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撤销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距离乐道 L60 上市已经过去了 5 个月的时间,作为蔚来向下沉淀、面相家庭市场的品牌,确实为我们交上了一个不同的“产品答卷”。
那么,新车型所带来的新座舱,在实际用车中究竟是否好用呢。这次我们就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为大家深度体验一下乐道 L60 的智能座舱。
- 讲在最前(为什么我们要做乐道 L60 座舱)
当年,竖屏确实是新能源车型中的主流,而蔚来确实也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了很久,诚然对于驾驶者来说竖屏确实能够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但市场对于横屏的需求却越来越高,以至于车企们也不得不开始顺应主流。

蔚来虽然在竖屏方案上坚持了很久,但转变也即将到来。而转变后的首款产品则就是乐道 L60 ,已经发布的 ET9 以及后续新款的蔚来车型都将换装横屏。

作为第一台“吃螃蟹”的车型,我们也意识到乐道 L60 作为蔚来系内第一台搭载横屏的车型依旧有着较大的评测价值,所以借着这次拿到试驾车机会,我也亲自体验了几天,来为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横屏究竟有何魅力
上面我们也说到,乐道 L60 为什么是值得深度评测的座舱,因为其可以算作是蔚来系中首款搭载横屏座舱的车型。
为什么在竖屏上坚持了那么久的蔚来要在乐道开始换装横屏,并且后续蔚来的新款车型都将抛弃竖屏的方案,都可以在乐道 L60 上寻到答案。
-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做「横屏」
早前,新能源汽车的屏幕设计大趋势都是竖屏,这是早期大家习惯了手机的交互,作为低学习成本的延伸将车机设计为竖屏也符合大家对于新交互的需求。
例如早期的特斯拉 Model S 车型就是最先吃螃蟹的车型,一时间极简的竖屏风格也一度成为新能源车型的主流设计。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竖屏布局除了能在单一页面(例如车辆设置)显示更多信息、以及利好导航显示以外,并没有过多的优势。
并且竖屏也是很难做到大尺寸的,例如上面的特斯拉 Model S ,大竖屏的存在属实突兀,影响了整车内饰的质感。
此外,竖屏在交互时也存在问题,驾驶员在操作底部dock栏功能键是需要低头的角度更大,视线大部分都将离开路面,不利于安全驾驶。

更多的例如应用适配、视频播放等问题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大部分车企在试错过后,都选择了横屏作为新的解决方案。
- 「大」横屏的优势在哪里?
乐道 L60 作为蔚来系中首台搭载横屏方案的车型,其尺寸来到了 17.2 英寸,这个尺寸还是很大的,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采用主流横屏方案的车型,可以看到能够采用 17 英寸屏幕的车型还是不多的。

尺寸更大,所带来的视觉交互面积相应的也就更好,对于乐道这种没有仪表盘的车型来说,在中控屏幕上就可以放下更多的显示信息,不会显得过于拥挤。
乐道对于横屏的理解
乐道 L60 17.2 英寸的屏幕,可谓是将平面的每一寸空间都利用到了极致。首先,因为其没有配备仪表盘,所以屏幕左上角就必须强制显示行车相关的信息(车速、档位等等)。

剩余的部分,乐道则是将其做了 1:2 的空间划分,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地图底、车模底、多卡片等设计,乐道在这块大屏中可以说将这些元素都做了很好的融合。



更值得一提的是, 乐道 L60 中控屏幕的比例为 16:10 ,相较于更贴向观影沉浸感的 16:9 比例,采用 16:10 比例的屏幕可以拥有更多的纵向空间与纵向像素,垂直空间的增加也避免了我们多余的上划与下滑,在车机设置界面中尤为明显。

左侧区域,乐道默认为是车模界面,但在行车时会自动转换为 SR 界面,并且可以支持全屏显示。
视频上传成功
右侧默认则是导航界面,但应用可以通过抽屉方式展开,下拉则是关闭。各种交互逻辑设计的还是有差异的,使用时不会发生冲突。
视频上传成功
在以导航为底时,在右侧有应用打开时,导航会自动变化为左侧小比例显示,这个比例十分贴近我们的手机导航,我认为是做合适的导航比例,这一点是值得夸赞的。
视频上传成功
并且相较于以往蔚来的小竖屏,乐道则是尽可能的发挥出屏幕“宽”的优势,例如其底部dock所支持的功能就会更多,关键功能的左右区分也做的很好,方便主驾与副驾对于车机的共同需求。

但乐道在车机上所花的心思还不止这些。
乐道在车机上还有哪些小心思
在有着对于横屏的深度理解之外,乐道在一些车机的交互细节方面,做的也是很好的,无论是视觉还是触控都能给到我们很丝滑的体验。
- 指尖交互如何让肉眼感知到车机的丝滑
乐道 L60 搭载了目前车机芯片顶流-骁龙 8295P ,流畅度上自然是没有问题,但车机的流畅与否也和系统原生动画有关联。
而窗口动画、切换动画等设计元素可以让操作过程更加平滑和自然,动画的加入也可以提升用户的参与感与沉浸感,进一步拔高交互体验。
视频上传成功
乐道在这方面的小细节做的还是很好的,除去常规的划动动画、界面切换动画以外,在底部 DOCK 栏的小设计也是很用心的,例如车辆的解锁与上锁按键都有小动画的加持。
视频上传成功
- 视觉交互如何提升用户的沉浸感
大尺寸屏幕的好处,真的是太多太多。在如今车内娱乐化需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如何提高用户的沉浸感也是重中之中。
首先是应用 UI 应该尽可能的贴近车机 UI ,乐道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例如原生的“媒体”界面,集合了诸如 NIO 沉浸声、QQ音乐等做了深度适配的应用,其界面 UI 布局以及抽屉式的打开方式都极度贴合车辆的设置界面,虽然不能满屏显示,但至少保证了用户的突兀感并不强。

即便是我这种使用网易云音乐的用户,虽然网易云音乐没有做进原生媒体应用中去,但其对于乐道的车机 UI 的适配也是很好的,这也是蔚来系一向的风格,没有和车辆 UI 做适配的应用是不会放入应用商城的,这相比于某些车型生拉硬套一些手机端或者平板端 APP 的做法要好很多。


另外一些全屏应用,例如在场景空间下,17.2 英寸的屏幕被很好的填满,没有一丝多余的车控按键干扰。如果想要调动车控,也可以通过底部上划或者顶部下划的方式将车控按键调度出来,这样的交互方式借鉴了平板,上手还是很简单的。


爱奇艺这种深度定制的应用,在进入后依旧是沉浸式的感受,设计风格借鉴了电视的家庭影院风格,相较于直接搬用平板 APP 的美观度更高,可以说在应用中的每一次停留都是一种享受。


但车鱼视听中的抖音小程序,在全屏时会因为竖屏比例的影响无法填充满整个屏幕,我个人认为在竖屏时两侧可以用“黑边”来进行填充,这样的视觉效果会更好一些。


补能如何成为车机交互中的重要一环?
在我们的用车生活中,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补能永远是我们绕不开的。如何将补能做的更加方便且无感,乐道或者蔚来则是一直在这个方向所努力的。

换电是蔚来与乐道的杀手锏,这是其它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目前所无法撼动的。而换电的优势所在就是将新能源车的补能存在感拉到最低。
那么补能这个行为又和车机或者座舱有何关联呢?
首先我们知道,即便是现在拥有自建桩的新能源车型,在操作时还是避免不了下车以及手机扫码等操作,而乐道与蔚来在换电的加持下已经实现了车机的全流程操作。

例如我们可以在车机选择想要去的换电站,并且勾选自动下单,这样车辆在抵达换电站 200米 内后就会自动下单,车机也会自动进行提醒。

在接近换电站后,车机也会指导用户如何停泊,如何启动换电等等。在泊车过程中也能通过中控实时的显示来告知用户车辆在做什么,降低用户的冷汗指数。例如在泊入换电站时其就会实时显示车辆停泊轨迹,和自动泊车无异。
视频上传成功
在换电中途,车机也会实时显示现在的换电进度,虚拟换电站的动画也会和实时换电操作匹配,在卸下固定螺栓时也会告知用户不必紧张。

这样的一系列操作下来,补能的突兀感变降到了最低,反之用户的沉浸感也得到了提升,这是目前其它品牌车型还无法做到的。当然,如果未来充电线缆都能被自动机械臂所取代、不同运营商的支付系统能够打通,相信充电的沉浸感也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编辑总结:
在经历了数天的实车体验之后,以车主的维度来讲,乐道的椰子系统确实可以称作优秀。底层逻辑、UI 设计、硬件配置都已经拉满,只能在一些细节方面寻找它的不足,例如一些小动画、逻辑上依旧会存在一些小 bug,但相信官方后续在 OTA 中也能解决。
抛开座舱方面,我确实在这台车上感受到了“家庭”属性,自己驾驶感觉底盘调校还不错,家人乘坐也会对其的舒适性给到很高的评价。
最后,乐道的第二款车型 L90 目前的曝光度也越来越高,这台三排大 SUV 车型还能给我们怎么样的惊喜?这台车的最新信息还有哪些?还请大家关注新出行乐道社区,我们会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