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万亿市值关口 请给一个加仓宁德时代的理由
文章

如果说马斯克所言的“电池产量是制约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代表了一些问题,那么 2 月 2 日晚宁德时代连发3份扩产公告应该是更为生动地描述了电池产能制约问题的紧迫。

那晚,宁德时代发布的投资扩建产能公告具体如下:拟在四川宜宾、广东肇庆及福建宁德霞浦投资不超过人民币 290亿元,用于新建扩建产能。消息一出,次日宁德时代股价冲高回落,股价报收 380.98 元,涨 3.58%,总市值 8874.83 亿元。

这家市值近 9000 亿的企业,扩张步伐快得惊人。此前的 12 月份,宁德市场还有同样三个、涉及金额 390 亿元的项目在进行投资建设。算上这次的 290 亿元投资,短短 3 个月不到的时间,宁德时代已经豪掷近 700 亿元进行产能的扩产规划。

截至 2020 年底,宁德时代的产能约为 120GWh,到 2021 年底预计会扩至 200GWh。而宁德时代已经规划的 8 个独资生产基地,合计规划产能超过 500GWh,算上合资产能,公司总产能规划达到 600~650GWh。

现今在建的车里湾基地、四川时代、溧阳四期、宁德福鼎、广东肇庆基地将从 2022 年开始陆续投产,满足公司在手订单需求,可支撑公司保持全球 30% 以上的份额。

众所周知,新能源行业焦点特斯拉狂奔于增量发展的路上,电池产量一直是拖拽着它前进的主要障碍。同样的,在整个行业范围,“电池产量”桎梏至少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待攻克问题。对此,宁德时代的选择是“二倍速”布局,而这激进的、且无法抗拒的选择背后会埋藏什么隐忧吗?

01

 狂欢:10 倍于销量的产能规划

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信息是,宁德时代数百亿元的投资资金全部来自于企业自筹。2020 年三季度报显示,宁德时代的货币资金高达 664.37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翻倍,好不威风,绝对是大时代下一场欢歌曼舞的狂欢。

在疫情平稳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强势反弹,2020 年 7 月份开始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年销量达到 136.7 万辆,同比增长 11%。GGII 调研数据则显示,由于下半年国内新能源终端市场恢复超预期,2020 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80GWh,同比增长 13%。

SNE Research 公布的 2020 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数据也显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 137GWh,同比增长 17%。

而在单一企业中,宁德时代的表现最强势。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宁德时代 2020 年全球、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 34 和 31.87GWh,连续第四年坐在全球第一的位置。

从全球范围看,LG 化学、宁德时代和松下分别以 24.8%、22.6%、18.3% 的占比分列 2020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三。宁德时代与 LG 化学的双寡头格局应该是正在形成。

东吴证券研报称,2021 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继续满场,一季度预计排产 20GWh 以上,同比增长 300%。另据开源证券预测,宁德时代 2021、2022 年动力与储能电池出货量将分别达到 113、225GWh。

行业高景气度和相对确定性的高增长,是宁德时代“豪掷亿金”的关键原因。若 2025 年,宁德时代想要达到全球30% 市占率,产能需达到 360GWh,约为 2020 年的 4 倍。

眼前的一个案例,国产 Model 3 采购了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2020 年国产 Model 3 在上半年几乎停摆的情况下,在中国交付 13.7 万辆,假设 2021 年在国内疫情趋稳的情况下生产 25 万辆,那么宁德时代的供货量就需要达到 16.5GWh。这几乎是宁德时代 2020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的一半。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电池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潜力也彻底被激发,一飞冲天的发展势头呼之欲出。证券机构预计,2025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 20%,国内销量有望突破 600 万辆,全球销量达到 1600 万辆。

彼时,随着 A 级车及以上车型占比提升、以及续航里程的增加,假定平均单车带电量提升至 60KWh,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 960GWh,如果有效产能按照 80% 来计算,那么 2025 年产能需求将超过 1200GWh,市场空间可望翻两倍,出货量将进入到 TWh 时代。

从整个行业的维度看,去年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市占率达到 50%,而排名第十的孚能科技的市占率仅仅只有 1.3%,差距非常显著。从 2017 年开始,仅四年时间,国内业务规模前五、前三的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新增注册数量也在逐年走低,2020 年已经递减到 0 家。

目前看来,动力电池行业马太效应的加剧是落后产能出清的过程。在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宁德时代依然加大产能扩增就是弥补优质产能的不足。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扩产周期约为 2~3 年,产能释放需要时间,高端产能过剩现象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不必担忧。

02

 隐忧:走出中国依旧很难

前文“宁德时代 2020 年全球、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34 和 31.87GWh”的数据换一个角度解读:他在全球与中国的差量仅 2.13GWh。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LG 化学,根据 SNE Research 与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联盟的数据,2020 年宁德时代和 LG 化学的全球装车量分别是 34GWh、31GWh,其中在中国的装车量分别是 31.79GWh、4.13GWh。宁德时代在中国市场的比重占到 93.5%。而 LG 化学在中、韩、欧洲、美国等多地,进行了合理的全球化布局。

另一个很明显的信息则是海外市场的新能源进程正在加快。2016 年至 2019年,海外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每年的同比增速均超过国内市场。2019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116.7GWh,同比增长 17%,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同比增幅分别是 9% 与 27%。

对宁德时代来说,抢占如此高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却仍然只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中国企业,激进扩张下如何走向全球化是一个狂欢下的隐忧。如若不能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就,那么就像踩着高跷走钢丝,即便当前自身优势很强,依然危险。

不仅如此,2019 年 6 月 24 日工信部的一则公告,也改变了国内的动力电池行业生态,那就是自 2019 年 6 月 21 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5 年第 22 号),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这也就意味着国外动力电池供应商在中国业务拓展约束解禁,将拥有更大的市场自由,宁德时代的份额就开始变得不可控。

如今,日韩厂商以欧洲市场为基础,逐步打开中国市场。LG 化学今年收到国产特斯拉的订单,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作为欧洲车企主要动力电池供货商,得益于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曾连续数月超越宁德时代位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第一。这恰恰也同时印证了国际市场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动力电池领域成为高手间的对决。一时间,似乎所有一切都在给宁德时代制造难关。2020 年车企发布的“无钴”电池给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了一个醒:对手正在进步。正如曾毓群所说的它是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产品。不过宁德时代仅仅是有技术储备,处于正常的研发状态,很显然已经有人在技术层面的苦功走在他们的前头。

众所周知,原材料是动力电池企业的命门。为了摆脱诸如“钴”材料这样的原材料桎梏,当下的宁德时代给出的计策是加强在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细分行业的投资,营造属于自己的行业生态,来规避一些系统性风险。

2020 年 8 月 11 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计划投资 190 亿元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这一年宁德时代在全球陆续入股的企业包括上游材料公司、电池生产装备公司;下游锂电池检测公司、自动驾驶芯片公司;还包括应用市场及配套设施等相关领域公司。

除了整个闭环生态的营造,未来宁德时代还需要迈过的一道坎是产能优势向技术优势的彻底转变。产能优势的确能形成很好的规模化机会,但风险就是对手如果加大产能扩张,这是相对比较容易弥补的竞争劣势,而技术竞争优势加产能优势则会给宁德时代带来更大的市场议价能力与堡垒优势。

或许,我们在各行各业都正在上演着此前华为的全球化发展瓶颈。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一个当下中国细分领域寡头企业的系统性困境,很难,同时也有可能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但不得不为之努力。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