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看了下36氪的访谈,这应该是最后一篇关于蔚来的专访。最近一个比较深刻的总结是蔚来今年要卖更多的车,要落地好降本增效,解决两个前提今年的难关会更平稳的渡过。 最近蔚来的“负面”情绪高涨了许多,但实际看李斌最近的几次专访也看到了自己的本质问题,最后讲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降本增效的反应速度相比卖车会慢一些。卖车是现在最快收益的方法,而卖更多的车就反应在产品数量、售价和毛利率上。 ★那蔚来今年会怎么卖车? 今年蔚来有 5566 的改款,加上 7 系,重心无疑是乐道 L90+L80,还有改款 L60,加上下个月上市的萤火虫,今年一共有 9 款新车,目标是实现 40 万辆。 L80 也明确会赶在第四季度就交付,而且强调乐道会采用蓄水的交付策略,提前预备产能和库存。 现在核心组合还是在 L60+L90 两款车型 ,L90 大概有半年的交付周期积累,四季度大五座 L80 承接。萤火虫交付周期会更长,会超过半年交付周期。 李斌提到乐道毛利率大概是 15%,萤火虫不打算赚很多的钱,李斌觉得有合理的毛利率就可以。蔚来整体目标要达到 20%。 所以从现在售价看,蔚来品牌的定价应该还是不会太低,5566 的改款之前预热还会涨一点价,确保高毛利率。萤火虫前期开发成本以及安全结构成本本来就很高,最后的价格可能可以下探,但应该也是下探不了太高。 反应在乐道上,就是 L90 要多卖。 这次看 L90 和 L80 产品力看做了充分准备,大前备厢、大内部空间、低能耗、900V平台。从现在看 L90 作为今年大六座主力,最后的定价应该会和今年主流的高端六座车型做了价格错位,获得更高的产品竞争力。 ★降本增效反应的周期长,反应在 3-4 季度之间 降本增效的周期相对较长,比较直观的反应要到四季度,李斌给出的目标是 20% 。 比如蔚来一颗芯片相比四颗Orin的价格成本是减了 1 万,100 万台就是100亿,50 万台是 50 亿。但平台化降本的前提还是和销量挂钩。 另一支线是蔚来内部推进的 CBU 经营,就是让每笔账都有它的用途,没有模糊的账,这其实更像一个管理方式,目的是增效。 目标是四季度毛利达到 20%。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