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话题文章
管理
新出行深度|从小鹏 P5 看小鹏汽车的改变
新出行原创 · 话题文章

“为什么小鹏 P5 还没有被砍掉?”

这是我与一位好友聊天时,好友发出的疑惑,聊天的时间节点,刚好是 2024 款小鹏 P5 上市之际。

是的,2024 款的小鹏 P5 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出现在了各大小鹏门店的展厅当中。没有铺天盖地预热,没有发布会,更没有直播。相比较 2024 款的 G9 ,2024 款的小鹏 P5 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替代了原本老旧的自己。

但当我看完了 2024 款小鹏 P5 的配置表后,我不禁想到那艘争论不休的忒修斯之船——小鹏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却在改款丢掉了激光雷达,丢掉了城区智驾,丢掉了“灵魂”,那 ta 还能被称之为小鹏 P5 吗?

“万恶之源”

小鹏今年打了一场漂亮的触底反弹战役。

“ G9 时刻”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原本寄予厚望的旗舰产品,产生了巨大的暴雷,以至于 2024 款小鹏 G9 预热的时候,甚至打出了“再战 G9 ”的口号。

但暴雷了是一回事,谁种下这颗暴雷的种子,又是另外一回事。

时间线拨弄到一年多前,当我走进一家小鹏的门店,对着小鹏 P5 驻足观看的时候,销售会如何向我介绍这款车型呢?

大空间?铺张床,摆好幕布,再大好像也大不到哪里去——毕竟 P5 只是一台 A+ 级别的紧凑型轿车;智能化?短暂的试驾途中里,我的印象里只是固定死板的试驾路线,和试驾结束后,销售分享给我的自动泊车短视频。

小鹏 P5 在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矛盾,他可以是彼时最便宜的搭载激光雷达量产车型,是最便宜的城区 NGP 车型;但同时也几乎是最贵的紧凑级国产轿车,最贵的扭力梁……

好像什么都想抓住,但又好像都不得要领。

我不知道当时的何小鹏抱着如何的想法,但在再战完新款 G9 后的采访中,完全放松的他道出了一切的原因:“同志们一起出右拳,然后有人出了左拳,有人出了右脚,这不是会摔跤吗? ”

在这个左拳右拳的“出拳”比喻里,矛盾的 P5 ,暴雷的 G9 ,都有了一个宣泄口,那就是协同。

即使是《环太平洋》,两名机甲驾驶员同步率 100% 也会有战败的时候。而换成一个大型的企业,没有创造协同的方法,业务、研发、供应链……数十上百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失去了协同的能力,就好像神经错乱的人体,失去了继续向前奔跑的能力。

每个人都在为了新生的小鹏而努力,但灾难并不是来源于外界,而是努力的大家,这无疑是最让人痛苦的。

P7 做到了高速的 NGP ,那下一步自然是朝着城区 NGP 而努力,这条智能化的探索道路本没有错,从价格上也能看到,作为首台搭载激光雷达和城市 NGP 的量产车型,P5 的价格克制在了 20 万元这个价位段。

但努力不一定都会得到眷顾,人们看到的不是二十大几万元的城区智驾,看到的是为什么我要花二十大几万,去购买一台紧凑级的纯电轿车呢——加点钱上一台帅气的 P7 ,不好吗?

高昂的价格,软件收费,晦涩难懂的车型命名—— X P E N G 五个字母固然是为了强化品牌的宣传存在,但错开的字母和价格让消费者的理解成本顿时飙升。

G9 是众人目光所至的矛盾爆发点,但万恶之源的种子,早就已经悄然种在何小鹏和小鹏们身上了。

自我革新

小鹏汽车最惨的时候是初代 G9 上市之后的一蹶不振,那何小鹏的至暗时刻呢?

去年 10 月发布完 G9 后,何小鹏上了飞机,总能遇到许多人问“你是小鹏总吧?”紧接着下句便是“我是你的股东。”第三句是“你要加油呀。”

“我当时都不敢上飞机了。”何小鹏这样说。碰上疫情肆虐的时候,封闭在家里的何小鹏想到,“这公司这样的话还行不行?”

G9 的失败,令何小鹏对自我,对公司的焦虑和质疑达到了顶峰。何小鹏和小鹏需要的,是大刀阔斧式的革新,对公司,对团队,同时也是对自己。

首先便是高管团队的大换血。去年小鹏的财报中有 12 个高管,到此时剩下的仅有两位。

这是一个壮士断腕式的难题:并不是离开的高管们不优秀,而是拼图不在合适的位置上——他们撑起了小鹏从零到一,但小鹏从一到十的路,大家却陷入了原地徘徊的困境。

翻看此前 2024 款 G9 上市时何小鹏的采访,一个很致命的问题跃然纸上:小鹏对于高管的约束力度,隐约出现了失控的迹象——极少有大型的企业,会单纯地以信任和授权为导向。与高管间聊为兄弟情谊,但商场上兄弟倪墙的事件还少吗? 

“实际上对身边人好,反而可能是对企业的不好。”何小鹏在采访当中这样表示。

对于何小鹏而言,局面要比我们这些局外人想得更加严峻。在对待小鹏汽车时思维和逻辑的自我革新,只是小鹏改变之路中很小的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是开源节流,你也可以叫它降本增效。

之前大众与小鹏之间的合作可谓是往中国汽车圈砸下一枚深水炸弹,而同样的炸弹也在何小鹏的心头炸开,“G9 我们拆了,(车)非常好,但是你们这个东西贵了 25%,那个东西贵了百分之十几。”

时间线回到合作敲定前,大众的 CEO 与何小鹏吃饭时聊到了 G9 身上,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何小鹏压力骤增。成本的控制,在扶摇架构下的 G6 出现之前,都是小鹏的弱项。

新老 P5 便是非常好的素材对比。在新款 P5 上,小鹏舍弃了激光雷达,舍弃了城区智驾,仅保留了 Pro 版本,Xavier 智驾芯片下的高速 NGP ,以及小鹏体系内智能化“最素”的 Plus 版本。

相比老款 P5 上过于多样化的续航标定,智驾等级——一台 15-20 万元的车型,需要分出四个智能化等级,三种不同续航吗?而今年上半年的小鹏在新一轮智驾等级的梳理后,传递给 2024 款 P5 的 SKU 就显得非常简洁了。

15-17 万元的区间,只有一种纯电续航,小鹏招牌的智驾被砍了大半——终于搞明白了,本领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相比较老款 P5 为了城区智驾需要掏出二十大几万元,小鹏的这一记刀法,砍在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智能化领域。

但在当下已经确立 Pro / Max 智驾等级的小鹏上,小鹏似乎完全没必要去为 P5 描画新颜,又一刀挥掉精髓?

我知道抛出这个问题,会有很多的回答,为了销量/库存/数据。但如果学习一下何小鹏,我们也从另一个角度去看 2024 款 P5 呢?

G9 得到了大众的青睐,何小鹏可以自豪地说对 2024 款 G9 的成本控制如何优秀,与大众共同采购又是如何进展;而在 P5 上,我不禁想到了小鹏的另外一位合作伙伴:滴滴。

“我们那台 A 级车本来成本就很低了,滴滴一来,啪地一下先干下来 4000 块钱的成本,而且只是第一周的降本动作。感觉再做两个月还能减个两三千块钱。”何小鹏在谈到滴滴的时候如此笑着回答。

在只是前后设计优化的情况下,2024 款 P5 已经杀入了 15 万元级别的价位。但如果我再去掉点无关紧要的东西呢?

去掉交流口,去掉贯穿式灯组,去掉 xxx …… 互联网尘封的角落里,我翻出了这么一台小鹏,一台 2021 年诞生的小鹏 N5 ,或许那个时候除了小鹏,没有人能说明这台车诞生的意义。而在今天,小鹏手握与大众,与滴滴的合作之下,一切的答案或许都将在不久后揭晓。

结语

“改变总是好事”,小鹏的这一次触底反弹,无疑是对于何小鹏,对于小鹏们注入了一记强心针。而随着小鹏逐渐地拨乱反正,我们又有了充足的理由期待着,小鹏能再度像 P7 ,像 G6 一样,带给相信小鹏,支持小鹏的人们更多的惊喜。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