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宝马最小的 SUV 推出了纯电车型,并且新车也已经在成都车展上正式上市,这辆车就是宝马 iX1。
新款 iX1 还可以选装 M 运动套装版,这也是 X1 系列车型的第一次搭载,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 iX1,看看这款车的表现如何。
目录
- 快速了解宝马 iX1
- 动态驾驶感受
- 外观解析
- 内饰解析
- 储物及乘坐空间解析
- 辅助驾驶小测
- 总结
一、快速了解宝马 iX1
-售价
此次我们试驾的是宝马 iX1 xDrive30L M 运动套装版,动力方面采用了双电机布局,售价为 33.99 万。
除了 xDrive30L 的版本外,iX1 还有一个 eDrive25L 的单电机版本,价格为 29.99 万。
-尺寸
在尺寸方面,宝马 iX1 的长宽高分别为 4616*1845*1641mm,轴距为 2802mm。
-动力及续航
动力方面,xDrive30L M 运动套装版车型采用了双电机的组合,这套动力的总功率可达 230kW,峰值扭矩可达 494N·m。
续航方面,xDrive30L M 运动套装版的电池容量为 66.45kWh,CLTC 工况下纯电续航可达 450km。
二、拥有超稳定的动态表现
虽然转向手感不能自定义调节,但无论是在什么模式下,iX1 都有一个非常好的转向助力模式,能让你开的非常轻松。
而在高速行驶和跑山的时候,你又能非常清晰的知道你的前轮转动到了什么位置,对于一个适中的转向助力模式来说,这点非常重要。
让你能够非常轻松的操控你的车辆。
当你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你能够感受到车辆悬架是有些硬的,当你在过起伏路面的时候,车辆能够感受到明显的承接,并且不会有任何多余的跳动,让你在高时速下行驶的时候不会有任何不安的感觉。
而在通过道路接缝的时候,你能够感受到车辆通过的感觉,这主要是在方向盘和声音上传递出来的,而座椅没有太明显的感觉,舒适性非常棒。并且在通过接缝的时候车辆也非常干脆的就过去了。
动力方面,毕竟是双电机,响应来的很快,并且平顺,没有电车那种太过迅猛的推背感,而是能够逐渐感受到时速的上升,让你开的非常平稳,坐在车上也更加舒适。
那么在跑山方面,无论是主驾体验还是副驾体验,你都能感受到车辆没有一个太过明显的侧倾,并且运动座椅也能让你牢牢的坐在椅子上,不会左右乱晃。
而在非铺装路面,宝马 iX1 也有一个不错的通过能力,除了不错的入地角、离去角和离地间隙外,就是这套四驱的能力。
因为我们在这段路面上还遇到一段较为泥泞的情况,车辆的四驱能力让我们非常轻松的通过了这一路段。
在动能回收的时候,我们不挂 B 档也能单独调节动能回收,除了低、中、高三个档外,还有智能模式,这也是许多合资品牌喜欢设置的一个模式,挺好用的。
而 B 档则是最强动能回收模式,约等于单踏板,因为在 B 档下,车辆是能够通过电门调节完全停下来的。
三、首搭 M 运动套装
这一代的 iX1 xDrive30L M 运动套装是 X1 系列这么多年来首次使用 M 运动套装,并且配合全新的外观设计,使得 iX1 看上去运动氛围十足。
在配置方面,iX1 的前档配备了两个前置的辅助驾驶摄像头。
车灯方面也采用了全新的天使眼设计,看上去炯炯有神。远光灯和近光灯是独立的,这也是宝马的标志性设计。
转向灯也正是这里两个日间行车灯。
那么在车标方面,依旧是蓝天白云的标识,不过在最外圈有一圈蓝色的点缀,代表了这是新能源车型。
格栅方面,由于是纯电车型,所以封闭式格栅是肯定的。在格栅上的三角形装饰采用了浮雕式设计,是能够摸到的。
前包围能够看到,非常立体,这就是 M 运动套装的精髓所在,看上去就有运动的感觉。
在车头牌照架的上方,前置环视摄像头被很好的隐藏在了格栅下方。
前超声波雷达方面,实拍车配备了六个。
在保险杠的两侧,能够看到导风槽的设计。
来到车侧,iX1 给我们一种很修长的感觉,尺寸不小,完全不像一个紧凑型的 SUV 车型,因为现款 iX3 也就 4746 的车长。而 iX1 的长宽高达到了 4616*1845*1641mm,轴距为 2802mm。
虽然车长差了 10 多厘米,但如果不把两款车型放一起,完全不会感觉两款车型有什么尺寸上的差距。
轮毂及轮胎方面,iX1 配备了双色的五辐式运动轮毂,尺寸为 19 寸;轮胎方面的数据为 245/45 R19 的一个尺寸。
在右侧前翼子板的位置有一个 M 运动套装的标识。
而左侧前翼子板位置则是慢充接口。
快充接口位于车辆的右后方。
后视镜方面采用了与小窗相连的设计,看上去非常简洁。
在后视镜的侧面是侧向环视摄像头的位置。
门把手方面,iX1 采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
最后来看尾部,iX1 的尾部非常敦实,并且层次感十足,特别是 M 运动套装的加入,让尾部的运动氛围也非常浓厚。
在顶部尾翼的中间位置是高位刹车的位置。
后雨刮采用了常规的设计。
尾灯的造型像一个勺子,并且采用了较多的锐角设计。
后转向灯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后尾标与车头标志一致,在外层都有一圈蓝色的点缀。
标识方面,左上角是华晨宝马的品牌标识,左下角是 iX1 的车型标识,右下角则是 xDrive30L 的版本标识。
后置环视摄像头也有一个宝马标志性的设计,那就是左侧的摄像头清洗喷口,这个功能还是比较重要的。
后包围底部能够看到明显的扰流设计,这也是 M 运动套装的专属设计。
后超声波雷达方面,实拍车配备了六个。
四、采用全新家族化设计
在内饰方面,iX1 首次采用了双联屏设计,同时也首次搭载了 M 运动套装的方向盘,整个中岛的设计与 iX 是基本相同的设计。
方向盘方面,iX1 采用了三幅式设计,并且 M 运动套装的方向盘看上去非常简洁。
在底部的链接处还采用了镂空设计。
在功能按键方面,左侧是用来控制辅助驾驶功能的按键,右侧是用来控制多媒体和仪表显示内容的按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按键区域的上方,还有辅助驾驶的提升灯。
拨杆方面,左侧为灯光拨杆,右侧为雨刮拨杆。
在方向盘左侧还有三个用于控制灯光的实体键。
屏幕方面,iX1 的仪表屏尺寸为 10.25 英寸,中控屏尺寸为 10.7 英寸。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的 iDrive 9 系统的底层为安卓系统,所以在应用方面增加了许多,例如微信、QQ 音乐和爱奇艺都有了。
也就是说,我们重要可以在宝马的中控屏上看视频了。
空调出风口方面,iX1 采用了传统的手动出风口设计。
在出风口的右侧有前风挡储物和后视镜及后风挡加热的实体键。
随着空调出风口往下看,我们能够看到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无线充电仅支持 15W 的功率。
在水杯架的左后方有两个充电接口,右侧方则是一个 12V 的电源接口。
中岛前方是大量的实体键,包括宝马全新的换挡小拨杆。
来到后排,能够看到有两个独立的空调出风口,并且在下方还有两个充电接口。
由于是油电共用平台,所以 iX1 的后排中间位置还是有凸起。
在后备箱内,还有四个挂钩,这点是比较方便的。
在下方还有一点可扩展的空间,能够储物。
车门方面,门板的设计是比较简洁的,并且在门上还有不少的实体键。
首先能够看到,上方是门把手、解锁键和座椅记忆的按键。
中间位置是车窗控制键和后视镜调节的实体键。
下方是后备箱开启的实体键。
五、储物及乘坐空间解析
-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方面,门板的储物空间较为常规。
前排水杯架方面,能够看到有两个水杯架,不过毕竟可惜的是,内部没有配备限位器。
副驾手套箱打开后能够看到,内部是没有材质包裹的,并且空间不算特别大。
在中岛下方也有掏空的储物空间,不过由于车型定位的缘故,宽度稍微有点窄。
中岛扶手箱打开后能够看到,储物空间并不大,只能放一些细碎的物品。
第二排的空调出风口下方还有一个较深的储物空间,放手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来到后排水杯架位置,打开后能够看到内部配有限位器。
后备箱方面,能够看到整个空间非常的平整,并且放三个 20 寸的登机箱绰绰有余。
在打开后备箱的盖板后能够看到,下方还有一个深度不错的储物空间。
-乘坐空间
在看具体的乘坐空间前,我们先来看看座椅。iX1 M 运动套装的座椅采用了非常运动的一体式设计,整体的包裹性非常好,能够有效避免你在激烈驾驶的时候出现晃动的情况,肩部也能很好的固定住。
在座椅头枕下方能够看到宝马 M 的标识。
在坐垫和靠背材质方面,采用了翻毛皮材质,比较可惜的是,座椅没有配备通风功能,所以坐久了会感觉有点热。
后排座椅方面,造型非常简洁,左右两侧的座椅在材质方面与前排座椅一致,坐垫和靠背均采用了翻毛皮材质。
值得一提的是,iX1 的后排靠背支持多角度可调。
首先来看前排座椅,在身高 180cm 的驾驶员把座椅调至最低且舒适的位置后,头部空间在不开启遮阳帘的状态下有一拳三指的一个空间。
在保持前排不动的前提下来到后排,能够看到当座椅靠背在较直的状态下,头部空间为三指,腿部空间为一拳三指的一个空间。
在座椅调至最倾斜的状态下,头部空间与较直状态其实一直,均为三指,但乘坐体验会舒适不少。
六、居然支持打灯变道
在辅助驾驶方面,此次试驾的宝马 iX1 xDrive30L M 运动套装版配备了 L2 级辅助驾驶功能,并且还支持打灯变道功能,只需轻波转向拨杆,便可让车辆进行自动变道。
从下方视频中能够看到,整个变道速度是非常快的,并且很平稳。
而在常规的跟车和车道保持方面,也无需任何担心,都非常的舒适。通过辅助驾驶进行过弯的话,这套系统在 30° 以内的弯都是能通过的,但如果是下匝道的情况,就不能通过了。
编辑总结: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深度体验宝马的纯电车型,给我的感觉是非常震撼的,并且这还是宝马纯电车型中的入门款,无论是开起来,还是辅助驾驶方面,都很强。
就是这个价格上,在当下这么卷的中国市场中,竞争力确实不够,毕竟国产的中大型纯电 SUV 都卖到 20 万起步的价位了,还配备高阶辅助驾驶、800V 这种最新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