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根据 Argonne 实验室整合的数据,美国 6 月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 7.42 万台,其中纯电动汽车 59,090 台,插电混动 15,121 台。
2022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 41.9 万台,其中纯电动 324055 台,插电混动 95374 台,整个市场渗透率在 6.59%。目前中美两国的比较如下,我觉得目前的情况大致如下:
- 在美国的 1 万美金退税重新启动以前,美国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变化是比较慢的。目前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激励政策和民众看法改变远快于美国。
- 在下一步美国构建电动汽车推广的过程中,我们的速度其实比较快,随着中国的汽车 (含新能源汽车) 出口战略,双方的产品力态势已经有所变化。
- 美国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在靠喊的阶段,ZF 目前只是在充电设施方面拉动了一些投资,三大汽车企业真正上量估计要在 2025 年了。
2022 年上半年总体的情况,让美国新能源汽车实现百万的量可能性还是有的,下半年月度冲击 10 万台。

美国也是纯电动整体的渗透情况要比插电混动要好一些,这是由于之前 7500 美金联邦退税如果用在插电混动上面比较亏,几家企业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纯电动上面。

Part 1
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的情况
-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情况
美国整体的市场下降了 18%,但是电动汽车市场在2022年打破了电动汽车销量记录,经历了这段时间的横盘,美国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开始增长了。
目前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 ,特斯拉占有 71.4%,现代占有 9%,福特占有 6%,大众占有 4.4%,其他企业占有 9.2% (包含通用汽车) 。
随着其他汽车企业也开始大量推行电动汽车平台,美国的电动汽车竞争开始升温,现代首款电动轿车 Ioniq 6、福特 F-150、大众 ID. 车等在美国电动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豪车里面,特斯拉也占据了 21.6% 的市场份额,继续在蚕食 BBA 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 混动的情况
混动算下来 2022 年上半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为 41.52 万台,2022 年上半年,TMNA 美国销量为 1,045,697 辆,下降 19.1%。
上半年电气化汽车销量总计 266,413 辆,渗透率 25.5%。因此如果按照自由市场来看,丰田占据了 60% 的美国市场,这种优势一直在延续。

Part 2
美国市场的潜力
从整体来看,主要分成这么几个方面:
- 供应链:美国还是有足够持续的市场,目前美国打算在东亚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供应链之外,打造一个受控的链条。
- 退税政策:1.25 万美金的电动汽车退税政策还没有落地,短期内看不到落地。
- 汽车企业:其实美国有特斯拉,还有美国的通用、福特和斯特兰蒂斯也在加大投入,加上美国的创新车企,美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在转型。
- 基础设施,这里我们可以展开一下。

由于美国地大,所以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是一点点投入,目前已经批准的是 7 亿美金的投资,每年帮助建造 250,000 个充电桩 (基础设施法中的 75 亿美元,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电动汽车充电器网络),目标是在家庭、工作场所和全国范围内实现方便和统一的充电。
- Electrify America 西门子和大众汽车集团投资 4.5 亿美元,支持 1,800 个充电站快速部署多达 10,000 个超快速充电桩,超过目前美国可用的大功率充电桩的数量。西门子也向一家美国无线充电公司投资 2500 万美元的少数股权。
- ABB E-mobility 开设一个产品开发和研究机构,将为美国市场设计、开发和测试电动汽车充电桩。
- ChargePoint 扩大与 SMTC Corporation 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直流充电桩的生产,加利福尼亚州米尔皮塔斯的工厂建立 Level 2 充电桩生产线,到 2026 年工厂将能够生产 10,000 台 直流桩分配器和 10,000 台 Level 2 充电桩。
- 北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商 FLO,到 2028 年,该工厂每年将生产超过 30,000 个充电桩,创造超过 730 个工作岗位,并为密歇根州的经济带来 7600 万美元的支持。
- 特斯拉扩大纽约布法罗的 Gigafactory 进行投资,正在扩大将 ACDC 电力电子元件、充电柜、接线柱和电缆的生产能力。特斯拉将开始生产新的 Super Charging 设备。
- Tritium 在 2022 年第三季度制造直流快速充电器 。
目前来看美国在充电基础设施来看,还是在逐步提高的,主要是有土地,而且整个微网建设和当地的电网协同性更好一些。
小结:
我是这么看的,目前原本领先的美国电动汽车本身已经落后一个身位了,但是在智能化领域,好像我们还是得用美国的芯片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