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精华
管理
【你说试不试】就是玩儿……iCAR V23玩得起吗?
文章

【你说试不试】就是玩儿……iCAR V23玩得起吗?

【灵魂拷问】你愿为颜值买单吗?你会为颜值买单吗?你能为颜值买单吗?

【先说结论】iCAR V23很可能就是目前全市场最高颜值的个性小车,不仅颜值高,甚至实用性还很强。考虑到9.98万-13.98万元的正式售价iCAR V23妥妥就是“青春”的代名词,够张扬、够自我、够多能、够花样,够精致,还够得着,年轻人的第一辆够逼格的方盒子SUV,目前非iCAR V23莫属……连我这年过半百的新能源老白鼠都对这够新鲜的大玩具有点心动了,“BORN TO PLAY”,天生会玩,iCAR V23就是玩儿,真会玩。


【颜值是生产力】

论颜值,相信没有几个人能抵抗iCAR V23的吸引吧……帅得高级、一眼有料,或许就是对iCAR V23难以名状的第一印象。把iCAR V23开上路,那回头率秒杀BBA,绝对满足小小虚荣心了。虽然审美很主观,但美其实很客观,iCAR V23脱胎于iCAR 03,但明显设计师导向,致敬212的初心和重新的设计,让iCAR V23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更加复古又更加现代,更加硬派又更加时尚,甚至有几分“奔驰小G”的味道。

反正无论会买不买,但凡看到的人都觉得iCAR V23很特别,是特别吸睛的那种“特别”,是特别“显贵”的那种特别,嗯,就是特别、特别、特别好看,哈哈。尤其若在完全不知道价格的情况下,路人会对开iCAR V23的那个人高看一眼,身份不好揣测……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停车场保安最高情商,最懂以车识人,嘿嘿。

数据上看,iCAR V23属于小车,4220mm*1915mm*1845mm的三维,没错, 车长就只有4米2,跟smart大聪明几乎一样。但iCAR V23车宽竟有1915mm,车高有1845mm,轴距达到了2735mm……你可以说iCAR V23短,但实际体量感不仅绝对不小,气势上甚至会有点“高大”的感觉。

说到气势,就不得不提到iCAR V23(高配)上21英寸的大轮圈,还有265/45/R21的轮胎,如此夸张的轮圈及轮胎尺寸,一般都是用在中大型甚至全尺寸SUV上的,如今“浓缩”在4米2车长的iCAR V23身上,搭配宽体的轮拱,再配上硬派的金属侧踏板,这效果可想而知,绝对可以算是“肌肉派”……

有个很有意思的点,一般车最宽的地方就是外后视镜,而iCAR V23最款的地方不仅是外后视镜边缘,同时也是轮拱边缘、同时也是侧踏板边缘,是的,你猜对了,这三处是等宽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折叠后视镜对于iCAR V23来说,有点“多此一举”了,嘿嘿。)

说到这里,你可以脑补一下iCAR V23的真实体量感了,千万别被数据和照片骗了哈。

不仅气场强大,iCAR V23还有各种选装的吸睛装备,带照明排灯的车顶行李架,车侧小爬梯,车前探照灯、越野AT胎……车身各种饰板都能个性选装,甚至连车头的车灯面板都能整个定制选装。记得2024广州车展iCAR V23的展台上,各种颜色、各种风格、各种选装的iCAR V23纷纷亮相,风格迥异,确实是彰显个性的最佳选择。


【空间是说服力】

忘记数据吧,有了体量感的保证,你可以对iCAR V23的空间表现有所期待……没错,即便是四人出行,iCAR V23也能足够胜任。空间,是iCAR V23除了颜值之外的,第二项“必杀技”。把前排做大做宽敞,对于小车来说,并非难事,记得当年smart FOR TWO的广告,科比都能顺利装下。但小车要同时把前排、后排、尾箱都做大做宽敞,那就是“技术活”了。

或许得益于iCAR V23“四座”的理念,前后排四人每个人都能在iCAR V23上获得一张舒适的大沙发,真的,字面意义上的,毫不夸张……一看造型和质感就觉得舒服,体感完全符合预期,无论看着还是坐着,无论膝部还是头部,无论大腿还是屁股,都令人满意。

座椅不仅皮质出色,而且头枕下方的椅面上还有“iCAR”的专属logo,精致感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不仅如此,全车四个座椅的头枕都采用了非常宽大的造型,尤其后排头枕采用扁长的矩形,与众不同,更显宽大。后排膝部距离前排椅背能有两拳以上距离,加上方盒子造型带来的巨大头部空间,即便没有天窗,依旧感觉敞亮。

横向空间嘛,想想超过1米9的车宽,就心中有数了。后排本就是两张大沙发的效果,除了椅背角度直立无法调节,为了独立造型需要取消了中央扶手有点遗憾,但就乘坐感而言,坐进“独立”空间里的感觉还是有点惊喜的,在“小车”领域算是独一份儿。至于5人出行的场景嘛,后排中间亲测可以坐人,而且左右横向够空间,不难受。只不过,中间坐垫有点向上隆起,有点坐在一个球体上的“奇妙”感觉。anyway,iCAR V23是合规的5座车,虽然4人是最佳场景,但放心,5人出行也不会被交警蜀黍拦下处罚的(缤果车主秒懂)。

回到前排,得益于横平竖直的贯通设计,坐在iCAR V23的驾驶座,丝毫没有开小车的感觉……相反,由于SUV设定,离地间隙210mm,iCAR V23的驾驶坐姿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强大气场,车头棱角一览无余,跟奔驰大G或者揽胜上如出一辙,用国外专业媒体的术语说,就是“commander(指挥官)”坐姿。

iCAR V23把车窗控制按键全部放在窗沿上方,那就是标准的路虎/揽胜FEEL了,不愧是奇瑞出品,嘿嘿……唯一问题在于,虽然位置设计几乎相同,但由于iCAR V23窗线太高,因此你只能把胳膊“架”到窗沿上才能调节窗户/后视镜,远没有路虎/揽胜上的那份从容。好在iCAR V23还贴心的在门板上设计了第二层“平台”,虽然没有挖出实用的手机槽或储物槽(跟smart大聪明一样),但安放手肘完全符合人体工学,恰好舒适。

前排贯通式设计除了视觉更加宽敞之外,还有一个实用性上的优势,就是特殊情况下,你可以(较)方便的从主驾位移动到副驾位上下车。停车难的场景里,这种贯通设计优势明显。

尾箱空间是iCAR V23在“小车”领域的另外一个绝对优势……四座状态下,受限于物理规律,iCAR V23的尾箱空间只能说中规中矩,但如果你打开盖板,那么下层的深坑依旧带来惊喜隐藏空间。虽然不像五菱缤果那么直观(需要开盖),但得益于方盒子造型,垂向空间还是很给力的。

一旦放倒后排座椅,iCAR V23的强项就展现出来了……首先是后排座椅椅垫可以向前翻折,相当于本田飞度的模式,翻折后,后排就形成了可利用最大垂直高度的载物空间,肉眼观测,可以轻松放置高度1.2m左右的植物盆栽了。其次,再将二排座椅椅背向前放倒,就可以与后备箱贯通,形成完全纯平的“巨型货仓”,或者是“露营睡房”。

没错,纯平、纯平、纯平,在如今的新能源市场,既能满足后排座椅厚实舒适,又能实现纯平放倒的车型,实在并不多见。iCAR V23这个方盒子造型之下,放倒二排后所形成的空间,让V23获得了4.2米级SUV“小车”中最强的装载能力(恐怕没有之一)。对了,iCAR V23还有外挂小书包,意味着在尾门门板上,还能有储物空间。

如果考虑到车顶还能添加原厂行李架,那么对于iCAR V23来说,拓展性和灵活性更成为了重要卖点。以小车身博大空间,iCAR V23真做到了。


【质感是吸引力】

在iCAR V23车里,你会感受到一种因设计而生的精致感……

首先是15寸的中控大屏,在同样4.2米级的各路车型里,可算是“最大”了……内置8155芯片,功能性和流畅性都挺是主流表现。UI界面显然是精心设计的,尤其是驾驶模式选项、车辆数据显示的界面,相当独特,增色不少。

中控屏下方的空调出风口及多功能实体按键控制区整体感非常强,各种按键及旋钮的机械质感也很到位,是一种复古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既直觉简单,又功能丰富,还有着鲜明的设计感。

方向盘粗壮精干,握感硬朗,设计简约,只有左右各一个滚轮式多功能按键,视觉上清爽干净。前方并没有仪表屏,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硬朗粗犷的饰板,带有强烈的纹理,还有细节彩蛋。饰板从中控大屏身后贯穿到右侧,在副驾右前方还点缀了一块金属铭牌,写着“BORN TO PLAY”,算是点睛之笔。

前后四座的前上方,都有安排硬质拉手,不仅凸显越野硬派味道,而且对于210mm的离地间隙来说,也提升了上车的便利性。

前排座椅宽大舒适,而且还提供了更大的侧翼支撑,不仅在视觉上提升了运动感,在实际驾驶中也真实具备侧向支持的功能。虽然车身高,但iCAR V23(四驱版)真的可以有“驾驶乐趣”。

你或许没想到,前排座椅下面,还有两个抽屉,完美隐藏,而且容积还都不小,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曾经辉煌的德系巧思。

中央扶手区是开放式双层设计,上层是带NFC功能的手机“斗”,跟五菱缤果SUV上的非常类似,虽然没有无线充电功能,但扶手箱内有安排有线充电接口,可以直接带线边充边用,手机随手“丢”入即可,非常直觉,完全可以盲操。

下层是开放式储物槽,通过两块隔板可以区分成三个大小随心的储物格,也可以说是杯架。整个储物槽的内层可以全部手动卸下,移动使用。

虽然取消了副驾手套箱,但iCAR V23还是类似五菱系一样,保留了一个隐藏式的伸缩挂钩,可以悬挂提包或袋子,对开放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包括中控台上方(大屏背后)、内顶中央、后侧D柱两侧,以及前排椅背后面等等,车内许多位置,都精心设计安排了硬派风格的螺丝孔位式及插槽式拓展位,可以通过螺丝接口后插槽挂钩,安装各种配件,增加可玩性……看来iCAR V23的各种配件销售有望成为一门生意,甚至生态。

总之,iCAR V23的内饰设计颇有出彩之处,用料也对得起售价,能算是一款有品质感的精致小车。


【底盘是硬实力】

真没想到,试驾iCAR V23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竟然是底盘表现……可能是因为之前没有试驾过iCAR 03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基于10万的价格本没报期望,结果一开上手,竟是出乎意料的满意。感受是基于我此次试驾的155KW总功率的四驱版车型而言。

首先属于硬朗风格……是硬朗,不是硬,是一种很有韧劲的支撑感。说人话,就是很钢炮,但不难受。面对减速带时,颇有底气,可以快速通过。虽然坐姿极高,但侧倾很小。由于四轮四角的“卡丁车”状态,转向相当直接,加上底盘高、轮圈大、功率够,会有一种“所向披靡”的“幻觉”。开起来竟然会有一种热血感,在市区变道超车轻松自如,很容易找到人车合一的感觉,产生随心所欲的冲动。60过弯信心十足,支撑很够,侧倾很小,虽然重心的动态横向摆动明显,但由于座椅的侧向支撑到位,竟然很享受这种“飘”出去的快感。虽然不建议“飙”,但驾驶乐趣是能在iCAR V23身上找到的。

对了,重大优势是应对马路牙子,真实轻松拿捏,随心上下。加上短小精干的车身,插空停车成为可能,基本不去野,也能让iCAR V23在城市使用中获得了一个独特卖点。

iCAR V23的底盘表现是超预期的,以11-15万售价衡量,远超五菱缤果、宝骏悦也PLUS之类“小车”,跟smart大聪明一样,无论造型如何,是否玩具属性,单就底盘论都已算是“正经车”的范畴了。

其次,NVH有惊喜……在城市道路行驶,快速路车速80时,车内NVH表现相当满意,姿态稳定、乘坐舒适、噪音很小,大新车里几乎没有任何异味。这样的表现,妥妥越级了。

很遗憾,短暂试驾,没机会真实体验越野场景,也没时间在高速上体验NVH,希望下回再找机会试试。相信iCAR V23的主要用途还是城市通勤,401km和501km的续航里程,也应能兼顾一些短途自驾旅行。


【智驾啥水平】

若按智驾的定义准确的说,iCAR V23并无智驾,试驾的四驱顶配版配备了L2辅助驾驶能力,可以实现ACC和LCC的功能,并支持打灯变道。从实际体验角度评价,除了策略以安全为主,如跟车距离偏保守之外,表现相当称职,跟车体感适宜,车道保持稳定,属于人车共驾的“和谐”搭配。

大曲率弯道它会留给你直接搞定,怕旁边加塞儿你就踩一脚加速,反正只要你不踩刹车,不上拨拨杆,无论你手工转动方向盘,或踩下电门,iCAR V23都不会退出辅助驾驶;但当你放开方向,松开加速踏板的那一刻,它又会自动接管起来,绝不掉链子,把“辅助”二字发挥到了最大价值。

iCAR V23车身短、坐姿高、视野好。重点提一个,iCAR V23竟然提供了循迹倒车功能,算是同级“独门秘技”了,意外惊喜。

如果放下“智驾”的执念,无论从价格或客群看,iCAR V23的辅助驾驶能力在同级竞品中算是上乘水准。对了,iCAR V23的车机导航用的是腾讯地图,对于高德用户来说,有些小遗憾。


【遗憾是取舍】

iCAR V23的起售价格是9.98-13.98万,相较于市场中的同级竞品,V23的核心配置还是很厚道的……60度(59.93kWH的磷酸铁锂)和82度(81.76kWH的三元锂)电池,后驱100kW和四驱155kW(55+100)的电机功率,前麦佛逊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挂,两驱255/55/R19和四驱265/45/R21的“超大"轮胎,15.4英寸2.5K分辨率的中控屏幕,还标配热泵空调……DDDD,这些核心配置充分说明了iCAR V23在10万级市场的价值所在。

其次,全系没有后排空调出风口。虽然iCAR V23的定位是青春玩乐属性,但毕竟空间有优势,未必就总是单人用车场景。最近天冷了,可以测试下后排升温速度。

第三,遮阳板的化妆镜不带灯,一下子拉低的档次。或许厂家觉得iCAR V23的主要客群应该以直男为主,但副驾可是给女票准备的,没有补光灯可能会被差评的。

第四,iCAR V23没有广播,(当然小鹏MONA M03、小鹏P7+也都没有),只有网络电台……请先别着急杠,在没网络的时候(地方)体验过之后,再来找我杠哈……在此,本意并非要说广播是刚需,而是说这个成本极低的实用配置,何苦要缺失呢?

第五,虽然我试驾的四驱顶配版iCAR V23配备了360全景影像,不仅支持语音操作,支持屏幕DOCK栏固定按钮,甚至还可以把中控下方的实体按键区的“五星”自定义按键设置成360一键触发。以iCAR V23的产品定义看,两驱版的用户大概率也跟四驱版车主一样会去“野”外(准确的说郊外),在那些场景下,360影像还是非常重要,甚至必要的配置。


【意外发现BUG】

在试驾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小BUG……完全理解,因为是测试车,上市前发现BUG反而是好事儿,有助于厂家及时解决。

视频上传成功

比如,在导航过程中,通过语音指令是无法结束(退出)导航的,试过各种的语音命令,虽然车机系统已经成功识别了指令,但就是无法成功退出,试驾车只有一种退出导航的方式,就是只能在车机屏幕上用手动操作……和官方沟通以后,官方说已经OTA升级解决了,下次可以再试试量产车还有没有这个问题。

又比如,集成了NFC功能的手机槽,当你上车后把手机放入的时候,会自动激活手机的NFC功能,这本身是完全正确且正常的逻辑设定。(几乎所有支持NFC钥匙智能电动车都如此)但,问题来了,在车辆启动后,行驶过程中,每次你取放手机时,都会再次激活手机NFC,那就明显是个BUG了。于是手机被反复激活,反复亮屏,无休无止……在我试过的其他所有智能电动车中,只有iCAR V23的这辆试驾车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找官方反馈之后,官方也表示,这是目前试驾车的nfc逻辑正在调试中,后续也会进行调整。

还比如,布局在门板上沿端头的车窗升降控制按钮,车窗升降的操作,因为是单档的操作,之前车窗如果是三档升降的得再熟悉下灵敏度,有概率无法触发自动升降……


【想买vs要买】

40小时的试驾,正巧遭遇风雨降温,虽然没有机会跑高速、轻越野,但最“日常”的城市用车场景(包括天气),基本都体验到了,对iCAR V23有了一个生活初印象。

作为一个从iCAR V23还没出生(概念阶段)就持续关注的盲订“准车主”,我觉得iCAR V23竟有那么点“黑神话悟空”的感觉,充满灵性、石破天惊,但又野性不羁、尚未皈依,只待唐僧、方得始终……说人话,iCAR V23车如其心,就是玩儿。

单是颜值就倾倒众生,喜欢的必为之疯狂,接纳一切缺点……毕竟这份尺寸+外观+品位,当下市场独一份。以9.98万-13.98万级的售价而言,最适合“骚年”朋友,彰显个性和品位。至于是否真硬派,似乎完全并不重要,毕竟心野远胜“真野”,郊外何必野外。可以预见iCAR V23大概率会远胜自家iCAR 03的销量,精品方盒子,凹出造型才是真谛,连我这老头看着都心生冲动,更何况年轻车友呢?

一见钟情,然后发现空间、内饰、座椅、尾箱、屏幕都不断上分,更发现底盘还有惊喜,连L2都有那么点“附加赠送”的暗爽了……喜欢就像谈恋爱,想买,就是为心情买单。

静下心来,却发现创始产品总带有浓浓的“初代”特征,iCAR V23这里那里总还有些不完美,有些是遗憾,有些是门槛……于我个人而言,宁愿iCAR V23能有一个ULTRA版,把流媒体后视镜加上、把电动折叠后视镜搞定、把前排座椅通风按摩补齐、把双区空调和后排出风口安排、把窗户开关按键换成金属、再把仪表屏安上,哪怕真卖15万,也很值得?毕竟,真爱就是过日子,用车,就是为长久舒畅。


【郑重声明】   本文,绝非软文! 网络环境需要大家齐心维护,希望每一个真实的声音,都能被善待,谢谢。

iCAR V23究竟会是谁的竞品?会是smart大聪明吗?会是MINI aceman吗?会是领克Z20吗?……嗯,会不会恰好是MONA M03呢?iCAR V23能否爆款,或许就取决于颜值的长板,够不够足以抵消配置的短板吧?

借用呆总的美图,抒发一下对iCAR V23的矛盾心情吧……

(作为国产新能源老白鼠,仅仅分享个人感受,从未恰饭,也无意黑任何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非喜勿喷,请高抬贵手,在此先谢过啦……)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