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撤销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看完小鹏发布会,最大的感受是理想主义者认清现实的即视感。不再有充满极客风格、“不明觉厉”的技术术语堆砌,而是在主流用户关注的细分领域,把短板补齐,并给用户创造情绪价值。
孙少军说, 2025 年车市的关键词是, 性价比(消费降级、体验升级)、情绪价值和智驾。 从这个评判标准来说,小鹏的 2025 款 G6 和 G9 确有爆款潜质。
再这背后,折射出小鹏过去两年的自我反思与变革,如何将技术亮点转变为产品优势和用户体验上的痒点。
也不是没有妥协,比如全系取消激光雷达,全系采用非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比如 G9 后排采用单层夹胶玻璃等。从追求商业成功的角度,见到更加 圆融事故、善于迎合公众情绪,甚至学会创造情绪价值 的小鹏,会觉得要活下去,不寒碜。
同时,作为被寄托了技术理想主义的新势力代表,看到TA对点科技树的执着让位于对显性用户需求的满足并以此创造情绪价值,那个曾经的技术理想主义者,在向市场妥协,又觉得不免有点感慨。
之前 KOL 对于蔚小理三家的形象化比喻,蔚来是国际学校、小鹏是放牛班,理想是衡水中学。来自保定长城的王凤英,大概是“放牛班”请来了一位“衡水中学”隔壁的保定一中的严厉教导主任,严抓考勤、严明纪律、严抓去网吧的同学, 有技巧的刷题卷应试。小鹏体系化运营效率由此提升。
以下是整体发布会结构的像素级还原和拆解。接上篇2025款G6的拆解和分析,现在进入G9的部分。

首先,一页讲清楚产品定位,在外观乃至无大改的情况下,用体验升级的项目体现变化。
在一段 TVC 之后,徐徐展开对 2025 款 G9 的介绍。先上一段情绪价值,“ G9 是一款让小鹏意难平的产品”。 早些时候, 小鹏在预热微博中,也用了意难平这个词。
的确,这已经是小鹏第三次发布 G9 了,第一次发布 G9 后,因为 SKU 繁杂,以及因为功能选配过多,亮点配置售价过高( 47 万),而引来种种非议,更开启了组织变革与阵痛的序章。 2024 款发布时,选址凝聚着国人飞天梦想与浪漫的敦煌, 以 # 理工男的翻身仗为话题,增加用户高感知的显性配置,如双 50W 无线充, 砍用处不大的 5D 音乐座舱,降低指导价,赚回一波流量。但那时小鹏的品牌力无法承载 30 万 + 的售价。这一次,小鹏再次带着这个被抗博誉为“沧海遗珠”的产品卷土重来。

言归正题,在意难平的情绪基调下, 简要回顾了初代目“小鹏 G9 ”的三个首个: 首个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 首个车桩量产 800V 超快充 ,(严格意义上说保时捷是第一个,但是保时捷没有大规模铺超充桩), 50 万以内首个智能双腔空悬 (这两年,行业已经对一会儿 50 万以内,一会儿 500 万以内,以及各种定语限制下的第一审美疲劳了,但是消费降级,体验升级的逻辑还在。


上一波用户证言,事实上小鹏的 KOC 矩阵对小鹏的声量与势能提振,乃至销量的复苏贡献颇多。在大包子狸的一篇推文中,详细梳理了小鹏的传播矩阵,从小鹏本人到一众高管 / 产品负责人( KOE ),再到核心的 KOC ,能够持续去创造话题,更营造了一种开放包容的用户社区。小鹏的 KOC 乃至用户相对理性,没有宗教信徒般的执念,有的只是对新科技的好奇心和对鹏厂发自内心的喜爱。讲到这里,小鹏鞠躬致谢车主。

小鹏坦诚, 3 年前小鹏是一个偏科生,只讲技术,但是不够综合。 2025 款 G9 标配智能、标配 800V ,但是在极致的动态体验和舒适性上有了进化和升级。

从用户认可 G9 平顺过渡到大众认可 G9 。 小鹏公布一个小故事,大众把 G9 开了 50 万公里以后,因为认可技术先进性与质量,决定和小鹏合作。再次拿国际化背书, G9 在德国售价 8 万 + 欧元,当地经销商同时代理奔驰,认可 G9 质量,认为甚至优于奔驰。接着上反向合资的价值。

前面铺陈了 10 分钟, 终于进入正题讲 2025 款 G9 的核心亮点,锚定全系标配 - 百万级,结构依然是总 - 分 - 总格式,首屏讲核心亮点,而后依次展开。

优雅外观设计,短前悬 - 长后悬,贴靠符合德系中大型 SUV 审美标准,老编辑誉为“电动途锐”。 欧美用户对 G9 始于颜值,忠于科技和质量。

外观细节的精雕细琢, AI 智驾小蓝灯兼顾安全和智驾的自我表达,设计层面的轮毂样式焕新和黑武士套装搭配,偏向实用型的感应式尾门和 UWB 数字钥匙。

接下来逐一介绍 4 款颜色和4款内饰颜色。

随后,介绍百万级豪华满配座椅

百万级舒适满配座椅的支撑点:
硬件层面: 26mm 同级最厚慢回弹座椅海绵,主打长途乘坐不累, 12 层结构的人体工学座椅,材质方面的无铬糅 Nappa 真皮材质。在发布会现场, Cue 用户去门店试坐。
功能层面: 十点指压式按摩,联合骨科专家和民间按摩师联合开发。最后上价值升华: 全系标配:前后排座椅通、加、按,全系标配后排座椅角度电调( G6 也讲了后排座椅调节功能,但是手动调节)

小鹏 P7+ 的前后排座椅通、加、按策略,叠加媲美行政轿车的空间,深受用户的喜爱,成为其畅销的重要因素。



细节上的锦上添花,凸显档次感,也有助于改变小鹏理工直男的刻板印象。前排座椅内凹,增加后排膝部空间。华南车企的偷空间大法好。

细节提升 : 同 G6 Microfiber 超纤绒、无线快充和座舱大面积的皮质包覆,具有细腻的质感与优雅的触感。两款车上市以后,实际终端用户反馈, G6 的整体内饰设计更加偏现代化一些,或许与 G6 的木纹内饰密不可分。

副驾屏 + 女王副驾腿托,讨好女主人。作为一个 25-30 万级的产品,女主人对购车决策也有重要影响。

三层镀银防晒天幕,比小米 SU7 多一层,坐在车里不用打伞。余大嘴说,再好的玻璃天幕,比不了物理防晒。
接下来,锚定卡宴,突出百万级豪华底盘的配置


全系标配威巴克双腔空悬 + 倍适登 CDC 。在发布会的专访上,小鹏说大众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有赋能小鹏 G9 的开发,引发 KOL 的讨论和猜测,大众是否帮助小鹏以合适的价格确保威巴克 + 倍适登的供应。小鹏乐见其成,这样能更好强化“电动途锐”的标签。
在 30 万 + 价位段用户认威巴克这个牌子,因为初代极氪 001 采用的就是威巴克空悬,当时正值疫情,极氪讲述了获取威巴克的诸多不便和艰辛。实际体验下来,小鹏 G9 的这两个王炸组合,确实能带来很好的驾乘的悬浮感与支撑性。在空气悬架和激光雷达一样逐渐下探普惠的今天,既能调高低行程,又能调节软硬的双腔空悬还是有高感知溢价的,更何况他还是威巴克出品。
不妥协于好用,追求好用与极致。底盘硬件配置 - 专项系统 - 制动系统进行集中展示。

AI底盘预瞄功能,将自动驾驶的传感器能力和高阶底盘硬件做结合,类似于蔚来的 4D 底盘。

与 G6 类似,还是聚焦颠簸路、起伏路面、过减速带场景相较于竞品的优势。 G9 锚定的是保时捷卡宴。





空悬调节范围 100mm, 个人觉得接着介绍空悬的位置比较合适。按照硬件配置 - 场景体验 - 竞品对比的顺序呈现可能会更顺。

刹车性能: 刹得快、停得稳、脚感好,刹车体验也是整体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刹车距离比卡宴长,倒也 make sense, 毕竟电车更重,惯性更大。
智驾和三电的部分和 G6 的部分相似,不过多展开。



一张图总结 G9 的核心亮点
拉长科技豪华长板,听劝,补足舒适短板。
公布价格:


公布 G6 价格之前,先把媒体反馈做铺垫
高举科技平权的旗帜,“你在小鹏汽车上花的每一分钱,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力” 这句话也反复在发布会后传播。

继续高举科技平权的伟大旗帜,“你在小鹏汽车上花的每一分钱,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力” 这句话也反复在发布会后传播。

小鹏还是放不下对标 Model Y 的执念。制造价格锚点,然后再用最后的惊爆价制造发差,引发轰动效应,和 SU7 Ultra 官方指导价比预售价降 30 万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较于 G9 公布价格时的平平淡淡,公布 G6 价格前的前戏颇长,又是媒体背书拉高价格预期,又是锚定 Model Y 定价,最后再反转,最后还明牌学习雷军,上演了一幕连夜说服高管的戏码,都体现了 G6 和 Mona 03 、小鹏 P7+ 类似,肩负主销走量的作用, X9/G9 负责拉高品牌调性。

小蓝灯众筹也是用户社区呼声比较高的一个点。
新老款降价差别这边大( 23 款的 G6 顶配 27 万多,可以买 25 款 G9 的顶配, 23 款的 G9 顶配甚至要去到 47 万),用户情绪稳定,除了小鹏在发布会对鹏友的多次致谢以外, 小蓝灯等众筹项目的上线,也能起到一定的润滑剂作用。


结尾上价值,传递正能量,再次感谢用户、投资人,可以说是“雷学”的忠实拥趸。
作者结语 ... /
小鹏的标签是科技、 AI 、科技平权,但是在发布会上小鹏却极为克制,全都是讲用户呼声高、感知强的显性功能、场景、体验。
在新出行社区看了很多伟健关于G6/G9的测评,在此表示感谢!喜欢新出行独立理性的用户群体,也很喜欢贺磊老师的新能源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