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写在前面:
昨天看了机构对于比亚迪的一个点评,刚好从另外一个维度印证了之前提出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逻辑”。今天,就把这两个逻辑稍微扩充一下形成一篇专栏。前一部分是,两个逻辑的表述;最后一部分是,最新的机构的点评,大家可以对照看一下,是否与“两个市场逻辑”相符合。
一、数据与观点
在今天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上,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混动车型的“燃油车替代逻辑”和大部分纯电车型的“纯电增换购逻辑”,这代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表现与策略。
1、 “燃油车替代逻辑”:对于混动车型而言,需要的是极致的性价比,用与燃油车相当的价格+出色的节油与驾驶体验,全面替代燃油车;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主流热销的插电车型主要以市场主流的A级车为主。
2、 “纯电增换购逻辑”:对于纯电动车而言,目前市场结构属于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的M型市场结构,“尾部入门客户”选择以相对便宜的价格购买一辆小车,典型如五菱宏光MINI EV;而“头部尝鲜客户”,则更倾向于购买30万元以上的B级车(非家庭首辆车,对于产品要求偏高);这两种现象的同时存在,就导致了A00级与B级纯电车型的同时热销。
而真正占市场主流的A级车用户,反而因为纯电车型不实用,而优先选择类似比亚迪的DM-i的超级混动车型。这反而给混动车型带来了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主流A级燃油车”的无缝替代(从某种程度上,市场明显低估了插电式混动车型对于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机构的最新点评。
二、机构点评:比亚迪最新点评
1、比亚迪海豚上市在即、与DM-i共同引领新一轮产品周期,维持“买入”评级
比亚迪海豚系列有望于8月29日正式上市,共有4款车型,预售价9.68-12.48万元,续航里程涵盖301/401/405km三挡。
(1)产品定位:海豚是基于e平台3.0打造的首款车型,定位A级纯电车型,产品定位更偏年轻化。
(2)设计:采用“海洋美学”设计理念;轴距达2.7m,内部空间宽敞。
(3)动力性能:最大功率达130kW,相较欧拉、哪吒U等车型具备一定优势。热泵系统制冷/制热的能效更高,配合电池包直热直冷技术,改善了电池包整体性能,冬季续航里程提升20%。百公里电耗仅为10.3kWh。
机构预测,海豚单月销量有望增至5000辆以上。
2、海豚精准定位于10-15万元市场,与DM-i共同进击经济型电动车市场
2019年国内10-15万元乘用车销量687.3万辆,份额高达32.4%,是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中坚力量(既是主流的A级车市场),但目前国内纯电乘用车在这一细分市场表现不佳,尚未出现现象级车型,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三四线城市充电设施不完善,消费者意识尚未充分培养;且中低端纯电车型相较于同档燃油车型性价比优势不明显。
在这里插一句:据了解,目前海豚的订单中有38%是选择最顶配的骑士版,从客户的分布来看:上海、深圳、北京三地的客户占比最高。基本上验证了,这个级别纯电车型的“增购”逻辑:一线城市、选择顶配,基本上就是家庭里的第二辆车了。
目前DM-i已凭借低油耗与低购置成本逐步实现对同档次燃油车型替代,7月三款DM-i车型上险量达1.65万辆,随着后续产能爬坡,我们预计年底单月销量有望达4万辆(这个数据个人认为依旧偏保守)。
3、电池外供加速,储能业务蓬勃发展,电池业务有望重塑
自2017年比亚迪开放动力电池外供以来,目前已确定为丰田、福特、长安、红旗等多家海内外知名车企供应动力电池,电池类型涵盖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和三元电池,有望于2022年开始逐步放量。我们预计2021-2023年动力电池外供量分别为1.7/4.5/15GWh(这个数据也明显偏小,未计算最新的AT增量)。另外,公司储能业务布局已久,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红利,我们预计2021-202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5/4.3/8GWh。
考虑到DM-i等车型销量持续向好,机构上调2022-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41/88.50(+17.37)/112.90(+26.8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5.7/54.6/42.8倍。
写在最后:
从机构判断来看:认为售价在10-15万热销的A级车,纯电产品缺少竞争优势,而DM-i刚好可以弥补这个优势,这个判断基本上与“两个市场逻辑”是一致的。从背后的原因来看这就是意味着“燃油车替代逻辑”与“纯电增换购逻辑”实际情况是相符的。但“燃油车替代逻辑”所带来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增速,从2022年起要远远快于纯电动车。可以预见到的是,2022年将会是混动车型产品爆发、市场爆发的元年。后续,我们可以结合数据来跟踪一下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