区体验还没到质变的阶段。所以端到端目前在城区道路的使用上并不能解放我的精力。
我不是要为蔚来辩解,前面也说了,可感知的是蔚来落后了,但是这种落后的程度对我的实际体验并没有造成影响。
我看到一些评论,经常来一句魏忠贤,我就知道,这类人根本不关心几碗粉,没必要浪费精力在这种对线上。
我现在经常在小红书上看到的是,正常讲蔚来的,没什么人看,骂蔚来的,倒是流量密码。 我最近的确在推荐一些人买车,我倒不是说就买蔚来,在我看来,理想的车也不错,(小鹏我也推荐,但大多接受不了品牌名),我就说,小鹏不买没事,但一定要去体验一下 P7+ ,心里好有个参照。至于理想,我发现都不怎么需要我去推荐,因为理想很火,而且很多优点在你看到车的时候就能够被感知,我觉得这一点蔚来是要学习的。以至于我推荐朋友买车,都是在解释,蔚来为什么换电,换电什么好处;未来的内饰设计,外观;蔚来的服务 ……
天呐,我觉得蔚来的解释成本真的很高,最重要的还要看朋友是不是接受或者认可这些背后的逻辑,还要衡量是否愿意为这些多出来的成本买单。
以至于,我估计我朋友都觉得我在强推蔚来。
实际上,我在买车之初,是压根没考虑过蔚来的,我当时对理想喜欢的不得了,几乎都下定了,以至于现在身边还有不少人以为我买的是理想。
为什么是蔚来呢?第一次试驾蔚来结束后,我和 fl 在吐槽:你们蔚来啊,这些硬件成本都要用户来买单,激光雷达, 4 颗 orinx ,不如换成真皮和按摩,还有什么牛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结果出了个乐道,基本把我吐槽的都改了。
如果,乐道早一年多发布,我还会买蔚来嘛?
如果是我买车前,我估计会选乐道;但在我使用了蔚来一段时间后,我觉得我还是会买蔚来。
其实当时选了蔚来,很简单,家庭决策,简洁的内饰和外观。如果还有一点,那可能是开起来没那么晃得底盘。
所以真买了车的原因,倒也没那么多包含键盘值的东西。
底盘我觉得 es6 不如智己和腾势,座椅舒适度比不了理想,特别是头枕。但这些都没有成为最后的决定因素,因为在体验了那么一众新能源车后,我有了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选择自己认可的品牌,喜欢的就好。
不过,我真想吐槽蔚来的一点就是,能不能别再有这种为了月底冲销量推出什么宝藏车的操作了。
推荐朋友买车,就怕坑了朋友。所以我现在都说,别急,等等月底,蔚来会冲销量的,那时候有很多宝藏车。
这还是我印象中那个有着长期主义思想的蔚来嘛?
宝藏车的出现,又对我们这些老车主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是的,价格的确是买车重要因素,但是蔚来主要的目标用户,是追求更稳定透明的价格,还是经常月底冲销量放出宝藏车导致价格浮动获取优惠的。后者是人的劣根,永远不要挑战人的劣根,如果我能以最大优惠买到宝藏车,我也不会傻乎乎的选择正常优惠买。
但是,这是有损长期的事情,在我看来,实在是不可行的。
蔚来这两天被骂,有不少是车主,我觉得蔚来最近发布的 banyan3.1 确实低于了他们的预期,骂骂也挺好。但更多的还是那些看热闹的,引流的,引战的,才不管几碗粉。
看着这副场景,总是百感交集。事已至此,我能做的还有什么呢。
今天在微博看到一句话,就用做结尾吧:
是的,我选择相信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