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撤销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开篇感言:
秦 L DM-i 的上市在整个汽车行业都掀起了不小的震动, 9.98-13.98 万元的价格、首次上市的第五代 DM 的插混技术、中级车的尺寸和全面提升了品质感的内外饰设计,不得不说比亚迪的车在 10 万上下的区间上是真的能打。
但令我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大家的关注重点全部集中到了续航上,以至于上市半个月之后还有大量的媒体老师驰骋在全国各大高速公路上。
插电混动车型的核心优势在哪里?
对于 2100+ 公里的续航我并不怀疑,虽然 NEDC 续航标准跟实际用车会有偏差,但是在理想工况开个将近 2000 公里的续航也不是不可能,即便日常使用打个 7.5-8 折,也有 1600 公里多的续航。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用,甚至有些冗余了,毕竟普通车主应该罕有一口气开 2000 公里的用车场景,车能做得到人也受不了。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插电混动车型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省钱。插混车型在市区及日常通勤场景中,可以当作电车来开,通过充电补能甚至可以不用烧油。 没有续航焦虑。跟纯电车型比起来,插混车型的使用便利性更高,即便偶尔忘记充电,或者长途行驶、充电条件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燃油在亏电状态下持续行驶。
所以说,相比于综合续航里程,插混车型更应该关注的是它的纯电续航里程、充电补能的便利性以及综合能耗表现。

秦 L DM-i 上市的 5 款车型中, 80km 领先型和超越型的 WLTC 纯电续航只有 60 公里,而且没有快充接口,这使得如果你临时想要找个充电站补能,就只能找慢充桩,而且充电时长和效率也更低,十分影响使用便利性。 60 公里的纯电续航也意味着限制了你的纯电活动半径。电机数据 80km 的车型相较 120km 车型也更低,动力表现要更差一些,因此选择 120km 的车型才能解锁完整的插混车型用车体验。
智能化配置有何差异?
在智能化方面,售价为 11.98 万元的 120km 领先型只配备了定速巡航, 12.98 万元的 120km 超越型增加了 L2 级别的 DiPilot 辅助驾驶系统,并多了内置行车记录仪, 13.98 万元的顶配车型则拥有了一块更大的中控屏幕。

其他舒适性配置
13.98 万元的顶配车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舒适性位置上,相较于便宜 1 万元的次顶配车型,多了前排座椅通风加热、后视镜倒车下翻、自动防眩目、 15W 的手机无线充电、两个扬声器喇叭和彩色氛围灯。
总结
综合看下来,比亚迪秦 L DM-i 的 80km 车型整体性价比不高,甚至不如秦 PLUS ,如果你对辅助驾驶的需求并不高,可以考虑 11.98 万元的 120km 超越型。
13.98 万元的 120km 卓越型相较于 120km 超越型贵了 1 万元,但只增加了更大的中控屏、前排座椅通风加热、 15w 手机无线快充的舒适性功能,这 1 万元的价值感并不高,所以次顶配的 120km 超越型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虽然比亚迪现在的势能很大,秦 L DM-i 也确实很能打,但是 10 万出头的插电混动车型也并不是非选他不可,稍后会为大家汇总一下“ 10 万出头的价格,能买到哪些不错的插混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