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其他
管理
新出行对话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 CEO 袁小林与首席商务官兼副 CEO 安伯扬
新出行原创 · 其他

2023 年 4 月 16 日,沃尔沃 EX90 正式迎来了中国首秀,新车有望在年内在中国完成国产,并将在 2024 年上市。而限量顶配版的 EX90 Excellence 也将率先在国内上市。

在沃尔沃 EX90 首秀上,我们不仅仅看到了 EX90 的实车,也看到了沃尔沃转型电动化的决心。

同时,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结束后,我们也有幸对沃尔沃汽车集团首席商务官兼副 CEO Björn Annwall(安伯扬) 以及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 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 CEO 袁小林进行了群访。

沃尔沃汽车集团首席商务官兼副 CEO Björn Annwall(安伯扬)
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 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 CEO 袁小林

1. 记者: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品牌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会不断加大投入, 快速迭代产品,努力转型升级,试图抢占先机,抓住未来的机遇,请问沃尔沃汽车是如何 看待这种行业现状的?面对复杂的竞争市场,沃尔沃又会以怎样的姿态来应对?

袁小林: 其实今天的市场竞争和以往的市场竞争没有本质区别,什么时候都得竞争,每个时代 都一样。只不过整个大环境,包括经济形势、车市状况等,可能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不要说疫情、经济疲软,整个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些挑战。其实本身“四化”这些转型,就 对传统的汽车造成了各种各样维度的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说有这样大环境的影响,就是 很正常的平稳(环境),什么都不变,依然会出现企业各自发展的情况。

怎么应对每个公司面临的情况不一样,但我还是想强调几件事, 认清自己的角色,然后把 这件事做好,任何企业都要战略清晰的,按照自己的规划,实事求是一点一点去实现,同时以 开放的心态,灵活应对变化 。

具体来说,就是产品、品牌,加上刚才钦总说的体系力。 产品、品牌、体系力,这个系统 如果我们扎扎实实的,在任何的大环境下,其实那只是一个背景,你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 至于说这些问题伴随着价格战,产品怎么了,谁又做了什么动作,只不过是说它有没有占据报 纸的头条,或者抓住大家眼睛的事,每天各种层面的挑战太多了。我更觉得很大程度上车市取 决于整个经济,在新时代中能够多强、多快,能够迅速有一个爬升。

整个行业应该要回归到应该注重的本质。我想以我们(中国市场)绝对的量,无论如何还 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如果我们能扎扎实实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生存不是问题,发 展也不是问题,中国市场空间太大了,现在提供新的机会太多了。但是能不能抓住最本质的东 西,不要被那些喧嚣的东西困惑,哪出来一个动静立刻很机灵地说我也去那吧,这个东西没完 的,所以还要注重最本质的东西。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 对我们来说最本质的是什么?主机厂这个角色就是三点:产品、品牌、 体系。 你只要把这三点抓住,其他的都可以用这条线把它拎出来,因为在这个价值链上你参与 到哪个环节,只要主机厂把产品、品牌、体系建立好了,其他人都可以参与。

这就是我们的定位,也是我们的重点,我希望能够以这个为重点,未来能够有比较好的基 础,和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谢谢!

安伯扬: 我补充一点。我们其实是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策略定位,包括你想做什么?怎么做?什 么不该做?我们做了非常谨慎的选择,我们所有的未来的发展,就是包括电动化,以及我们的 一些架构。要去生产制造这样一些汽车,有时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打 造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可能没有办法两条路一起走,所以我们要做这样的抉择和选择。包括在

动力总成方面、工程的能力、工厂的建设,这些东西不再是传统的定义,我们有完全新的供应 商体系的建立,这和过去是不太一样的。因此,我们在这边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定位,我希望 未来成为全面电气化化的主机厂,在过去的基础之上可以做得更加成功。

2. 记者: 中国有句话叫“舍不得孩子抓不住狼”。中国现在电动市场主旋律的主机厂不再是 传统意义上这些大的汽车公司,德国的汽车公司、瑞典汽车公司、美国汽车公司,相反是 中国的这些汽车公司,新兴起的在过去几年,或者说以前民营的公司,他们做的新兴公司, 在这个市场上做主导。

我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你从总部来的 CEO,是有授权的,如何从研发开始到产品的定 义,包括你刚才讲了一部分产品的供应商,袁总讲的体系能力,能更靠近中国的市场,甚至你 整个管理集团、管理体系的这些人员,因为车是需要用 China face(中国面孔,指本地化的故 事)去卖的,不是用你们外国人叫 Local Konws(本地人懂的信息,指总部的信息) 去卖的, 因为你可能刚来中国市场,我不知道之前来过没有,所以给你提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谢谢。

安伯扬: 之前其实来过很多次,我是 20 年前第一次来上海,过去的 2 年我没有来很多次,只 在这之前来过 3 次。大家都说中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市场,我觉得确实是这样,这是一个世界 上最大的高端汽车市场、豪华汽车市场。你要为中国特别研发一款汽车,我觉得这个是对的, 也是不对的。

中国的消费者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在整个豪华车使用方面也是(和全球)完全不一样。 我 认为我们需要去保留一些关于沃尔沃的特征,否则它就不是沃尔沃了。 中国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高管团队非常关注中国市场,我们有非常好的中国团队在帮助我们,为我们赋能,这就是 我们希望加强中国的领导力。

3. 记者: 不知道安总知不知道今年中国市场一季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次价格战,很多人说 可能要重新洗牌了,很多人说边缘一点的(企业)挺不过严冬了,首先这个消息跟您分享 一下。包括袁总在内,如何看待这种格局有什么变化?沃尔沃会不会在策略上做一些调整, 跟进或者应对?

安伯扬: 汽车市场其实一直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并且我们也希望这个市场会变得更加激烈。过 去 5 年我们观察到,很多新势力有一些创新产品和车型,但他们不是所有人都是成功的。我们 也可以看到一些传统的主机厂,他们希望为未来去做出一些改变,做出电气化转型,但他们也 不是全都成功的,有些传统的 OEM 成功了,有些没有成功。

现在,我认为我们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我们让这样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或者是变得越 来越内卷。其实 沃尔沃非常自信,因为我们有高端市场的定位,并且我们产品系列是非常先进 的,我们也会推出越来越好的车型,每年都会推出全新的电动车。

所以我们不需要去紧张、害怕,因为我们有非常清晰的战略,还在保持盈利,不断地成长, 并且也不断地去打造非常好的客户体验,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是会存活下来的。

袁小林: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你刚才做的描述,跟头条上的一些(消息)类似,这个品牌 降了多少(钱),从原来的 MSRP(制造商建议零售价)到现在降多少钱,这些有的是没有发 生的事情。但做企业还是很严肃的事情,不要随意相信网上的一些消息,这是第一。

第二,有很多东西是很基本的。你的产品,你的渠道,你的品牌,你的整个运营,这个是 有一个最基本的基础的。如果要是在哪个特别的方面有了短板,这个短板不会是一天发生的, 突然一季度发生,没这个事,一定是你早就知道了,但是你要么没有意识到这事发生,要么意 识到了不改,要么意识到了想改没改成。那么这个事情就会发生,你就会活不下去,特别是在 整个大的经济环境,并没有给你提供一个打顺风车机会的时候,可能连生存都是问题了。

我举个例子,国 6A 的事情是不是一个新鲜的事?根本不是。但是你的体系能不能有能力 根据市场销售的情况,整个市场的变化来调整你整个供应链体系,整个生产的计划?有时候是 能,你不愿意,你这个体系没这个能力应对这个变化,说先生产出来再说。到时候说现在市场 不行了,你说出去好像给自己一个理由。

但是你整天在这市场里面打拼,这事怎么会成为一个 surprise?这就是你的体系能力,你 整个品牌说要活下去,凭什么? 所有的都是非常扎实的东西,都是能量化的,都是看得见、摸 得着的,这就是我说像沃尔沃这样的企业一定能生存下来,一定能发展起来 ,谢谢!

4. 记者: 想问一个问题,我们坐在这里谈中国车市也在谈上海车展,上海车展今年的主题是 拥抱新时代,这是新词也是老词,今年上海车展包括一些跨国的豪华老牌可能全年卖出 200 万辆车,但是他现在只展电车,让我们非常惊讶,说明电气化已经不是一个趋势,已经成 为一个主流了。

另外一点大家在谈什么呢?在谈跨国品牌如何在中国扎根?今天下午跟一个豪华品牌全球 总在谈,让我非常惊讶,他过去 3 年会有一款车 90%的零部件采购都会来自中国。包括奔驰、 大众、沃尔沃都在谈什么事情?到中国去,在中国的研发、在中国的采购,大家都在做同样的 事情。同样的事情三五年之后会有不同的效果。从您角度而言,您也是在加强中国的研发、中 国的采购,再过三五年您能比那些豪华品牌、跨国品牌进一步胜出吗?也进一步问一下小林总 的意见,谢谢。

安伯扬: 首先我们对于全球的战略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我们有非常正确的战略,并且我们也 是专注于全面电气化的未来。但是全面电气化不是一夜之间就完成的, 所以我们每一年推出一 个全电动的车型,并且我们之前有一些混动和一些插电混动的。2030 年我们会转型纯电豪华 车企,这是我们沃尔沃的一个战略。 对我们未来来说,我们其实非常关注中国的市场,我们希 望能够在中国推出一些车型,我们有很多一些采购的供应商能够在中国,在中国去获得一些配 件。所以我们非常有自信有这样一些战略,能够让沃尔沃成为未来的赢家,能够赢过其他的主 机厂。

袁小林: 我就说两个,一个是从大方向上这是一个共识,这是全球级别的共识,我觉得这个不 用说了。第二,我们是一个企业,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得有生存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就 是盈利才能够可持续,咱们不能烧别人的钱,无论它是哪来的 。

所以在面对中国这样的大市场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方向是非常明确的,这是大家的共 识,但是如何走到那里,有不同的路径,走的快慢有不同的节奏。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这

就是对真正的本地团队的一个考验。至于你说的从研发和供应链的角度,其实我觉得现在谈很 多流行的东西,大家都在谈。但是这个地球村能够很高效地把技术、产能、资源、市场,用最 高效的方式整合起来的时候,它一定是最符合逻辑的,一定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东西,会最终真 正成为战胜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很本质规律性的东西,我觉得你可以听很多宣言,宣称这样那样,他有他的什 么目的没关系,最终你跟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基于人性和客观规律的,你不能跟这个较劲。所 以我觉得至于说供应链、技术这些东西,都会有解决方案的,而且他一定反映很多逻辑,市场 在哪?在哪生产?在哪买?在哪会产生技术?原来没有它也会在那产生,是最符合效率原则的。

5. 记者: 我们知道欧盟 2035 年正式禁售燃油车,我们也知道沃尔沃是最早宣布全面电动化 的跨国品牌。我有一个问题问安伯扬先生,就是对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节能减碳,沃尔沃 有没有一些新的思考?谢谢!

安伯扬: 我们的一个战略是非常清晰的,希望能够在 2040 年前成为一个气候中和的公司,像 袁总也讲过的, 我们希望能够在此马上去采取行动,减少我们对车辆的一个碳足迹,到 2025 年减少 40%的碳足迹,我们现在也是在往这个方向前进。能成为完成 2040 年气候中和的公司, 首先我们要变成全面电气化化。 我们所有电池都是采用可回收的一些材料,我们希望能够让整 个供应链都是环保的,并且我们要去处理塑料和铝的问题,希望能加强这方面的回收。

除此之外,我们也想成为一个能源碳中和的一个公司,比如说 50%的塑料,50%的铝都是 在 2030 年之前实现回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目标,希望能够帮助我们在 2040 年前成为气候

中和的公司,并且我们有一个新的过程、流程。我们也是会去减少碳足迹,并且 2025 年减少 碳足迹的目标。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和供应链、供应商一起去做,单靠我们是完全做不到的。

袁小林: 5 月份我们还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刚才安伯扬讲到和我们合作伙伴,尤其是供应链, 在中国亚太这里的一个活动,沃尔沃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日,应该是中国业界的第一个,今年应 该是第三年了。它是一个体系,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不是光有一个蓝图自己去做, 因为这个汽车的价值链太长了,我们所有的供应商也会加入进来。

6. 记者: 两位领导好,我想问一下安伯扬总一个问题,因为刚才您 也提到了,学到的第三个中文的词就是“卷”。这说明我们其实对中国市场的困难和激烈 竞争已经有非常充分的认识,沃尔沃今天也推出了基于纯电平台和中央电子电气架构的产 品,体现出了自己的信心。今天发布会我非常感兴趣的,也是印象非常深的是,沃尔沃对 软件的理解。 咱们也提到了,我们在车内的人机交互层面,现在有很多包括大屏也好,花里胡哨的应用

也好,一个是过于新奇特的东西会影响用户使用的安全,你们也提到关键的时刻,给用户提供 需要的一些东西。你们这样独特的认知和观念,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毕竟欧美的客户在 使用软件的时候,可能更多的会考虑和以前燃油车,包括物理旋钮匹配相近的程度,他们有这 个使用习惯,不像中国的消费者追求前瞻的科技和新潮的体验。另外,中国的用户已经被教育 成喜欢使用大屏,喜欢使用多屏联动,喜欢使用更多的应用。这一块想请您进一步阐释一下, 坚持自己产品思路,你们是否有信心去说服消费者?另外,关于我们软件的研发,包括车载交

互体验,更底层的控制,以及 OS 等方面,我们后续软件方面的投入是怎么样考虑的?特别是 针对中国的使用场景,谢谢!

安伯扬: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中国的豪华车消费者数量世界领先,我们认为中国消费者一 定能够接受我们的电气化系统带来的一些新功能。其实在欧美,我们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只 是需要多花点时间。

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也希望在中国能够打造这样一个架构,并且去做这样的创新, 去看是否行得通。其实我们不是只为中国做创新,在全球都会去做创新,只是因为中国在创新 方面全球领先。

我们生态系统也是这样。我们今天看到很多的零售商,销售服务流程都在做创新。今天我 们都讲到了这一点,包括我们新的数字化系统,像小林总说的,包括整个消费者体验周期,从 一开始的采购,到后续的服务,再到后续的维保等等,这中间的流程都可以用数字化平台来提 高效率。在这个方面,中国是首创是先驱,并且可以用全球化的资源来实现。所以,我们不是 为中国而做,而是 在中国通过全球资源的协同配合来提升效率。 因此,我们把沃尔沃汽车创新 中心、创新枢纽设置在中国,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发挥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

袁小林: 我补充一句,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在谈中国和总部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好像就会很自然 地把二者对立起来。我们是整个全球结构的一部分,所以,从产品的战略规划阶段,到产品定 义,再到后来的研发和落地执行,中国都是全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是整个过程当中的一部 分。所以,我们中国作为一分子,在每一个环节都是有输入的。

“转型”这个词,非常精准表述了现在的特点。原先已经建立的东西,现在大家忽然划一 个问号,是不是不再有效了?还有很多新事物,目前还没有确立新标准,只是还在过程当中。 但是我觉得,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其实,核 心点都是在客户。 作为品牌来讲,我们永远有价值追求,从这出发去定义自己的产品,去迎合 这个时代,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不在车展上开发布会,而是今天要特地单独做这么一次沟通,就是希望跟大家 更多交流我们背后的思考。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做的事情,产品也是我们背后思考的最好呈现, 所以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谢谢!

安伯扬: 我再补充一点。之前我们讲到全球和中国,讲到二者是不同的,但是中国是全球的一 部分。我们有职责在中国不断创新,尤其是在上海。对于沃尔沃来讲,中国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是我们的人才库,包括我们很多的设计师、工程师、管理层都来自于中国。相比纽约、瑞典的, 中国的人才储备非常充足。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市场。

7. 记者: 提一个问题给安总,大家提的都是中国市场的竞争,我提一 个全球化的,尤其以欧洲为代表的竞争。 我们知道,今年中国品牌汽车的出口量大概率将突破 400 万台。而且,以新能源车为代表

的产品,已经在瑞典、挪威以及很多欧洲的发达国家都做得比较不错了。前段时间 PSA 的掌门 人唐唯实也说,中国品牌在欧洲的表现,已经对欧洲的汽车工业造成了威胁,欧洲的新中产都 愿意选择中国品牌。

我想问一个问题:您怎么看待中国品牌在欧洲的竞争?虽然我们是有中国血液的,但是我 们从欧洲的汽车行业角度来讲,您作为车企的高管,怎么看待欧洲市场跟中国品牌的竞争关系?

安伯扬: 中国的一些车企确实能够做出非常惊人的产品,包括高超的数字化水平,以及电气化 水平,所以我们看到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崛起。如果把中国品牌的车运到欧洲,那么有两件事情 会发生:

第一,从生态系统,包括物流系统来讲,中国的汽车进入不同的大洲,不同的国家,由于 没有品牌认知度,销售网络的建立对中国品牌来讲有一些难度。有些中国品牌成功了,有些中 国品牌失败了,这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去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品牌出口会面临巨大 的挑战。

第二,我们需要有好的产品,还要有长期的策略。打造产品很重要,花时间构建品牌、基 础设施和销售服务网点等同样重要。这个过程可能要花 5 年时间,所以,在 5 年之后,大家就 可以看出谁能笑到最后。现在,中国品牌在欧洲并没有成为最主要的品牌,但是在未来有可能 会有机会。

8. 记者: 刚才我听袁总回答了几个问题,我感觉小林总特别理性,不焦虑,而且对于当前鱼 龙混珠的媒体生态有清醒的认识。今天下午我在一个论坛上听到一个专家讲,随着插混的 快速崛起,今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可能在 35%,甚至更高。2024 年应该在 45%,2025 年就要超过 50%,在 55%-60%之间。我想了解一下,沃尔沃在推进新能源化这方面目前 是怎么计划的?谢谢。

袁小林: 具体到某种技术路线也好,还是节奏也好,市场上有很多这种机构,可以把各个公司 的规划加起来,给出一个观点。根据消费者对不同车型的购买意愿的程度,市场也会呈现出来 一个状况。

一些车企,由于断供,或者由于挤压了太多国六产品,或者其他原因,现在遇到了比较大 的困难,对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市场上的传统内燃机、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纯电车,到底怎么分布?现在干扰因素比 较多。现在大家都在逐渐推出纯电产品,而且很多企业都在加大力度,市场到底呈现出了什么 状况?我觉得是很值得好好关注的。

每个公司无论推出自己的产品也好,还是上量也好,都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前期筹备,都是 需要提前规划的。很难说,这个车好了,咱们也赶紧复制过来,通常不会的。如果真有这个能 力,市场就现在不是这个样子了。

所以,虽然我没法比较具体回答您,到底应该选择哪种技术路线,以及它的渗透率应该是 什么样。但是我觉得一个最根本的东西,也是大家可以调节的,就是供需平衡。比如说某个品 牌销量一般,把供需平衡点调一调,比如说价格动一动,就可能产生效果,销量很快就能上去。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是一个企业,是企业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一块钱当五毛钱卖,你 就说这个企业很好。现在有很多这种情况,也是市场转型过程当中很有意思的地方。这就需要 越来越多的企业真正回到商业的本质,从长远来看,本质就是这个东西。如果不能以更小的成 本,实现更大的让客户认知的价值,企业很难长久地生存下去。

9. 记者: 我问两个相对尖锐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问袁总,今天晚上这场 TECH DAY,其实是 我们对于智能化和电动化非常好的体系认知。但是比较客观和坦率地讲,我们今天建立的 这套体系,事实上有一些我们在售的纯电车型,可能并不能很好地融入我们体系当中,您 作为沃尔沃的掌舵人,如何看待对今年现有竞争产品的压力? 对安伯扬的问题是这样的,去年我们在哥德堡看了 EX90 的发布,我也跟您交流过。

沃尔沃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速度,我们用一年一款新车的速度来不断创造新的电动产品。但是 我们看到其实从 EX90 去年 10 月份发布,到现在在中国亮相过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很快我们会 看到沃尔沃下一代电动车的发布,您作为沃尔沃的高层之一,以后如何看待沃尔沃纯电动车型 在中国上市的时间差?谢谢。

袁小林: 为什么开这么一个单独的发布会呢?就要把未来的发展方向讲清楚,但是未来没有今 天是不可能凭空出来的。所有讲的这些东西,你会发现在价值追求上、技术选择上,在一些设 置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可能呈现的特点不一样,所依赖的技术基础不一样。所以这才是一个品 牌真正强大的地方,你永远知道这个东西它是沃尔沃。所以每一天事情都在发生变化,但只有 一些节点你会突然意识到这个变化有多大。

我想无论现在我们在售的产品,还是未来推出的产品,你一定不会把这款车和任何一款车 当成可以随便贴一个牌子,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对不起,它一定是沃尔沃,这个是一定 能保证的。但每一个产品到底呈现出来什么样的特点,到底采用了哪些技术?我觉得,都根据 它的时间点,以及针对的不同客户群,它一定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的。

过去 3 年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从市占率的角度,从豪华车排名的角度,从整 个体系建设的角度,包括刚才说的品牌力提升,我觉得我们都做了一些工作,这是让我感到欣 慰和骄傲的地方。 很多东西确实没法一蹴而就,就是一点一点的慢功夫,特别是一个体系能力 的事情。无论是造车还是卖车,总是百分之百的涨肯定不行,一定是要还债的。 所以老老实实 会比较好,所以瑞典企业,我们的根在这儿,也符合长久发展的特点。

很快我们就要庆祝 100 周年了,刚过了 96 岁生日,这一点是我,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人, 一直充满激情的,觉得在这个公司工作非常有盼头。 它就是基于这个东西(老老实实的长久发 展),你走的每一步都是落在一个地方,它是有支撑的。 这一点,是我会永远感慨的地方。因 为, 特别是在喧嚣的时候,特别是在大家感到慌乱的时候,你越发的会感觉到,就是要回到最 基本的东西,怎么去衡量。

安伯扬: 我来补充一下,其实 我们已经有 96 年的历史了,我们一直在做正确的事,用更好的 质量、更好的安全去赢得客户 。其实 就像马拉松一样,你不是在第一公里就开始快跑的,因为 你有自己的一个节奏,有自己跑完马拉松的一个战略 。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去 获得一个可持续的成功和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 速度很重要,但是可持续的速 度是赢得成功的关键。

10. 记者: 问安总一个具体的问题,其实我们也知道,像BBA在电动车转型方面,其实做得会 比较艰难。虽然像宝马也推出了全新的纯电平台,但实际上它在中国市场会比较特殊。BBA 的电动车在欧洲和北美卖得还不错,在中国就显得水土不服。那么 EX90 已经是中国首秀

了,您有没有担心沃尔沃的电动化转型在中国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您又是怎么看待这样 的问题的? 第二问题,其实安总您一直在提产品、品牌和体制的一个问题。产品、品牌大家不会有太

多的质疑,但对于体制来讲,在整个中国新能源时代里,包括像特斯拉给咱们带来的挑战,一 定是在于成本与效率。所以我想问一下,作为一个传统车企来讲,成本和效率您认为是不是在 当下竞争的两个核心要素?如果是,是否有觉得咱们的速度慢了,还是说会再加快一点?

安伯扬: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其实也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品牌,我们从 ICE(内燃机) 到全面电气化。并且我们也从一个经销商为基础的,到一个集中式的以 OEM 为主导的机制, 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那消费者是怎么去看待的呢?在欧洲,他们把市场分为新市场和旧市场。新市场是全电动 的,如果说不是全电动的,就会归类为旧市场,这和欧洲以及欧洲的一些消费者对于可持续、 对于气候的关注是一样的,现在中国也有这样的苗头。

对于欧洲市场来讲,消费者的想法是比较简单的,比如说现在的车就是电动的,老的车就 是 ICE(内燃机)的。在中国呢,其实是一个不一样的格局。现在的车辆,如果说不是智能的, 不是数字的,就是老车老的品牌。所以两个地方的消费者其实看的不是一样的。比如说很多的 企业,他们虽然没有完全的电动车,但他们也是属于新的市场,那其实在欧洲他们是属于一个 旧的市场。

其实我们现在有 EX90,也会有试驾,大家也会作为一个裁判来看一下我们是属于哪种?我 相信欧洲的客户、中国的客户都会认为我们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属于电动化的全新时代,并且

我们会有一些充满电机的、充满智能的、充满数字化的系统,所以我并不是特别担心未来沃尔 沃的前景,我认为消费者是会接纳我们的,我非常有自信。

袁小林: 我就说一句话, 永远有做得更好的空间,但是整个企业从战略规划到做计划,到执行, 到 PDCA(质量管理方法)整个这些过程,它一定是一个体系化的东西。 所以你说有没有可以 学习的,可以做的更好的?有太多地方,每个方面我认为都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更重要的是, 基于今天的现状,现在市场提供了我们什么样的可能性?无论它是在技术选择、合作伙伴、人 才发掘和培养,还是对市场进一步认知的角度,都有太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那么,各个方面的改进,就是刚才我说的体系能力的提升,在这方面,我觉得在中国市场, 从供应链的角度,从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角度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这是我觉得我们可以继续在 中国着力,也就是安伯扬说的 All in,就是你实实在在的在这个地方有投入,因为一定会有回 报,我们有这个能力,无论是中国,还是沃尔沃!

编辑总结:在电动化快速转型的当下,老牌传统车企们都在加速转型电动化和智能化,在这场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快速转型中,沃尔沃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规划与节奏。

我们也期待沃尔沃在这场转型中,沃尔沃在延续安全基因之下去快速适应市场,推出用户期待的新产品。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