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新造车的下一站,港股
文章

就在 7 月份汽车销量公布的同时,理想官宣了自己港股上市的计划。

一个月前,小鹏汽车(股份代号:9868)抢先登陆港股,以每股 165 港元的股价,募得 140 亿港元资金;步伐稍晚的理想汽车,虽然目前仅推出了一款增程式电动车,最高 150 元港币的股票定价也略低于小鹏,但计划募集资金 150 亿港元,丝毫没有示弱的意思。

新造车们的 PK,已经从产品、销量、美股股价,蔓延到了港股。

这也让大家产生猜想: 「新势力三强」何时会在港股重聚? 其他汽车自主品牌会不会也去港股上市? 港股能否成为车企们新的战场?

抢滩登陆港股的背后

先在美股上市,再回港股上市,并不是什么新鲜操作,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大厂们,都是走的这个路线。不过对于尚且年轻的智能电动车行业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始,而且似乎选择了个不一样的模式。

阿里、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公司,都是采用「二次上市」的模式:在美股上市满 2 年,且符合相关条件后,回港上市可以享受部分豁免权,免去一些监管和审批环节,相对更「省事儿」。在这种模式下,一个公司美股和港股的股票可以跨市场流通,股价自然也会彼此影响。

显然,去年才在美股上市的小鹏和理想,还没满2年,并不符合「二次上市」的条件。两家似乎也不愿意再多等一年时间,选择了审核条件更严格的「双重上市」。 这样,公司需要像第一次上市那样接受严格的审批,面临两地的监管,两个市场的股票彼此独立,不可以流通。

(2020 年7月,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敲钟)

选择「双重上市」,让我们看到了小鹏、理想登陆港股的急迫,这其中既有他们自身的需求,也有外部的因素。

提到上市,首先想到的就是融资,新造车们也不例外。

尽管今年以来,在新能源市场已经逐渐站稳脚跟的「蔚小理」销量逐月攀升,一次次突破自己的销量记录,但不能忽视财报单上的盈利依然是负数。都知道造车烧钱,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竞争进入白热化,烧钱也变成了一场持久战 。如今,车企们不仅要造出汽车,产品不能有短板,长板也要足够突出,才能有自己的竞争力。

因此,我们看到车企纷纷开启全栈自研,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语音交互系统、纯电动平台等等,来加码自己的科技属性;拓宽产品线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建立自己的快充充电站、换电站来提高服务;用互联网化的服务建立自己的用户社群,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图片来自:理想汽车招股书)

事实上,小鹏和理想在招股书上募集资金用途也是写得明明白白:小鹏将募集资金的 45%用于拓展产品线和技术研发,35%用于业务扩张;理想也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和未来车型,以及研发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的研发、产品力的提升,能够帮助车企在激烈而漫长的竞争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护城河,而护城河的建立,离不开充足的现金储备做后盾。 港股上市后,小鹏的现金储备达到 76 亿美元,理想顺利上市后,现金储备也将达到近 70 亿美元。

(图片来自:理想汽车招股书)

与募资需求同时存在的,是新能源智能汽车的风口。

无论是人们对电动车接受程度的提高、智能汽车第三空间概念带来的市场前景,还是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需求的提升,都让智能电动汽车成了投资圈里最火热的赛道。

同样生产智能电动汽车的特斯拉,市值是传统车企丰田的 2 倍多,甚至让马斯科一度登顶世界首富;A 股的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市值突破万亿,超过了能源巨头中石油;港股本身更是迫切的寻求适合的智能电动车标的,港股中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比亚迪股份(港股代码:01211),半年来在港股的股价持续走高;就连还没交付一辆汽车的恒大汽车,也凭借智能汽车的概念一度市值超过 5000 亿港元。

相比之下,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标签、销量稳中有升的小鹏、理想等新造车们,似乎更有信心获得港股资本的青睐。要知道风口不等人,提前港股上市,也许正是出于这个考虑。

当然,选择「双重上市」这个「hard 模式」,除了监管上更加严格外,也并不是没有优点。

最近中概股的一些列风波、全球贸易摩擦的大背景,都让海外监管部门对中概股的审计、监管更加严格,股价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这个时候选择「双重上市」这种让美股、港股完全独立的两地上市模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彼此间的互相影响;也给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多准备了一个选择。

更何况,根据规定,内地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来购买「双重上市」的港股公司股票,这意味着公司虽然没有在 A 股上市,但是依然可以获得来自内地的融资。

规避风险、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同时还能借助港股上市来一波影响力的提升,抢先登陆港股自然成了情理之中的选择。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蔚小理」中的蔚来了。

作为在美股已经上市三年,早已符合二次上市条件的车企,蔚来似乎是回港上市门槛最低的一个。不过虽然时不时传出港股上市消息,蔚来官方却迟迟没有确认。是因为现金储备充足,「不差钱」?还是觉得时机不对?毕竟这半年来,恒生指数的表现并不太好,指数大幅度下跌,资金也在持续流出。又或者有其他考虑 ?

写在最后

前不久,几家筹备科创板上市的车企,陆续传出了暂停 IPO 的消息。未来,A 股门槛逐渐提高,美股对于中概股的态度也持续缩进; 对于需要打持久战、不断输血的智能电动车企们来说,港股也许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趋势,成为造车的下一站。

当然,作为用户来说,车企们资本博弈的同时,能够把资金落实到技术研发和产品上,才是大家想看到的。毕竟飞上天的股价,也需要落地的产品来支持。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