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出行 廖雨涛)这几天对于我来说最折磨的,就是等待最新一批工信部申报目录。
因为这一批申报目录中除了 007、MEGA 这些车型外,还将会有一台非常重磅的车型,也是新出行群里讨论比较火的一款车型。没错,正是小米汽车。
早在 2021 年 3 月 30 日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正式官宣自己将进行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也就是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开始造车。
时隔 958 天后,期待已久的小米汽车的神秘面纱终于在今天被揭开了。所以这一次我们就顺着工信部图片来和大家系统性的聊一聊小米汽车。
年轻人的第一台小米轿跑
从今天的身份证图片可以看到,作为小米汽车第一款车型,新车的定位是一台纯电轿车,整个外观造型也是非常年轻、运动,看过实车的都说,新车整体造型会有一点保时捷 Taycan 的感觉。
而在这样符合年轻用户群体的造型设计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小米汽车同样是用了一个封闭式前脸,前脸机盖上方则是小米 LOGO。
封闭式前脸的下方则是格栅设计,起到散热导流作用,格栅下方还有两个 C 字形装饰。同时,在传统雾灯处,新车也采用了镂空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装饰件。可以透露的是,这车风阻系数也会有惊喜。
侧面造型方面,整个车型能看出来是比较流线的设计。细节方面,新车门把手采用了类似保时捷 Taycan 和 ID 系列那种半封闭式设计,实话实说这种设计确实挺实用的。
在尺寸方面,作为一台定位运动风格的年轻轿跑,新车的尺寸来到了长 4997mm,宽 1963mm,高 1440mm,轴距 3 米的数据。对比同级别对手而言在车长更有优势,同时提供了非常低趴的姿态,但可能会对后排头部空间造成些许影响。
外后视镜支架下面则是后向 ADAS 辅助驾驶摄像头,侧前向 ADAS 辅助驾驶摄像头则是在 B 柱里面,布局和特斯拉 Model 3 一样,B 柱也融合了 NFC 卡片钥匙解锁。
轮毂方面,Max 版采用的是前后混合胎宽,前轮为 245 /40 R20,后轮为 265/40 R20 配有的是米其林轮胎。标准版前后轮都是 245/40 R20 尺寸规格的轮胎。同时 Max 版本或将配备主动式电动尾翼
尾部造型方面,小米汽车采用了类似大 C 型的贯穿尾灯,尾灯上方则是 XIAOMI 英文 LOGO,贯穿灯点亮效果不错。
同时在尾标方面,左侧贴的是“北京小米”,右侧贴的是 SU7,这台车的官方名称就叫 SU7。
而在登录工信部之前,小米汽车的保密措施可谓相当严密。距今为止我们也仅知道小米旗下第一款车型会是一款轿车,并且只要公开露面,都是厚厚的几层伪装贴纸在身上。
另外,从几张简单的谍照还是能看到新车在头顶中间还装配了一颗激光雷达。
既然是轿跑车型,没有一个拉风的尾翼是有点说不太过去。此前我们曾报道过,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申请了“车辆尾翼以及车辆”专利获授权。
根据摘要显示,该专利涉及一种车辆尾翼以及车辆,车辆尾翼包括尾翼支架、第一活动扰流板、第二活动扰流板、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以及第二角度调节机构。
有基于此,我们通过各种外观的谍照和尾翼专利基本也可以判断出来,雷军是真的想为年轻人造上一台属于小米的四门轿跑车型,并且其拥有着不俗的智能化能力。
登录工信部,资质问题解决了?
对比宣布造车时的热泪盈眶,在此之后的雷军对于造车总是显得沉默不语,三缄其口。
就连前不久发布澎湃 OS 提到了“人车家”生态互联时,雷军专门在发布会前夕为期待小米汽车的用户们泼了一盆冷水——“我们会挑选合适的时候向大家集中汇报。”
而在沉默的背后,各方猜测纷纷来袭,其中对于雷军闭口不语的理由讨论最多的,是生产资质。
经常混迹新出行小米社区的应该都知道,目前造车资质问题是困扰新入场玩家最头疼的问题。前有自游家车型上市却被大乘拖累无法交付,后有集度高调登场后折戟沉沙最后改名为极越低调归来。
都是新势力与传统厂商的合作,一个“死”于生产基地不符合条件,而另一个则是万事具备,但在最后的产品上遇到了不可言说的阴霾。
或许正是出于“前辈”们不太友好的下场,使得雷军对于造车一事不愿明说太多,自然也就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有人说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撤销了其生产资质,或许将由小米接手;还有人说小米汽车从未承接或收购任何企业的汽车生产资质。但也有人说从小米官宣造车的那一刻起,资质问题就早已解决。
但随着雷军口上的量产交付时间逐渐逼近,小米已经悄无声息地解决了造车资质问题——小米汽车一期工厂从动工开始,并未受到明面上的干扰,一直都在稳步建设着。
而尾部的标识似乎也说明了,小米汽车的资质来源,或许正是源于被北京汽车收购之后,仍旧避免不了破产命运的宝沃汽车。但无论如何,小米汽车的资质是解决了。
打通智能电车产业链
在打通产业链这块,可以说小米比大多数车企还要驾轻就熟,从手机时代一步步发展起来对于供应链的掌控能力,是目前新势力车企们还亟待学习的内容。
比如今年发布的 Xiaomi 14 系列,小米便大胆地在部分核心元器件方面采用了国产化部件,比如来自豪威的“光影猎人”摄像模组,以及与华星光电联合定制的屏幕,首发高通骁龙 8 Gen 3 芯片等等;
而在智能家居领域,就更不用提在米家旗下孵化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智能家居企业了,他们与小米手机组合后在智能家居领域基本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
深谙掌握产业链就是赢得话语权的雷军,在入局汽车领域所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接触和投资目前国内热情高涨的智能驾驶领域和动力电池领域。
在智能汽车最为关键的自动驾驶领域,小米意在打通外部传感器以及提供软件和算法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从图中可以看到,不论是自动驾驶领域的知名企业黑芝麻智能、 MONMENTA ;还是国内激光雷达龙头企业禾赛科技,小米均有涉猎。
而结合前面曝光的谍照来看,本身在硬件堆砌方面非常擅长的小米,其旗下首款车型没有意外地会走上激光雷达+大算力智驾芯片的道路上。
第一款车型的两套智驾方案不排除其中一套是激光雷达+两颗 Orin-X 芯片,另一套则是单颗 Orin-X 芯片,差异化实现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售价。
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目前先后投资了蜂巢能源、赣锋锂电、中创新航、珠海冠宇、卫兰新能源以及富特科技。但投资归投资,在整车动力电池的供应选择方面,小米汽车也不排除与宁德时代或比亚迪合作。
从过去的种种动作不难发现,小米汽车在过去的九百多天中,一直在稳步进行着对目前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战略投资。
小米首款车型的更多信息猜想
-智能座舱
在智能座舱上,不出意外的话,与高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小米将会在首款车型用上高通骁龙 8295 座舱芯片。
而在内饰布局上,此前的谍照曾经爆料过,小米首款车型的内饰会采用横向类 Pad 大屏的主流座舱布局,并且从灯光来看新车或许会采用怀挡的换挡形式。
-电池/续航
根据此前的消息来看,小米首款车型或将搭载容量为 101kWh 的电池包,额定电压 726.7V,额定容量为 139Ah,重量为 642kg,标准的 800V 高电压平台车型。
参考目前市面上的 800V 轿车大电池版本的续航来看,小米首款车型的 CLTC 纯电续航将有可能要突破 800km 以上的成绩。
同时小米汽车也将提供小电池容量版本,从爆料的信息来看,小电池版本的电池容量也将突破 70kWh,续航也会在 600km+ 以上。
-高压平台/增程车型?
看到谍照里动力电池包这如此高的额定电压,大家可能也有了些许猜想——小米首款车型会不会用上 800V 纯电高压平台?
而在我看来,如果 2024 年国产车企还不能掏出 800V 纯电高压平台车型的话,基本等同于自断一臂。因为就目前的市场上便已经出现了太多 800V 的国产车型,如果到了明年则会比想象中更多,如果只依靠单一的 400V 车型打入市场的话会显得太过乏力。
但这并不是说 400V 车型便一文不值了,在我们所了解的小米首款车型的情报当中,小米汽车将选择 400V+800V 的双电压平台车型路线,用以进一步拓宽售价区间。
而小米是否会推出增程车型的猜测,则是源于小米的一则增程系统设计工程师招聘。
就我个人看来,在这个时间节点才发布增程相关的人才招聘需求,那基本上增程车型是无缘与纯电车型一起在明年上半年进行量产交付的。这则招聘启事放在目前来看,更有可能的是小米未雨绸缪进行的技术人才储备。
-智驾能力
其实前文有提到过,小米首款车型在高配版本上极大概率有着激光雷达 + 大算力芯片组合兜底的,那到正式量产上市的时候,小米的智驾能做到什么地步呢?
在视频中我们不难发现,小米自动驾驶在 2022 年发布的绝大部分内容,其实在今年的智能化头部梯队车企都基本实现了量产落地交付给用户。
比如现在第一梯队的城区智驾中就能做到无保护路口转向/掉头,主动超车,上下辅路等等;而在泊车方面也出现了跨楼层记忆泊车功能,更有甚者还能做到识别收费亭抬杆操作。
而又是几百天过去,小米汽车的智驾能力在我看来追赶第一梯队是没有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上述视频的技术能有多少能直接交付给用户,以及有没有新的内容,比如能否不依赖高精地图,做到轻图化的城区/高速智驾等等。
结语
背负着很可能是最后一个造车新势力的使命,雷军的最后一次创业,小米造车显然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而伴随着各方开始重新转回轿车领域奋斗,小米汽车能否抓住风口一飞冲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