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2500km真实车主评价动态 目前提车2周不到,2500公里,趁着最近288的人少了,发一篇动态相关的帖子,主要还是针对互联网上的各类热门话题进行逐个分析 1.这真的是一台非常舒适的车吗? 从城市代步角度来说,是的,可以给到4.5分以上的评价。这个车的低速回弹/压缩阻尼设计的非常优秀,路面信息过滤的恰到好处,如果你只是一个缓慢代步开车在城市游走的人,这个车中低速的体验是优于很多50w+的油车的,没有开任何的玩笑 对应的,就是产品定义的取舍了,乐道放弃了运动吗?我认为并没有,这次的fsd阀体设计,对于高速压缩阻尼的设定是保障了基础的运动能力的,并不是开船一样的晃悠。我个人在2500km的各类路况中,尝试了各种坑洼路面、山路、减震带、碎石路面,可以确定的是乐道的定位并不是一味的舒适。很多车友提到的硬、晃,就是避震高速回弹压缩的标定 为什么全都在聊避震,是因为乐道并没有在弹簧上面有什么特殊的形式,所以可以确定是避震阻尼的设计取向导致的两种不一样的体验。对于这种体验我的评价是,做得不错,兼顾的很好 2.转向手力真的很差吗? 如果标准模式的高速手力+沉稳模式的低速手力结合起来,我认为就算是正常体验了。目前标准模式的低速手力太过于的轻柔,油车群体肯定是无法接受的。而沉稳模式的手力又太假,60km甚至就已经达到油车100km的力回馈 综合来说,还需改进,维持第一次深度试驾评价 3.为什么都在说有侧倾,那是不是不安全? 我认为这是一种带节奏的趋势,麦佛逊天生就会比双叉臂/五连杆有更大的车身倾斜。结合具体场景来说,常见的匝道70码汇入、80码汇入、90码汇入我都尝试过,并未感觉悬架拉不住车身的体验,反而应该吐槽的是坐垫靠背的包裹性太差,让我人在车里摆来摆去 如果你不是那种拿着车50码速度在市区疯狂横摆变化的人,那么这一点对你来说是不存在的,这样的操作也不是符合乐道本身定位的 4.手力、侧倾、横摆三要素,乐道做的如何 手力、侧倾已经评价过了,重点说一下横摆问题,乐道这个车的舒适区间大概就是在80码以内,当你对于高速变道有要求时,就会发现底盘和你的转向输入手感不匹配,举例: 车速100,快速/应急变道超车,方向机给的手力是紧绷的,但是车身随着方向盘的角度输入, 带来的横摆幅度、体验,都不算是非常爽快干脆,有一种粘滞感,但是这完全不是转向虚位问题,大概率是摆臂衬套和悬架几何的问题 而在80以下,你又会觉得车灵巧好开,所以说,乐道这个车的产品定义是非常明确的 5.方向机虚位 其实很早就不存在虚位这个概念了,那都是产品设计之初的定义问题,EPS也算是比较复杂的标定。建议和同类型、同尺寸、同轮胎规格车型进行比对后发出评价,我维持第一次对于方向机的评价:不贼不呆,符合家用
最后编辑于 · 2024-10-17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