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老汤哥讲技术##跟着老汤哥学造车# 周末来说一说为啥 MEGA没有电吸门吧,好久没写小作文了 MEGA没有电吸门应该是用户们最遗憾的一点了, 虽然用惯了没啥问题,但是如果是从L9升级上来,会不大习惯,像我这种同时开L9 和MEG A的人、就更不喜欢了… 在最初设计MEGA的时候,其实是有电吸门配置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我们发现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为MEGA是一台MPV,需要尽可能大的内部空间,所有车头非常短,和 L9 相比,车头短了 10多厘米, 这样 吸能空间少了10多厘米…. 然后, MEGA 因为大电池,虽然已经用了非常多的铝,车身铝的占比没记错差不多47%,底盘也都干成了铝,我之前说过一个观点,用铝的第一驱动力就是减重,所以大家会发现,纯电车用铝会特别多…. 在用铝量特别大的情况下,MEGA依旧比L9 重300kg左右… 这样问题就来了 , 我们需要MEGA在中保研碰撞一定是最安全的G+ 成绩,因为MEGA是为家庭打造的. 但 大家知道:碰撞能量是 和重量成正比的, 重量又大了300公斤,吸能空间又少了10厘米 原来的像L9 一样 靠A柱和门槛 的两条碰撞受力路径就不够了,我们没有办法在只有2条碰撞传力路径的情况下让MEGA获得和L9 一样的最安全碰撞结果… 坦诚的说, 当时我们面临一个选择, 是选择 小偏置碰撞的时候做到零缺陷的 G+, 也就是不允许门框变形,牺牲电吸门,在门里面加一根 SOB梁, 还是选择 电吸门这个配置,接受碰撞安全降级到G 而不是G+, 安全降级到G的话门框可能变形,而门框变形很有可能导致门无法正常打开… 研究能不能电吸门和G+ 兼得花了很长时间,但发现当时的技术无法共存后,最终的共识的选择没有花太多时间. 大家很快就共识选择了“安全” 理想汽车做产品的时候,有一个判断原则: “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精致” 它们四者是有顺序的,如果有冲突的 舒适和便捷需要为 安全 让步的… 电吸门这次就是典型的, “便捷”为“安全” 让步.. 电吸门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配置,但G+ 的碰撞是一家人的安全的底线.. 那为什么 电吸门和 门里面的SOB梁不能共存呢,其实原因也比较简单,之前行业内所有的电吸门都没有考虑过门里面有SOB 梁, 有了SOB梁 电吸门的锁布置不下了, (我不知道MEGA是不是第一个在门里面用一根SOB梁的车型) 以上就是MEGA没有电吸门的原因….. 坦诚的说,MEGA没有电吸门,虽然有点遗憾,但我倒是不后悔。 不后悔是因为当时是保了碰撞安全,保了MEGA最高等级碰撞结果, 遗憾的是,的确没有电吸门,用起来有些遗憾… 所以,如果在2023这个时间点, 再选一次,我觉得我们依旧会做同样的选择…. 盔甲穿上, 以上为我个人观点,如果你和我有不同意见、以你的观点为准… 图一是 中保研的碰撞评价规则图,大家可以看到上铰链处是“测试点”,需要碰撞后测试变形量 图二是 MEGA和 L9 的传力图 图三: MEGA 中保研主驾,副驾双侧小偏置碰撞后门框变形图…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