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地平线的阶段胜利
文章

「今年征程 2 的出货量为 10 万 +,预计今年的整体出货量将会达到 15 万,而明年将会达到 50 万 +,冲击 70 万」。

这是地平线副总裁&智能驾驶产品线总经理张玉峰在 2020 年北京国际车展媒体采访期间的一句回答。

同时张玉峰还提到,目前地平线与主机厂和 Tier 1 进行中的合作项目超过 50 个,已签下 20 余个前装定点项目,2020 年内将有 6 款搭载地平线车载 AI 芯片的量产车型上市。

上面提到的这几个数据对于地平线这家公司而言,意味着他们在视觉感知算法以及 AI 芯片的研发和商业化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对于广大的用户而言,意味着大家在市面上可以选择的,搭载了 ADAS 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更多了。

为了避免大家产生误解,在聊为什么我认为地平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地平线是一家做什么的公司,以及地平线和我们在市面上买的车有什么关系。

01

地平线 = 中国 Mobileye?

可以这么理解。

在地平线官网的首页,写着 8 个字:「芯无止境,开放赋能」。

芯无止境

我们先来看前半句:芯无止境。

地平线最核心的业务之一就是提供 AI 芯片及解决方案,在地平线的产品序列里目前一共有征程 2、征程 3、征程 5、旭日 2、旭日 3 和旭日 5 一共 6 款芯片。

旭日系列的产品主要面向 AIoT 场景(AI + 物联网)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我们重点来看看征程系列的芯片。

回顾一下,13 个月前 2019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地平线正式发布了征程 2(Journey 2)芯片,核心参数如下:

  • 典型算力:4 Tops
  • 典型功耗:2 W
  • 可接入摄像头数量:1 路
  • 芯片制式:台积电 28 + nm HPC+

目前这颗芯片已经量产装车,主要负责处理图像数据,支持的功能有两个:DMS 驾驶员监测和 ADAS 辅助驾驶视觉感知信息处理。

用作 ADAS 功能的视觉感知我想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征程 2 在这里的角色和名声大噪的 Mobileye Eye Q4 一样。

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通过地平线的自有算法可以将图像中的车道线、信号灯、轿车、自行车等交通参与者提取出来,用作辅助驾驶的核心决策信息,整个图像处理过程就在征程 2 中进行。

至于 DMS 功能,在原理上和 ADAS 感知一样,只不过系统需要提取的核心信息从车道线、轿车、自行车等交通参与者变成了人脸,拿到这些面部信息之后,系统可以判断驾驶员有没有在打电话、打哈欠。

目前 DMS 功能已经在长安 UNI-T 上落地,ADAS 功能也在 9 月底奇瑞蚂蚁的上市后正式落地。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地平线也正式发布了征程 3(Journey 3)芯片,核心参数如下:

  • 典型算力:5 Tops
  • 典型功耗:2.5 W
  • 可接入摄像头数量:6 路
  • 芯片制式:16 nm

算力参数上相比征程 2 没有太大的提升,但是在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中地平线副总裁&智能驾驶产品线总经理张玉峰表示:「我们讲算力指的是 BPU 的 AI 加速算力,其他的算力没有算进来。若按照 SOC 中的通用计算,其实算力提升了一倍」。

还有一个关键的参数变化是接入的摄像头数量,在征程 2 芯片上最多只能接入一路摄像头数据,这意味着一辆车只采用一颗征程 2 的芯片最多也只能实现一个基础的 L2 级辅助驾驶。

但是到了征程 3 上则可以接入 6 路摄像头数据,这一优化带来的好处有两点。

1、实现的功能更多了。

6 颗摄像头既可以是 1 颗前视摄像头 + 4 颗环视摄像头 + 1 颗后视摄像头,也可以是 1 颗前视摄像头 + 4 颗环视摄像头 + 1 颗驾驶员监测摄像头。

接入了 4 颗环视摄像头之后,视觉感知系统可以完成对车辆 360 度的感知,更丰富的感知信息,也意味着车辆具备实现更高阶辅助驾驶的能力。

并且基于环视摄像头,车辆还可以实现视觉融合感知自动泊车,从我们在小鹏车系上的体验来看,相比传统的超声波雷达泊车,在使用体验上视觉融合感知自动泊车有质的飞跃。

2、成本降低了。

在传统的 L2 级别辅助驾驶车型上,前视摄像头和环视摄像头分别为两个独立的模块,征程 3 芯片则可以将原来的一个分布式计算,一个域控制器,合成一个域控制器。张玉峰在采访中透露,上述二者成本上有一千人民币以上的节省。

此外,在征程 3 芯片的发布会上,地平线还透露了部分征程 5 芯片的信息,相较于征程 2 和征程 3,征程 5 的算力大幅提升,并且在做到 96 Tops/128 Tops 高算力的同时,能耗只有 20W/35W,另外还可以接入超过 16 路摄像头信息。

开放赋能

解读完了前半句,我们再来看后半句「开放赋能」。

开放赋能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事儿我会,我来帮你一起做。

从上文的描述中大家也可以看出,地平线并不直接为车企提供 ADAS 功能,地平线所做的只是 ADAS 功能中的一环 —— 底层的算力与感知算法。如果把一个完整的 ADAS 功能比作一台电脑,地平线在这其中充当的更像是显卡 + 驱动的供应商。

虽然感知技术是自动辅助驾驶最基础的能力,但是真正自研感知技术的目前只有特斯拉和小鹏汽车,大多数厂家采用的都是供应商的方案。

而目前主流的 L2 级 ADAS 方案无非是供应商打包,或是厂家寻找感知、车控等领域的供应商自己做集成。

在这里我们并不想通过是否自研来评判一个车企的自动辅助驾驶的强弱,自研确实可以把更多权限和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对企业的研发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能把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双方又能高效、密切地合作,这同样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现在面对自研感知取得巨大成功的特斯拉,一众车企都展现出了史无前例的焦虑,为了保证自己产品能够不受感知能力的桎梏,Mobileye、Nvidia 的最新自动驾驶感知芯片成了大家争相选择的产品。

从我们 42Mark 的测试结果来看,采用供应商打包 ADAS 方案的车型表现普遍较弱。

一方面,采用打包方案的车型价格相对便宜,很难用上太好的硬件。

另一方面,供应商和车企的合作并不够深入,并不会对针对不同的车型做过多的优化,后续优化升级的空间也非常有限。

更高阶的车企则更希望把更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 Mobileye 的能力够强,但是相对车企并不友好,众所周知 Mobileye 的视觉感知数据是一个盲盒,只有特定的数据输出给车企,在视觉感知这一块车企能优化得非常有限。

这个时候带着硬件和算法进场的地平线优势逐渐凸显。

地平线作为中国公司,在本土化上的优势无需过多赘述了,讲两点额外的优势。

1、识别能力强、成本低。

虽然征程 2 只能支持接入一路摄像头,在数量上相比三目摄像头略有逊色,但是在地平线工程师的眼里,单目的可挖掘空间仍然非常大。

在我们简单体验了搭载 征程 2 芯片的车型之后发现,征程 2 的可识别的物体数量远超目前市面上 10-20 万的车型,不仅可以识别常规的车辆,连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快递三轮车、老年代步车、红绿灯、各种样式的车道线,都可以正常识别。

更重要的是在保证了基础能力的同时,地平线把这套设备的硬件成本压到了 1000 元以内,降低了 L2 功能的上车门槛。

2、具备持续迭代更新的能力。

在我们与地平线的专场直播中其智能驾驶研发总监余轶南向我们透露,征程 2 芯片目前已经具备了识别红绿灯、停止线的能力,将来可以通过 OTA 给已交付的车型进行升级。

不同于大牌的传统供应商,地平线面对合作伙伴的态度非常开放,不仅可以提供软硬件算法,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工具链,可加速客户开发和部署自有算法,提高客户产品应用开发效率。这样侧面证明了地平线官网上「开放赋能」的 Slogan。

在这个高速迭代的环境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与当前 ADAS 高度相关的是 —— 除了可以提供硬件和算法以外,地平线还具有众包构建高精度地图的技术能力,基于征程 3 芯片的车型不仅实现了 ADAS 功能,还可以将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用作构建高精度地图,构建的高精地图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别,目前已经在韩国数千辆公交车上完成部署。

也就是说越多的车搭载征程 3 芯片,高精地图的构建速度就越快,同时覆盖的面积就会越广,更新速度也会更快,这三个指标恰好是衡量高精地图「质量」高低的核心。

但是地平线的朋友也表示,他们自己并不会构建高精地图,成为高精地图的运营商,他们只会专注技术的开发,将这项技术提供给需要的地图商或者有需要的车企,这也更加明确了自己 Tier 2 的地位。

02

国产车载 AI 芯片的阶段胜利

得益于主机厂对辅助驾驶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产业链的进步,共同推进了辅助驾驶系统价格的下探,最近几年 ADAS 功能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以大家熟知的 Mobileye 为例,2017 年 EyeQ 系列芯片的出货量是 870 万颗,2018 年 1,240 万颗,到了 2019 年底这个数据是 1,760 万颗,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 40%。

上到百万级别的豪车,下到几万元的 A00 级车或多或少都具备了一定的辅助驾驶能力。

在这个浪潮中,涌入的玩家很多,但是地平线是为数不多先跑出来的,这一点对于日后的发展来说极其重要。

从芯片参数和地平线的商业模式可以看出,地平线并没有高举高打,上来就推超高算力芯片或者 L4 自动驾驶这类短时间无法落地产品,而是选择了优先满足目前市面上需求量最大,也相对更成熟的 L2 市场需求,推出了一款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芯片,第一时间开始商业化,芯片出货量不断走高之后,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的财务压力,也可以让公司的资金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

在我们测试过的众多辅助驾驶车型中,大部分品牌采用的都是博世或 Mobileye 提供的算法和硬件,国内的供应商少之又少。但是随着辅助驾驶功能不断丰富,对本土化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消费者需要一个更懂中国路况、更好用的辅助驾驶,这也就对 Mobileye、地平线这类感知系统的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方面中国企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平线能不能借此机会跑出来,我们需要等体验了量产产品之后再做判断。

不过,新造车行业是一个浪口,自动驾驶行业也是。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