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撤销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撤销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开篇送新出行平台的各位好友一曲 陈奕迅《人车志》
从2010年至今,陪伴过(着)我的车共计有四辆(三油一电)。从手动车挡到自动挡,从硬顶敞篷两座跑车到四座软顶敞篷轿跑再到备受争议的纯电“杂牌”电动轿车,惊觉这十来年,最揭示我的心境的竟然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陪伴我的车们。遂决定在此分享我这一路选车换车的心路历程。
第一辆: 油车 手动挡 斯柯达晶锐运动版

我用自己的工资加上父母的支持,买下了第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车。小巧,灵活,但动力不足。那时候车技很烂,上坡后溜压了别人车头,转弯割爆了轮胎轮毂,高速时速上了100km就打飘。那时候手机也不太行,开车得自己专门买一个导航机,但经常断线,于是开车不敢去太远的地方,生怕找不回家,最远的自驾就是从南京开去无锡,虽然毫无智能功能,但在与发动机声音及档位的配合训练中对车越来越熟悉,从此也越来越喜欢开车了。
- 最爱的功能:可以在车上听歌了!(自带U盘或者CD)
- 驾驶体验:车身非常窄,过居民区小路游刃有余,车内空间很足!省油!皮实!
那时我的信念很简单:什么时候换一辆在坡上可以自己停住的车!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第二辆:油车 奔驰slk200 两座硬顶敞篷

人生最得意的几年,事业高歌猛进, 突然在一个夜晚一拍脑门,我想要买一辆敞篷车!但创业的艰辛和劳累无处释放,无数个深夜,我都会在车里一边大声放最爱的歌,在马路上穿梭,一边叹息流泪时也都是它接纳了我的一切。
- 最爱的功能:座椅加热(姨妈痛的时候)+打开硬顶敞篷(只能在静止状态下)+自己花3000大洋加装的倒车影像+HOLD模式
- 驾驶体验:雪地里打滑严重 但操控感觉一流 车尾部很短 轻盈且迅捷
我的信念依然很简单:什么时候可以换一辆能带上爸妈一起兜风的车!
第三辆:油车 奔驰E200 Coupe 四座软顶敞篷

疫情开始那个春天,我想要换四座可以带爸妈兜风。后成为江浙沪流窜犯频频往返。去年秋天我一个人开着它说走就走,往返2000公里,开上轮渡,看了海上日出。我最喜欢的就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打开敞篷,放上自认为最特别小众的歌,期待在马路上可以多一个和我共和的道友,那一刻,骄傲却又落寞。敞篷的快乐是值得的 ,只是渐渐觉得招摇过市也很孤独,带上家人朋友爱人一起走向山川湖泊大海才是真的幸福。

最爱的功能:时速50km以下可以打开软顶敞篷,可以吹脖子的暖风,氛围灯,扎实的路面反馈,方向盘的厚重感
最终,我的信念很简单:我想要一辆踏实稳重又温馨的未来感汽车!
从4月萌生了这个想法,我就简单制订了一个小计划:
1-换一辆更好的二手燃油车
当时E Coupe已经达到了6.7w公里里程,刚好到了下一轮重点进行保养和磨损件更换的时候,加上我对车市的了解和判断,预感当时已经是比较好的出手时机,二手车换二手车才是划算的,能平行置换到以前同等价位的高档车;如果亏了几十万再去换一个新燃油车,可能又要投入很多资金。
品牌考虑奔驰的游艇蓝E级轿车或者保时捷的macan,或者是沃尔沃这类主打安全舒适的老牌轿车。(但是要考虑牌照限行问题)
2-考察下买电车的可行性。
期待:我很爱敞篷,且都陆续停产了,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普通的车我也不太愿意。如果是好的电车,可以在功能上弥补很多遗憾,且价格也有一定优势。
担忧:都说电车保值率不高,但我应该至少五年都不会再换车了,需要一款本身构架已成熟,短时间内系统可以不断优化升级的车。另外补能和续航问题如果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就可以考虑。
当时的我对于电车不能说是不太了解,只能说是“一无所知”。第一次听说“蔚小理”,知道BYD,剩下只觉得满大街都是讨厌的白车绿牌的网约车,加速很冲让人恶心想吐,打一次车,晕大半天,很是反感。
没有发动机就没有灵魂 开车最美就是听到发动机的转速变化的声音!
虽然心怀一百个不情愿,但我是一个很不喜欢人云亦云的人 。如果决定否定一样东西 必须深入了解到透彻再说不好。 怀着这样的执念,我开始了电车考察之旅。
陆续试驾了以下品牌或车型:(排名不分先后)
特斯拉model3、智己LS7、SMART精灵、高合Z和Y、极氪001和X、蔚来ET5、小鹏P7、昊铂GT、问界M5、飞凡F7、奔驰EQE、凯迪拉克锐歌(当然最近又试驾了特斯拉ModelY,蔚来ES6和奔驰EQE SUV)
在完整试驾和仔细了解后,不断分析逐渐整理出自己的核心需求点:
- 续航 :无固定车位无充电桩只考虑在外快充 续航必须满足我单趟江浙沪(400公里以内)不需要半路充电 ! 必须看真实评测不只看官方CLTC公里数
- 补能方式:不考虑混动不考虑增程,不考虑油改电,只选择单一纯粹的类型 充电或者换电!
- 颜值:车外观看着舒服就行,内饰坚决不要毛坯房,尽量还原多一些物理按键
- 操控感:模拟油车的质感 坚决不要单踏板模式强动能回收! 刹车和方向盘要重一点!
- 科技力:有后轮转向最好,需要声光电的综合高级体现
- 品牌力:有时间沉淀 有一定数量的真实车主反馈 售后有保障
- 付款方式:可以分期且利息合理 免息更完美
- 价格区间:选择30-50w以内,至少用豪华感体验弥补卖掉敞篷车的遗憾
- 个人其他原因:优先用CARPLAY,必须有类似HOLD的驻车功能,喜欢无框车门 不喜欢总手机操控
对我来说的不必要考虑点:
- HUD 抬头显示 (觉得碍眼,挡视线)
- 过分智能的辅助驾驶或泊车(老司机车技一流不需要太多辅助)
- 零百加速很快or双电机(我喜欢加速线性,正常够用就行)加速太快妈妈会晕车,双电机影响续航
- 座椅通风(有是最好没有也没所谓)
- 在车上看视频玩游戏(我只听歌接打电话,其他完全不需要)
- 任何其他服务于司机之外乘客的花哨功能(主要是我的空间,需要先满足我)
- 过分依赖手机与车之间的操控(讨厌用手机开关门,令我缺乏安全感)
- 巨大的车型(超5米长超2米宽)
英语中NARROW DOWN 这个词非常贴切,我就是这样一条条筛选,反复问自己,这个是你真的想要的,还是被别人影响了说得心动想要,这样一点点把自己的需求越收越窄。
第四辆:最终还是选择了EQE 350 EDITION 1 先型特别版



- 包围式游艇座舱 主动式氛围灯 星辉面板 三款模拟声浪 柏林之声音响
- HUD ACC自适应巡航 智能车距 四种能量回收模式 自带后轮转向
- 数一数二的续航表现(先行版96度电池,CLTC717km 实际高速续航约520km左右,可以轻松往返一次杭州到上海约380km,往返一次杭州到苏州约330km,单程杭州到南京约280km,都不用充电且保证在城市里办事都不用去找充电桩)
- 熟悉的E级车驾驶习惯 各种按键细节 HOLD功能 涡轮出风口 carplay连接 座椅加热
- 优秀的车内空间(轴距3.12米,后排座椅直硬但是我自己开为主,加上软垫后我家人也表示没有特别不舒服,毕竟对比奔驰E Coupe后排,已经是舒服得很了哈哈哈哈)
- 天窗可以打开➕分段滑动遮阳帘
- NVH表现很好,甚至过分安静了
- 赠送三年Mercedes Me App 远程控制车辆
- 首付30% 三年免息分期 !秒批省下几万利息钱
- 去4S店吃饭不要钱洗车不要钱充电不要钱送镀晶送威固深色膜送脚垫七七八八

这就是我真实的考虑,所有这些条件加在一起,它就是最合适我的。于是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EQE在灯火阑珊处,越开越喜欢越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

如今,我研究电车尚不足半年,成为电车车主才两月有余,试驾过的车也才十几款、入驻新出行平台才升LEVEL 2,我知道尚有很多很多可以去探索去开发去学习。
唯一确定的是,我从来不否认任何一个品牌,也不会去站任何阵营,因为我只知道当你要的不同,你的选择才会不同,心境会变,人的能力在变,需求也会变。只要最终选择的,就是最合适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仿佛变少了,殊不知社交媒体也会让风吹懵了人心,我始终坚持只听自己的声音。没有什么是完美的,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结语
油车向左,电车向右,这仅仅是两种思维角度和生活方式的冰山一角,但绝对不是油车或者电车飞道扬镳的绝别现场,更不是你死我活有你没我的生死擂台!我依然会记得它们陪伴我的一个个瞬间,仍然会想念驾驭着油车的自己,不论是十万的“初尝鲜”,还是三四十万的“小目标”,又或者是六七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梦中情车”,都在满足一个个充满诚意的内心请求。而在电车世界,我们发现野心可以更进一步实现,未来的模样一步步更加清晰。在“车”这个专属空间里,我们一直都是我们,每一个“时态”下的鲜活的完整的自己,不需要去否定任何一个时刻,都是真实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