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AR V23 的外观和内饰设计是真的非常帅,那么在如此帅气的外观和内饰下,各方面的基础能力到底怎样,是否徒有其表?
对于这款车型,我们也非常有幸,借到了两驱和四驱的版本,来进行实测。看看两个版本在动态、续航、充电、加速、刹车及 NVH 方面的实力是怎么样的。

下面就通过本篇文章,带你一起来了解 iCAR V23 的各项表现,看看是否能够满足各位的需求。

在此前我们也有过详细的静态体验,各位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目录
- 快速了解 iCAR V23
- 动态驾驶感受
- 纯电续航测试
- 直流快充充电测试
- 加速及刹车测试
- 外观及内饰回顾
- 储物及乘坐空间回顾
- 总结
一、快速了解 iCAR V23
-售价
12 月 16 日, iCAR V23 正式迎来上市,新车售价 9.98-13.98 万元,共推出三款车型配置。

-尺寸
车身尺寸方面,iCAR V23 的长宽高分别为 4220*1915*1845mm,轴距为 2730mm。

-动力及续航
动力方面,iCAR V23 提供了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可供选择,其中单电机的功率为 100kW,双电机的功率分别为 55kW 和 100kW。
续航方面,iCAR V23 将搭载 59.932kWh 和 81.76kWh 的电池组,对应的 CLTC 续航分别为 401km 和 501km。
二、动态驾驶感受
动态方面我们先来聊聊动力是否够用的问题,这一次我们的试驾车有两驱也有四驱,所以在这一点上体验非常深刻。两驱和四驱的底盘结构都是一样的,采用了前麦弗逊加后五连杆的组合。
首先在高速上,驾驶模式经济的时候,两驱版在加速上是明显要比四驱慢的,而且加速踏板需要踩的很深,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时速上升;四驱版在经济模式下,加速体验明显好过两驱版车型。
而在运动模式下,两驱和四驱的加速都有着较为不错的体验,在城市使用这套动力是足够的,但如果是在高速使用的话,四驱提速更快,超车也相对来说要安全一些。

悬架方面,两驱和四驱有一些细小的差异。在通过井盖和细碎颠簸路面时,能够感受到两个版本都是偏硬的,并且在通过井盖时能够明显感觉到是砸下去的,随之会带来一些车身晃动的情况。
不过在通过这两种路面时,四驱相对来说会比两驱柔和一些,舒适性会高一些。
在遇到大起伏路面时,抛跳情况控制的还算不错,并且车身也没有上下和左右多余的晃动情况。
对于侧倾方面的抑制做的也很不错,可以让你在一个稍快的时速下去过弯,虽然车身高度较高,但体验比传统的硬派 SUV 要好非常多。当然也还是需要注意一下时速,毕竟相比轿车和城市 SUV 来说,重心还是偏高的。

转向上,V23 有几种模式可调,但就算是经济模式下,方向盘还是有一些偏重的情况。在指向性方面,可以说是非常接近轿车,没有太大的虚位,应对突发情况需要快速变道也能很容易的操作。
对于动态方面,V23 的表现介于城市 SUV 和硬派 SUV 之间,在视野方面能够给到你硬派 SUV 的体验,而在底盘的表现上,又能给到你接近城市 SUV 的体验。
三、纯电续航测试
-高速续航
基于 XCX-Test 标准,我们的测试路线依然是广深沿江高速,该路段拥有双向八车道,限速为 120km/h(东莞段限速 100km/h),并且还伴随着横风存在。
所以能耗方面相比大多数高速都要稍高一些,对于最终续航达成率也会更有挑战。

在上高速前,我们去到高速附近的充电站,分别将两台车的电量都充至 100% 电量。此时两驱版表显 CLTC 纯电续航里程 401km,四驱版表显 CLTC 纯电续航里程 501km。
在分别将两台车的小计里程清零后,我们便开始此次 iCAR V23 两驱版以及四驱版的纯高速续航测试。

最终,两驱版车型在行驶了 271.7km 之后停止了此次高速纯电续航测试。
此时两驱版车型表显 CLTC 剩余续航里程为 18km、剩余电量 5%、平均速度 78km/h、驱动平均电耗为 19kWh/100km。

从此次两驱版车型高速纯电续航测试的成绩来看,iCAR V23 两驱版在高速上行驶了 271.7km。总共消耗 95% 的电量。
按照行驶 271.7km 消耗 383km 来算,此次 iCAR V23 两驱版高速纯电达成率为 71%。如果按照满电 401km 来算,纯高速跑 284.5km 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

四驱版车型在行驶了 340.7km 之后也停止了此次高速纯电续航测试。
此时四驱版表显 CLTC 剩余续航里程为 29km、剩余电量 6%、平均速度 82km/h、驱动平均电耗为 20.3kWh/100km。

从此次四驱版车型高速纯电续航测试的成绩来看,iCAR V23 四驱版在高速上行驶 340.7km,总共消耗 94% 的电量。
按照行驶 340.7km 消耗 472km 来算,此次 iCAR V23 四驱版高速纯电达成率为 72%。如果按照满电 501km 来算,纯高速跑 361.6km 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城市续航
城市续航测试方面,并非采用的满电测试,而是任意电量区间来测试。根据城市行驶 100km 的数据来看满电达成率是多少,以及城市行驶 100km 的表显电耗是多少。
在路线选择方面,采用了与插混车型纯电测试相同的道路。路线为深圳的深南大道和北环快速路,其中北环的限速在 80km/h,深南大道的限速在 60km/h,但深南大道有较多的红绿灯,两条路线结合平均时速基本在 30km/h 左右。

两驱版车型在表显剩余电量 89%,CLTC 续航里程 355km 的时候开始城市续航测试。四驱版车型在表显剩余电量 89%,CLTC 续航里程 445km 的时候开始城市续航测试。
车辆驾驶模式、动能回收模式以及空调温度方面的设置与高速续航测试时保持一致。在小计里程清零后,我们便开始了此次城市续航测试。

最终两台车在行驶 100km 之后,我们结束了此次的城市纯电续航测试。
两驱版车型此时表显剩余电量 66%、CLTC 纯电续航里程 263km、平均速度 31km/h、驱动平均电耗 10.6kWh/100km。

四驱版车型此时表显剩余电量 72%、CLTC 纯电续航里程 360km、平均速度 31km/h、驱动平均电耗 11.9kWh/100km。

从数据图中可以看到,iCAR V23 两驱版的城市续航能耗基本能维持在 10-11kWh/100km 左右。整体的能耗表现比高速来说要优异不少。

而四驱版的城市续航能耗能维持在 11-12kWh/100km 左右,这个成绩与两驱版车型的成绩十分的接近。

从两驱版城市续航测试的成绩来看,iCAR V23 两驱版在城市行驶 100km,总共消耗 23% 的电量。
按照行驶 100km 消耗 92km 来算,iCAR V23 城市纯电达成率为 109%。如果按照满电 401km 来算,纯城市跑 435.9km 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当然,这只是根据达成率推算的数据。

从四驱版城市纯电续航测试的成绩来看,iCAR V23 四驱版在城市上行驶 100km,总共消耗 17% 的电量。
按照行驶 100km 消耗 85km 来算,iCAR V23 四驱版城市纯电达成率为 118%。如果按照满电 501km 来算,纯城市跑 589.4km 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只是根据达成率推算的数据。

四、直流快充充电测试
充电测试方面,由于测试时间的原因,我们是在蔚来 200kW 充电桩测试的,并没有去到华为 600kW 充电桩测试。
-200kW 充电桩
电池包方面,两驱使用的是江苏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包,容量为 59.932kWh;四驱使用的是江苏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包,容量为 81.76kWh。

经过实测,在 200kW 充电桩上,两驱版车型最高充电功率能达到 90.7kW。但在电量充至 55% 之后,充电功率就从 90.6kW 下降至 64.6kW。
两驱版车型从 5%-90% 的充电时间为 50 分钟,从 30%-80% 的充电时间为 25 分钟,总充入电量为 55.276kWh。

四驱版车型从 4%-90% 的充电时间为 58 分钟,从 30%-80% 的充电时间为 31 分钟,总充入电量为 69.332kWh。

从曲线图可以看出,两驱版和四驱版整体的充电曲线是比较接近的,都是在 55% 电量左右达到峰值功率。

五、加速及刹车测试
当网上第一次出现 V23 加速需要 10 秒这个数据时,多数人都有点接受不了,那么对于这方面,我们也实测了两驱和四驱的加速。
从实测数据能够看到,两驱版的 V23 加速确实需要 10 秒,但对于电车来说,动力输出是很直接的,跟油车的 10 秒加速完全不同。
而四驱版的驾驶就可以用迅猛来说了,虽然电机功率只有 155kW,但 7 秒的加速对于城市和高速来说是足够使用的。

那么在刹车距离上,我们实测的两驱和四驱使用的轮胎都是朝阳轮胎,在刹车距离上,两驱会稍长,不过也控制在了 40 米内,算是还不错的成绩;而四驱可以说是比较优秀的了,因为最短距离能够达到 36.3 米。

六、外观及内饰回顾
-外观回顾
外观方面此前静态体验已经写的非常详细了,所以本次主要来回顾一下重点信息。
V23 采用了非常硬核的轮廓,车头虽然轮廓方正,但在引擎盖位置还是能够看到曲面造型设计,让人感觉车头设计没有那么咄咄逼人的感觉。

前档位置能够看到一个前置辅助驾驶摄像头的布局,所以 V23 是支持辅助驾驶功能的,并且还有打灯变道的功能。

由于前引擎盖是不支持开启的,所以玻璃水的加注口设计在了左后方的黑色盖板下方,按压盖板便可开启。


来到车侧,我们能够看到这是一款标准的方盒子车型,侧面线条都是平直的设计。轮眉稍微有点与众不同,因为采用了梯形设计,上窄下宽。
尺寸方面,iCAR V23 的长宽高分别为 4220*1915*1845mm,轴距为 2730mm。

在尺寸方面,我放了几款风格相似的车型和目前销量非常不错的车型来供大家参考,除了小于元 UP 外,V23 的尺寸要全面大于悦也和悦也 Plus。

轮毂方面,V23 原厂有两款造型非常不错的轮毂,19 寸的大饼轮毂是给两驱车型使用的,21 寸的盾型轮毂则是给四驱车型使用的。
那么在轮胎尺寸方面,两驱车型的轮胎尺寸为 255/55 R19,四驱车型的轮胎尺寸为 265/45 R21。


在车辆左侧翼子板位置,能够看到有一个 NFC 的标识。

门把手方面,新车采用了隐藏式设计,并且做了一个撞色的处理。

开门方式是如下图所示的这种方式开启。

充电口位于车身的右后侧,并且是快慢充集成式设计。

最后来看车辆尾部,尾部整体设计四平八稳,但牌照架的设计比较个性,很少有车型会选择这样放置。
作为一款方盒子车型,小书包是肯定有的,并且这款小书包还有许多功能,我们之后再说。

高位刹车灯位于小书包内,也就是下面这个正方形物体。

-内饰回顾
内饰设计方面,V23 的设计也采用了大量平直的线条,与车辆的外观造型相匹配。

由于没有仪表,所以在方向盘前面的饰板位置能够看到车辆远近光高度调节的旋钮。

方向盘方面能够看到,采用了双色设计,握上去的手感刚好合适。

中控屏采用了大横屏设计,屏幕有三分之一都是用来显示行车信息的,其余部分则是显示地图信息。

在中控屏下方,有三个支持独立调节角度的空调出风口。

旋钮方面,左侧的旋钮是用来控制驾驶模式的。

右侧的三个旋钮分别是用来控制音量、空调温度和空调风量的。

在旋钮下方还有一排实体键,主要也是用来控制空调功能的。

七、储物及乘坐空间回顾
-储物空间
在门板储物空间方面,受限于尺寸,在这个位置采用了网兜设计,这点与牧马人是一致的。

储物空间方面,前排中岛下方能够看到配有限位器,并且支持自由调节距离。

在拆下小储物盒后,还有一个非常深的空间能够用来储物。

中岛最前方是放手机的位置,不过比较可惜,并不支持无线充电功能。

中央扶手箱也是双层的设计,放下盖板的情况也有着不错的储物能力。在取下盖板后,还有一个非常深的空间可以用于储物。


在后排比较可惜的是没有充电接口,但储物空间还是很不错的,用来放纸巾完全没问题。

后备箱能够看到,整体比较规整,在不放倒后排座椅的情况下也能有不错的储物空间表现。

并且在打开后备箱盖板后,还能看到内部还有一个容积较大的储物空间。

在尺寸方面,当后排座椅放倒后,顶到第二排座椅坐垫位置,能够有 131.5cm 的深度,对于这个尺寸的车来说算不错的了。

-乘坐空间
在看具体的乘坐空间前,我们先来看看 V23 的座椅。V23 的座椅整体设计比较简洁,缝线也没有太过复杂,不过在靠背位置还是能够看到 iCAR 品牌的一个设计点缀。

第二排座椅缝线和造型与前排基本一致,虽然第二排看着像只能坐两个人的样子,但实际上 V23 是一款五座车型。

数据方面,座椅的长度和高度都非常可观,所以乘坐体验并不差。

具体到乘坐空间来看,当身高 180cm 的体验者把座椅调至最低且舒适的位置后,能够看到,此时头部空间为一拳两指。

在保持前排不动的前提下来到第二排,能够看到,此时头部空间同样为一拳两指,腿部空间为一拳三指。

编辑总结:看完本篇文章,我想你对 iCAR V23 的能力有了大致的了解,在续航方面,V23 的高速达成率挺不错,如果是跑高速比较多的朋友,选个四驱会有更好的体验。如果你是城市代步更多的话,两驱就完全够用了。
在加速和刹车方面,这个成绩还算不错,如果换套胎的话,刹车距离应该能够再短一点。在 NVH 方面,与同级车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乎意料,毕竟 V23 的造型如此方正。
总的来说,V23 并非徒有其表,在续航、加速、刹车和 NVH 方面做的都是这个价位应有的水准,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的表现还要优于同级。
至于最终该如何购买,以及是否购买,各位可以等正式价格出来之后再看看,看看是否达到了自己的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