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最近的广汽JEEP、广汽三菱败走?合资?联营?入赘?好像是传统商业模式的陌路
近日,纯电版的奔驰smart华丽上市,代工方是吉利。与此同时,吉利的枫叶子品牌则由众泰代工。 而造车新势力们,则大多数选择了代工合作方起步,比如:
理想,力帆代工;
小鹏,海马代工;
蔚来,江淮代工;
华为,小康代工;
牛创,大乘代工;
小米,XX代工?未知
话说回来,因为自己是蔚来ET5车主,就瞎比比一下
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国产汽车品牌超过105个。
而全球汽车销量中,绝大多数来自于丰田大众福特等少数几个品牌。
随着新能源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可能绝大多数国产品牌都会消失或者被收购。 那么问题来了,小品牌的出路在哪里? 江淮汽车(600418.sh)摸索出了一条“另类”的代工模式。
一、跨界联姻,开启互联网造车时代
2016年,江淮汽车正式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跨界合作的探索,成为汽车厂商“互联网+制造”合作的成功案例。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在中国诸多行业靠模仿和抄袭发达国家业务模式起家,但互联网造车却是中国企业家们的独创。 特斯拉虽然表面上像是互联网造车,但它却是实打实的走的实体企业创业之路,2003年创立以来,一直在稳扎稳打,直到企业基本具有盈利基础的时候,才开始搞互联网式营销。
经过岁月的洗礼,蔚来、小鹏、哪吒、理想等品牌已经实现了月销过万辆的优异成绩,这样的销量带来充盈的现金流,足以支撑品牌的后续优化发展,从而最终实现盈利。 虽然造车新势力销声匿迹了一大批,但留下来的都非常具有生命力。
它们大多选择了和传统汽车厂商通过代工方式进行合作,也有的同时采用自产和代工两种路线。
据公司半年报,截至 2022 年 6 月,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累计生产量已超21万辆,其中2021年全年交付约 9.3万辆,同比增长约111.36%。且公司新桥智能汽车产业园产能合作项目也在按计划快速推进,未来公司与蔚来汽车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传统燃油车厂商转型新能源赛道非常艰难,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搞营销,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转型失败的风险(大概率)。代工就简单的多,一手交钱一手交车,不用操心营销,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但,有利必有弊。 代工厂往往缺乏自己的核心品牌知名度,江淮自有品牌的新能源车几乎无人问津。
二、老韭菜看财报,江淮三季报巨亏
三季报显示,江淮汽车营收275亿,较上年同期下降10.36%,净利润亏损7.83亿,较上年同期下降502%。
公司在三季报中解释,业绩下滑主要系疫情、芯片短缺影响,销量下降;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主营业务毛利减少所致。
业绩不是一点点的差,厚礼蟹,是因为和蔚来的合作出问题了吗?
结合公司半年报,仔细研究了营收构成,发现对公司2022年业绩影响最大的业务,是商务车。
2018-2021年,公司收到蔚来方支付的费用分别为 2.62 亿元、 4.41 亿元、 5.32 亿元、 7.15 亿元。
来自蔚来的收益,大大缓解了公司的盈利压力。 但从另一个视角,可以发现公司自营的产品表现非常糟糕。
简而言之,蔚来输血可以的,自身造血差了点。
三、联合大众,互相取暖?
公司与大众共同成立的公司大众汽车(安徽)成为大众集团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企业,通过布局MEB平台以及SSP平台,已成为大众转型路上重要战略伙伴。
合资公司预计在2025年产量可达25万辆, 2029年达到35-40万辆。
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开始到中国来投资,大众差不多一半利润来自中国,而中国作为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大众是非常觊觎这块蛋糕的。
大众和中国的合作非常有渊源,一汽大众为例,当1991年第一辆捷达下线时,全车零部件基本采用CKD零件组装,国产化率不足10%。如今,一汽大众的国产化率超过93%,绝大多数零件都是中国生产。一汽大众300多家本土供应商中,从当年“小作坊”成长起来的现代零部件企业,如今的用户群已不仅局限于一汽大众,比如福耀玻璃,已经发展成为面向整个行业,甚至跨出国门的业内强者。
一汽大众累计缴纳税金超过4000亿元,为超过4万名员工提供工作岗位… …
尽管比亚迪在中国销量不可一世,特斯拉也是有一众忠诚支持者,但中国的市场非常庞大,大到足以放得下大众的新能源车。
大众汽车集团对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持股比例只有50%和30%,而对大众汽车(安徽)的持股比例高达75%。足以看出大众对电动车的布局,以及对这家合资公司的重视程度。(这是要弯道超车?小X上位?扶正了?)
通过和大众的合作,江淮实现了华丽转型:从一家过气的传统燃油车企,变身为新能源车时代的领先者。
左手是蔚来,右手是大众。
一边是代工,一边是合资。都是稳赚不赔的路线。(最是套路得人心,套路深,小心路滑)
四、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不,如同鸡肋,嗯,鸡肋一般的传统业务
2017年至今,公司的扣非净利润连年亏损,大部分年份,公司的毛利率都低于10%,如此低的毛利率,必然是不赚钱的。
公司的盈利主要靠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
为了维持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公司借款超百亿,2021年全年利息支出高达3.6亿,远超净利润。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的传统业务除了带来销售额,没有太大作用,没有效益,反而严重的拖累了经营和发展。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是有成长性的期待和要求的,没有未来的传统业务,是否可以考虑剥离出上市公司体系呢?
纯属瞎叨叨,不构成投资意见和建议,只是希望江淮也好起来,自己强才是真的强;
希望是强强联手,毕竟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