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吉利小股东的建议
文章

作为吉利的小股东,2016年开始投资吉利,2018年由于领克01表现不佳逐渐清仓,当时清仓的主要原因是领克01小众的外观及拉夸的车机注定不会走量。但对吉利是有感情的,这些年来一致关注吉利的动态,今年初看到极氪001的消息是非常振奋的,感觉像当年的博越一样可能再次带领吉利起飞,4月份上海车展特意跑上海看了极氪001实车,外观内饰很惊艳,回家后4.26日下了大定(老婆账户大定的),然后又一次重仓了吉利股票。这8个月来虽然极氪出了很多纷争,例如天幕、电机、运动套件等等,但这些问题极氪处理的还算恰当,也没有影响过我的判断。
10月份我所在的城市可以试驾了,叫了几个朋友去一起试驾,本来想说不定能为极氪001拉几个新粉丝,可试驾完效果并不理想。原因:1、试驾车没有启动空气悬挂,机械悬挂没有网上传的那么神。2、车机速度和4月份的展车相比没有大的改善,连倒车影像都不能用让同行的朋友有点吃惊。3、电动门有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都是路边换乘,下车的时候要一直拉着内侧的门把手就怕开的太大,非常不方便。试驾完就跟极氪反应能不能不选装电动门,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了。
11月份车子开始陆续交付了,每天都在关注极氪APP和新出行,几乎没放过一个金标用户的帖子,可是越看越心虚,极氪车机问题的严重程度还是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4年了吉利竟然又一次死在了亿咖通手里,想不到啊,四年了吉利都没有深刻反思。
作为小股东不能只是抱怨,还是想为极氪提点建议:1.吉利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多品牌战略了,李书福当年的品牌规划是对标大众的,所以搞了路特斯、领克、吉利、几何、Smart、沃尔沃、极星,但在电动汽车时代,这种规划绝对是错误的,因为电动汽车每一个品牌都要建设自己的直营体系、充电体系、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一个体系不完善都活不下去,目前吉利这么多品牌没有一个建立了完备体系,没有一个能赶得上蔚小理。亿咖通的成立也是为多品牌服务的,吉利想一个软件公司搞定所有品牌产品更加节约资源,可这种机制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吗?2、极氪的SEA平台为电动化准备了一副好框架,但这一副好框架必须得有灵魂,而吉利竟然把灵魂交到亿咔通手里,亿咖通的沈子瑜不知道为什么能赢得李书福的信任,看其履历极其普通,看他的一些发言感觉思路也不清晰,最近又研究了一下亿咖通的招聘,那个薪水也只能招聘一些三流的程序员,从这点就能理解极氪和领克车机为何拉夸了。3、不要再那么信任瑞典人了,瑞典人搞机械还好,软件欧洲人没有成功的经验,不光在汽车,手机互联网欧洲都没出过像样的公司,吉利去年的研发经费100多亿,估计大多都给了瑞典的CECT,看看理想30亿研发经费搞出来的成果,只能说吉利研发效率太低了。4、好好研究一下对手吧,蔚小理远比汽油时代的长安长城比亚迪强大,留给极氪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蔚来ET5上市可能就是个分水岭,极氪已经被贴上了车机烂的标签,随着交付量的扩大,极可能会影响到极氪品牌的生死。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