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先说车型 : 荣威科莱威:优惠 8000 无人买,平价销售卖断货。
当地有 3 家荣威 4S 店,本店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每天客户平均下来只有 5 组,周末也只能突破两位数,来找科莱威的能占 25% 。
店面偏僻导致能进店的都是有意向的客户,再加上一些其他渠道,所以销量还可以。 1 月总计交了 120 台车,其中科莱威 20 台,卖这车单台提成 300 ,分期提成 400 。销售比例低于关注,是因为经常供货不足。
年前已经一台现车都没有了,写这篇稿子也只能从 手机 里翻照片。即使车最多的时候也就 7 、 8 台的样子,备货普遍都是白色,配置只有两款,指导价 4.4999 万的卓越版和 4.8999 万的超能版,前者两座后者四座。年后早早开工,所幸又到了几台车。
谁在看这个车?买车用户都是什么样的?
买这种电动小车的人,通常是公务员、医生、老师等用来日常代步,上下班接送娃。
之前中秋节有个公务员姐姐来看车,自己有台宝骏的小电动,一辆不够用打算再买一辆。价格砍了大半天,还送了好几盒月饼才成交,不过后来她还帮我介绍了两个客户,都成交了,我挣了提成她拿了一些好处费,算是双赢了。
买科莱威的客户,很在意安全性。因为 小型车 本身就不如大车让人有安全感,所以厂家也是重点在钣金和电池安全上下功夫,当然在这个价位,宁德时代 300 多公里的续航也算可以。
有个客户是大学教授,家里好几台燃油车,平时代步想换个 电动车 。光我们店就来了 4 趟,每次会研究很久,比如静态观察、试驾、各种问题咨询等,对比的车型是 MINI EV 和小蚂蚁,觉得科莱威电池安全性更好一些,但价格优惠太少,下不了决心。后来第 5 次到店,给他多申请了一个免费交强险,当场成交了。
半年以来,价格是逐步收缩的,最初 4.39 万的两座版可以优惠到裸车 3.6 万,但那时候没什么人买。后来从 10 月份开始,突然就好卖了,但电池和芯片供应不上,车价就这么一直慢慢收缩到平价销售。
对比最多的是哪款车型?选择或者放弃它的原因是什么?
最初厂家内训中的竞品是小蚂蚁和自家人五菱宏光 MINI EV ,后来实际情况是对比 MINI 和黑猫的更多一些。
最初科莱威只有两座版,而竞品都是四座,经常因为这个战败。上次有位阿姨来看车,不管是配置还是做工都挺满意的,就是在纠结两座,感觉不实用,因为平时要经常带闺蜜组团去菜市场买菜,也偶尔带老伴和儿孙出去玩,没有四座真不行。没多久回访时就听说已经买了 MINI 。
大家都是选择哪种配置和购车方式?
最畅销的是 4.89 万的四座版,白色, 10 个人里有 7 个都是选这款。目前都得现定,也没有优惠。
这款车就两个配置,也谈不上哪个更难卖。
金融政策方面,可以做上汽自己的金融,分两种:
首付 30% ,贷 18 个月 0 息;
首付 15% ,贷 36 个月低息,利率为 7.88% ;
对比宏光 MINI EV 做个全款预算单:
买车后客户会有哪些抱怨?保养费用是多少?
主要的吐槽和抱怨有以下两点:
由于车身小,四座版后面根本坐不开人,就是硬加的两个大座椅,后排腿部空间顶死也就 10 公分;
中控屏经常出现花屏卡死,来售后刷系统也解决不了。
只有销售才知道的秘密有哪些?
春节前科莱威已经没现车了,所以店内也没啥 促销活动 ,就这现状,厂家还请了个驻店老师来培训。
晚上加班到 8 点,嗷嗷喊口号,还得喝 “ 狼血 ” 。微信改统一头像,疯狂发朋友圈,打回访向客户收 99 元门票意向金,说实话客户也被整麻木了 ……
另外就是厂家下发的用户线索基本都是无效的,但还必须跟进反馈一条龙。总之现在店里销售都没有多少基盘客户,每天加班就是给已经战败的用户打回访,电话轰炸了 7 天,活动当天就来了零星几个人,凄凄惨惨。
驻店老师一看这情形,赶紧拍了几张照片就溜了,剩下一群尴尬的销售和黑着脸的领导相视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