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七百万网约车司机面临失业危机!”,近段时间只要是关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新闻,基本上都会打上这样的标题,也难免令人新生困惑,近些年磕磕绊绊的 ROBOTAXI 怎么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网约车与出租车司机的「头号杀手」。
所以本篇文章我们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ROBOTAXI 的发展历程,而其又是否能完全取代运营车辆的司机?
一、ROBOTAXI 的前世今生
无人驾驶或者说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概念其实很早就被提出了,其最开始还是始于海外,但最终又被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早在 2009 年,谷歌 Waymo 就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2012 年其无人驾驶汽车就取得了美国加州的测试牌照,2017-2022 年在凤凰城开始试运营并逐渐扩大服务区域,并在 2023 年在旧金山取得了商业化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牌照,成功商业化落地。
而目前的海外 ROBOTAXI 玩家还有 Uber、Curise、亚马逊、Lyft 等等,目前大部分都以开始商业化的运营,但他们目前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困难。
国内虽说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已经追平或超越海外的 ROBOTAXI 运营商。以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为例,其前身为百度在 2013 开始的无人驾驶项目,2016 在美国获得了自动驾驶测试牌照,2017 年正式推出自动驾驶平台百度 Apollo 。
在后续与多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后,百度 Apollo 正式开始了无人车的试运营,并在 2021 年成立自动驾驶出行平台“萝卜快跑”,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
与此同时,小马智行、文远知行、AutoX、滴滴出行等企业也都在布局无人驾驶出租车,中国的 ROBOTAXI 赛道正在逐步发展。
二、ROBOTAXI 的不同运营模式
2024 年 4 月,马斯克宣布特斯拉的 ROBOTAXI 车型将在 8 月份正式发布,并且随着其来华访问,外界猜测除去特斯拉 FSD 的在华落地以外,特斯拉 ROBOTAXI 将来或许也有概率入华。
关于 ROBOTAXI ,我们发现市场中有着不同企业都在局内,例如特斯拉、小鹏等汽车主机厂,百度、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企业,还有滴滴出行、Uber 等出行平台。
首先我们来看汽车主机厂的 ROBOTAXI 模式,以目前的小鹏为例,其或将采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运营的「三个自主」模式,未来的特斯拉 ROBOTAXI 大概率也将采用这种模式。
「三个自主」模式也是很好理解的,车企有独立的自动驾驶研发能力、有 ROBOTAXI 车型的生产制造能力、有独立运营 ROBOTAXI 商业化的能力。小鹏汽车在去年年底就以小鹏 G9 改装而来的 ROBOTAXI 车型举办了一次体验活动。
并且车企有了研发与制造能力,也可以依托这种优势,将 ROBOTAXI 打包出售给个人、车队或者出行平台,并且 ROBOTAXI 也可以作为数据采集终端,去完善车企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研发,相辅相成。
而一众互联网企业则更像是传统的出租车公司,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系统-与车企合作采购车型-独立商业化运营,例如 Waymo、萝卜快跑就是这种形式。
滴滴出行、曹操专车等出行平台也是选择与车企联合打造 ROBOTAXI 车型,并接入自身的平台进行运营。
三、从研发到商业化落地要经历什么
ROBOTAXI 从研发到商业化落地一般都要经历五个阶段,自动驾驶研发-道路测试-小范围载客运营(带安全员)-无人驾驶运营-规模化推广。
还是以萝卜快跑为例,首先就是百度在 2013 年进行了无人驾驶技术的立项,先行一步在美国取得了测试牌照进行道路测试,2018 年获得了北京首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然后在国内依靠政策进行小范围载客运营,最后走到了现在的无人驾驶运营。
来到 2024 年,萝卜快跑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成都等 11 个城市开展了 ROBOTAXI 服务,这些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推动。
所以我们能看到,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ROBOTAXI 发展最大的推手还是国家政策。
在今年的五月, 《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杭州成为除经济特区外,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明确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具体流程的城市。
六月,北京发布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 21 个城市发布了自动驾驶测试地方政策,ROBOTAXI 正如当年的网约车一般,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看似已是未来出行方式之一的 ROBOTAXI ,距离大规模的普及还有多远?其商业化之路又能走得通吗?
四、ROBOTAXI 将会取代人类司机?
作为近期热点的萝卜快跑,根据百度 2024 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萝卜快跑平台累计订单已经超过了 600 万单,本季度订单量 82.6 万单,同比增长了 25%。
百度表示,萝卜快跑平台距离收支平衡已经越来越近,在 2024 年底萝卜快跑就有可能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在明年整个业务或将开始盈利。
相较于其他的 ROBOTAXI 友商,萝卜快跑这次确实是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对比海外知名的 Waymo 我们就能发现,Waymo 的累计运营总里程大约在 1 千万公里左右,而萝卜快跑则是 1 亿公里。
相较于美国对于自动驾驶区域的“唯唯诺诺”,萝卜快跑正是凭借这更大的运营范围取得了更长的运营里程,也为正向的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其运营范围最大的武汉市,萝卜快跑目前已经覆盖该市将近 3000 平方公里以及近 700 万人口,这个数据相较于其它友商可谓是十分夸张的存在。
但看似正向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等待我们解决。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每当有一项新事物出现,仿佛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也许将被取代的“旧事物”。所以当萝卜快跑快速发展布局的同时,也有人担心是否会挤占网约车以及出租车的生存空间。
这个疑问就像是当年网约车市场刚刚兴起之时,也有人担心传统的出租车是否就会被取而代之,现在来看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正所谓良币驱逐劣币,网约车的兴起虽然挤占了一部分出租车市场,但也从另一方向推进了出租车市场更加健康正向的发展,加价、拒载、绕路等不良行为也有所收敛,不然传统出租车就更加竞争不过网约车。
网约车的兴起正是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的用车体验,而 ROBOTAXI 也是如此。
也有不少用户在体验过 ROBOTAXI 后表示,相较于网约车,ROBOTAXI 更加干净、价格更低等优点是吸引他们的地方。
但如果要说 ROBOTAXI 要取代网约车与出租车,我只能表示这个结果可能会到来,但绝对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目前 ROBOTAXI 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在于安全性、覆盖度、通行效率这三大面。
安全性方面为重中之中,之前萝卜快跑后台安全员的图片就曾在网络上爆火,ROBOTAXI 在取消跟车安全员后就采取远程接管的策略保证车辆的安全。
并且根据相关信息来看,目前萝卜快跑基本能做到一个安全员监管十台车型,相较于早期安全员与运营车辆 1:1 的配置,车辆自动驾驶能力的提升也是节省了不少人力成本。
由于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与之相关的通行效率就难免有些降低,例如遇到道路限速、礼让行人、道路施工、拥堵路况等场景,ROBOTAXI 目前的表现还是不如人类司机来的靠谱,大家通过最近武汉的萝卜快跑表现也能大致观察出来这些问题,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无人车还是有概率“犯傻”的。
所以这才是萝卜快跑宣称营运至今无重大事故的底气,举个反面例子,通用旗下 Cruise 的 ROBOTAXI 在运营期间就发生过多次车辆抛锚、车祸、甚至是撞击行人的重大事故,导致其失去了在美国加州的运营资格与测试牌照。
而前段时间萝卜快跑与行人的擦碰事故被媒体大肆报道,也是因为 ROBOTAXI 这个新兴市场吸引了太多的目光。
关于覆盖度问题,目前萝卜快跑只在武汉市区实现了较大范围的运营,其它城市则只限于较小的区域范围,并不能很好的服务大众。
短期内的 ROBOTAXI 必定是无法取代人类司机的,这个新兴行业还需要更久的时间去发展,而未来等待我们的或许也是 ROBOTAXI、网约车、出租车的三者并存。
作者结语 ... /
就目前来看,此前一度被唱衰的 ROBOTAXI 还是有着市场空间的,并且正向的商业化运营也在逐渐开展。能否生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看的就是政策走向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度,这条赛道的玩家也正在逐渐增加,其就像是当年的网约车市场一样,在形成规模化后后期必定是惨烈的市场竞争,ROBOTAXI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