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华为 & 大疆,谁能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博世大陆
文章

2021 年上海车展,大疆车载的亮相让自动驾驶赛道的战斗一触即发,两家巨头本来毫无瓜葛,但却因为自动驾驶同台竞技。

大疆:无人机领域的巨头;华为:ICT 巨头,两家在行业领域毫无瓜葛,唯一相同的就是都是硬件起家,都坚持长期投资,在各自领域称雄称霸。

华为和大疆在软硬件领域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管理经验,在自动驾驶的赛道上不约而同的将自己定位为智能汽车零部件增量供应商,剑指 Tire 1,都想成为中国的博世、大陆、德尔福。

智能汽车已站在风口,华为和大疆谁能迎风飞舞,成为中国的博世、大陆?

华为智能汽车

2019 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据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总裁王军对外宣称,目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大约有人员 5000 余人,其中自动驾驶约 2000 余人。

主要涉及业务包括: 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三电业务,电池,电控,电机)、智能车云服务、计算平台 MDC、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高精地图、AR - HUD、以及 HICAR 在内等业务,涉及广泛。

可以说是除了轮子和座椅,华为都可以做,只不过为了更大的收益,华为目前没有投入到造车业务,主要投入到高利润的智能化部件。

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今年的上海车展华为自动驾驶也是展露头脚,与北汽新能源阿尔法极狐合作的自动驾驶车辆演示效果惊艳众人,像老司机一样通行在街道,在复杂场景做到了无接管,与北汽合作的车型宣称明年量产,同时还和长安/广汽也进行了合作,虽然华为的自动驾驶实际效果可能并没有视频中那么精彩,但是可以感受到华为在自动驾驶投资的决心和信心。

华为自动驾驶掌舵人苏箐是从海思芯片做起,曾领导开发了华为达芬奇 AI 芯片架构,目前担任华为汽车 BU 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首席架构师,宣称华为未来自动驾驶算法人员达到 1200 人,其中规控算法人员可能会达到 200 - 300人,这么大的规模是其他创业公司无法比及的,大部分创业公司规控团队人员可能只有 20 - 30 人,而华为能达到其他公司算法人员 10 倍以上,如此大规模是其他公司不敢想象的。

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华为是从 2017 年就开始投入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了 4 - 5 年的技术积累,目前华为自动驾驶主要在上海和北京等地,上海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大本营。

优质的开发团队是华为做核心的资源,这背后展现的是华为的资金能力,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华为在整个软硬件方面的工程化能力,相比竞争对手的优势是, 可以省去客户的开发时间与减少开发成本。

华为提的汽车数字化解决方案:

  • 自动驾驶:基于 MDC(移动数据中心)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对标 Nvidia 的 DRIVE PX 自动驾驶硬件平台,地平线的征程(Matrix)2.0 平台)
  • 云服务:Octopus,包含自动驾驶数据、训练和仿真三大子服务,覆盖自动驾驶数据、模型、训练、仿真、标注等全生命周期业务;(数据众包公司)
  • 智能网联:5G 通信和 T - BOX 及车载网络,车联网;
  • 智能互联:人 - 车 - 家,主打车载娱乐系统(阿里 YunOS、百度 CarLife、腾讯 MyCar)

华为想打造整个面向汽车的生态系统,目前来看在智能网联的软硬件占据优势(5G 通信、V2X 是华为的优势);云服务投入足够多的服务器和软件开发人员也不算难,主要是能推生态,大家都愿意用并且好用; 最关键的自动驾驶硬件平台,要满足硬件需车规级要求以及提供足够的计算力,Nvidia、地平线几家在竞争; 在智能互联领域,阿里 YunOS、百度 Carlife 以及腾讯 MyCar 均有与整车企业合作的落地产品。

从技术上,华为把一辆汽车分解为六层:从底层向上,分别是机械层、高压层、电子电气层、基础软件平台层、应用层以及云服务层。

在这六个层级中,华为聚焦在电子电气层与基础软件平台层,主要通过构建数字系统架构来帮助车企提升研发效率。

目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的产品,有的已经成熟,有的正处于开发阶段。

相对来说,5G 车载通信模块、HiCar 等产品走得比较快,已经逐步成熟,并与部分车企展开合作。

而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智能驾驶 MDC 平台、华为 CC 架构等,技术架构已经搭建完成,整个技术平台也正在进行与车企的深入合作,华为要做的就是尽快实现大规模前装。

来看看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已经收获的成绩单:

  • 华为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MDC 已经和至少 18 家主流车企及 Tier 1 展开了合作,其中北汽极狐、长安、广汽、长城都明确将在已有或下一代车型上使用华为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 华为的 HiCharger 直流快充模块已经搭载在塞力斯品牌上实现量产;
  • 华为将在 5G、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电动等方面助力荣威品牌焕新;
  • 华为 HiCar 在比亚迪汉上量产搭载。

综上所述,华为目前的优势是从技术体系来说, Ta 已经形成了闭环 ,虽然我们听的最多的是华为关于自动驾驶领域的能力,但其实华为涉及的还有电驱动、电控模块、高低压模块等。从业务架构上来看华为确实比较接近博世的业务范围,但面对博世在行业的话语权华为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有几点:一,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影响;二,华为工程化能力强,但经验要低于博世;三,华为能不能大规模前装。

大疆车载

今年 4 月 12 日,大疆推出了「大疆车载」品牌,正式进军智能驾驶业务。根据大疆车载官方信息,大疆车载主要专注于智能驾驶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服务。

目前公开的业务有 L2+ 至 L4 级别的智能驾驶软件和硬件解决方案、览沃科技的激光雷达、视觉感知传感器、域控制器、高精地图、导航定位、预警系统、智能泊车等。

大疆早在 2016 年时就爆出在研究自动驾驶,2018 年拿到自动驾驶测试牌照,2019 年开始与车企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

2020 年已经确立了车载行业的软硬件系统,生产、质量等体系,但大疆保密极好,外界一直无从得知。目前大疆车载负责人是香港科技大学沈劭劼,沈劭劼是香港科技大学大疆创新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是非常牛的大佬。

大疆车载产品

按功能和应用场景划分为 3 大方案:

  • 大疆智能泊车系统
  • 大疆智能驾驶 D80/D80+: 城市快速路场景
  • 大疆智能驾驶 D130/D130+: 高速路场景

覆盖了当前量产汽车智能化的几大刚需场景,也是自动驾驶技术如何落地量产车的方法论集合。

在自动驾驶领域, ODD (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运行设计域)已是规模化应用的公认方法论,比如 RoboTaxi 规模化运营,总要从一定场景和区域逐渐展 开。

而大疆车载的 3 大方案,正是不同 ODD 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连续。

一、停车场景:智能泊车。

包含了辅助泊车、记忆泊车和自主泊车三类应用场景。

大疆车载介绍称,可在具有清晰车道线、停车线和指示牌的室内/室外/露天/封闭停车场实现基础的泊车辅助、出库辅助、室外召唤辅助等基础功能,以及 3D 全景影像、中/远距离全自主泊车、中/远距离全自主召唤、后向碰撞预警、后向紧急刹车等高级别功能。

基本是目前量产智能汽车,在停车场景中能实现的完备方案。

二、城市快速路场景: D80/D80+。

命名方式来自适用的时速,D80/D80+ 是可以覆盖 0 至 80 km/h 速度区间,适用于城市快速路等场景。

大疆称,这套系统不仅支持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刹车(AEB)、车道保持(LKA)、变道辅助(LCA)、盲点探测(BSW)、碰撞预防(FCW)等基础辅助驾驶功能……

还支持包括跟车启停、近距离加塞应对在内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FSR-ACC)功能与高级车道保持功能。

这也是量产自动驾驶在中国路况下,最被看重的技术能力。

不少行业内自动驾驶技术玩家和供应商都反馈过,关注中国落地的主机厂,最关切的就是能否应对近距离加塞和跟车启停。

此外,在大疆车载的系统中,地理围栏、驾驶员行为监测、智能避障等功能也是常规配置。

这个系统的进一步升级版 D80+ 能做到更高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不过在传感器等配置方案上会稍有不同。

三、高速路场景:D130/D130+。

在这套方案中,不仅包含了 D80/D80+ 的所有功能,还增配了主动超车辅助、导航换路辅助,以及应急停车等横向运动控制功能。

能进一步实现主动超车与主动导航换路、应急靠边停车等高级智能驾驶功能。

与 D80+ 方案一样,D130+ 也是 D130 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的升级,意味着AI司机对人类驾驶行为更加本质地解放。

综上所述,大疆车载这 3 套方案,其实是对应了 3 大 ODD 区域,而连在一起,就能实现量产自动驾驶在日常驾驶场景中的连续。

目前,大疆提供的是一套名为  City Assist 的 城区辅助驾驶方案,配合城市快速路 D80/80+ 和高速系统 D130/D130+ 使用。 能在城区开放道路、辅路等非结构化场景下,提供辅助驾驶及主动安全等能力。

大疆和华为最大的不同是,大疆的技术与业务架构只涉及智能汽车板块,而且现在还是以硬件作为切入口,比如大疆已经量产定点小鹏的激光雷达,还有其他的毫米波雷达产品等。

在软件领域的解决方案,大疆还在开发过程中,而电驱动等传统部件大疆涉足的可能性其实比较小。

大疆目前比较好的是,作为智能汽车领域的「新人」,出道则就和小鹏这样的新造车头部企业展开合作,有了小鹏这样的车企背书,大疆在前装能力上会有优势的多。

大疆车载潜在客户之一就是大众。大众汽车中国 CEO 冯思翰曾表示, 公司正在与大疆在视觉信息处理领域合作研发基于各种场景的自动驾驶技术,计划于 2023 年至 2024 年搭载上车。

同时在上海车展上,大疆车载宣布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在激光雷达方面与小鹏汽车合作,成为国内首颗上车的激光雷达。

大疆同样也在自动驾驶领域深耕多年,在技术上投入巨大, 目前研发团队主要在深圳,可以看到大疆目前大量招聘自动驾驶相关算法人才,而且也公开了大量自动驾驶视频,虽然大疆没有华为在智能汽车布局全面,但是大部分核心领域大疆都有投入。

大疆的入局方式

那么大疆将会以何种方式入局呢?这个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似乎鲜有人提及。接下来的大自动驾驶时代自动驾驶供应商会有两种发展趋势:

  • 主机厂自研模式:部分主机厂会加大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以实现全栈自动驾驶自研,自动驾驶供应商只提供基本硬件或者提供目标层的数据。
  • 供应商深度合作模式:现有的 Tier 1 或者 Tier 2 和主机厂实现深度合作,作为 Tier 0.5 从产品策划阶段就和主机厂一起开发一款产品。

大疆最大可能会是选择作为 Tier 0.5 和主机厂深度绑定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开发这条路,因为另一条路实在是太没有技术含量了,而且大疆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华为也选择了这条路。

写在最后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成果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稳居国内前列,就像一个没有偏科的学霸一样,在智能驾驶领域遍地开花,而自动驾驶更是华为最耀眼的花朵。

而大疆借助无人机领域深厚的积累,如图像识别/感知算法/定位导航/激光雷达等方面,凭借着无人机技术的积累,大疆也能在自动驾驶核心解决方案方面也有与其他公司一较高下的底气,后续大疆可以通过自动驾驶的优势,拓阔智能汽车产品边界。

最终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华为和大疆绝对会是笑到最后的中国自动驾驶双子星。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