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小鹏最近依靠mona03和p7+支棱起来了,至于原因,除了何小鹏和小鹏这家企业的自身成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部购车人群发生了变化,就是在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0%以后,主流的汽车消费人群中产阶级(买10万到25万车的人群)开始接受新能源车,而小鹏的纯电车以高性价比,长续航,配置高以及强智驾最符合这个人群的需求,明年的增程产品如果保持高性价比将会为小鹏的销量再添一把火。何小鹏终于等到风来了,前年的p5和g3属于生不逢时,太早了,一方面是那个时候这个价格段的主流人群还是想买丰田大众的油车,只有少数尝鲜的人群才会接受纯电车,另一方面是那个时候新能源技术没有一家车企可以在十几万价位和二十万的价位造出没有短板的纯电车。 前些年,新能源渗透率在5%以及30%的时候,那个时候接受电车的主要人群,都是富裕的尝鲜人群,是买家里的第n台车,他们是从bba的车主转换到新能源车,需要品牌调性,需要精致和豪华感。这个人群,蔚来和理想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小鹏不擅长做高端和豪华,所以小鹏在那个时候g9会失败。 像是大众和丰田都靠十几万二十几万的车成为世界巨头,小鹏完全可以靠十万到二十万这个价位的高销量活的很滋润,低毛利,依靠高销量的规模效应,也可以做到盈利,也可以成为巨头。 理想最大的问题是造不造二十万以下的车,如果不造二十五万以下的车,后面小鹏和零跑等车厂的销量会很快超过理想,我不是拍脑袋,我是查了中国乘用车的数据,中国市场二十五万以下的乘用车占比80%,25万到35万占比11%,35万以上占比不超过10%。理想如果放弃中国乘用车占比80%的25万以下的市场,将会有更多的车企在销量上超过理想。一味追求高毛利,造高端车,最多也就是成为宝马和奔驰。目前的市值丰田是1900亿美金,大众800亿美金,奔驰800亿美金,宝马753亿美金。小鹏的市值追上理想,与理想等量齐观的可能性也很大。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