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在 2025 年开车平稳,不一定需要老司机带路 在我爸爸年过半百的人生当中,从轿车、SUV、MPV 甚至货车都长期开过,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记得他开车跑熟悉线路的时候,偶尔会提及「这条路他走了无数次,哪个地方有坑,哪里有沙井盖他都一清二楚,所以能够开得平稳」 上述老司机给出的结论,是要基于「熟悉线路」的前提。然而世界上大多数线路,对于我们来讲都是陌生的地方,那怎么样调整速度,控制车身姿态,才能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 说起这里,很多人都会想到奔驰的魔术车身系统,以及目前很多配备高阶智驾车型通过摄像头与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的道路预瞄功能。这些技术,本质上都依赖实时的传感器预瞄 然而参考人类用视觉开车的习惯,即使是老司机偶尔也会出现漏看的情况,导致以较高的速度通过颠簸路段。同样,预瞄功能也会跟人眼一样出现类似的漏检情况 如果车辆能够通过不断更新的云端数据,提前知道前方路口的颠簸状况,就可以实现更快、更精准的悬架调节功能。举个例子,这相当于有熟路的人跟你说,直行200米后有个坑,然后左转50米后有个凹陷的沙井盖。这意味着,你没有看到路况,就已经知道路况怎么样 在我印象当中,根据先后推出相关功能的顺序,目前有蔚来与小鹏两个厂商给出答案,它们分别叫「4D全域舒适领航」与「小鹏 AI 底盘」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其实蔚来推出这个功能,走了不少弯路也踩过坑,当时算是行业的无人区 早期这个功能,并不是叫「4D 舒适领航」,早在 2021 年 1 月的 ET7 发布会上面,蔚来首次公布一个名为「4D 智能车身控制」的功能。从此,蔚来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但含泪也要填完 根据蔚来整车应用软件负责人肖柏宏透露,在最开始的时候,蔚来曾试图通过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去实现路面感知,但在实际操作中受限于光线、天气等因素,这个方案的识别清晰度达不到设计需求,这也促使蔚来需要去做出技术层面的突破和迭代——除了感知硬件信息,还纳入了底盘传感器信息 然而在 3 年后的 2024 年 1 月 26 日,蔚来在 Banyan 2.4.0 系统上面正式把这个功能推送,并更名为「4D 舒适领航」,在 8 月份更名为「4D 全域舒适领航」,后者无需开启导航即可激活,并且没有空气悬架的 ES6 与 EC6 也支持。根据蔚来在 NIO Radio 上面透露的信息,没有 CDC 与空悬的 ET5 与 ET5T,可能在之后的 OTA 里面展示颠簸图层给车主,车主可以提前知道周边的路况,合理控制车速 我翻了一下数据,在 2024 年 4 月份,蔚来在全国识别颠簸点数累计超过 8700 万个,而在 5 月份,累计超过 1 亿个,8 月份累计超过 1.5 亿个。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4D 全域舒适领航累计识别颠簸事件次数超 4.8 亿次,覆盖 99.7% 全国县市区域,超过 22 万的车主享受到云端颠簸图层带来的舒适驾乘体验 2024 年 10 月 24 日,小鹏在 AI 智驾技术分享会当中展示了「小鹏 AI 底盘」。它可以根据大数据路况图层,进行毫秒级的调整,而这个技术,小鹏 X9 在 5.4.0 系统当中已经可以实现,但目前暂未公布颠簸图层的数据 虽然小鹏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从蔚来的经验来看,数据随着车队规模与时间的推移,会呈现指数式增长 况且,从目前外界的可靠信源来看,蔚来与小鹏在 2025 年都是新车产品大年。这两家车企的高阶车型,在底盘驾乘体验上面,会通过数据逐渐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最后编辑于 · 2025-02-08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