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与特斯拉 Model 3 全新改款一起到来的 还有智能汽车硬件更迭的新时代
文章

有的人觉得 Model 3 很新,毕竟这车国产版交付才刚发生在 2020 年。

有的人觉得 Model 3 很老,毕竟这车早就被当做了智能汽车的先驱。

对于前者来说,今天的 Model 3 新上加新,拥有了改版后的外观和内饰。

对于后者来说,今天的 Model 3 鼎故革新,补齐了技术短板和不足。

新 Model 3 来了

几个月前,有中国特斯拉粉丝发现,特斯拉在工信部申报了 Model 3 的改款消息,新车会在外观细节上更像 Model Y 靠拢,而几天前,又有美国特斯拉车主在弗里蒙特工厂拍到了全新改版的 Model 3,证明了这款车的存在。

而今天,特斯拉美国官网正式上架全新改款车型,详细介绍了这款车的升级细节。

所有的变动中,有一些属于增添了新的时尚元素:

比如原车窗户边沿、门把手、Autopilot 摄像头附近的镀铬元素被全新的黑色装饰所代替、拥有了全新设计的 18 寸轮毂盖和 19 寸动力轮毂。

以及,之前翻盖式的三段式的中控台,被全新的滑盖式中控设计所取代,更有豪华感,前端新增的无线充电区域也有了类似 Alcantara 材质包裹。

另一些变动,则属于让整车拥有了与时代相关的技术进步:

比如,Model 3 终于全新标配了电动尾门,让掀背式设计更加人性化。

另外,供应链的消息显示,全新 Model 3 将标配热泵系统,并且已经将内部线束的设计改为了同 Model Y 近似的布局,提升了效率和合理性,这些都让 Model 3 全系的加速和续航两大重要指标得到了升级。

本次升级,让 Model 3 在 2020 年末实现了与家族产品的统一,以及对行业水准的进一步引领。

从外观、配置角度讲,Model 3 和 Model Y 两款主营产品之间不再具备明显的年代差,更多通用部件的出现也有助于同时降低两款车的生产成本。

从技术角度讲,Model 3 补上了这些年因为产品年龄而错失的短板,可以对竞品继续保持高压。

可以说,这是一次并不亚于 Model S 在 2016 年进行 Facelift 更新的升级。

智能汽车的硬件升级应该是个什么模式?

智能汽车的硬件升级应该是个什么模式?

但很明显,由于用户基数和关注度都比当年的 Model S 改款高很多个数量级,这次 Model 3 升级牵动的人心也已今非昔比。

但一如既往的是,特斯拉对于硬件升级依然采取了与传统车企完全不同的路径。

在过往,传统车企更喜欢采取定期改款的形式,这是因为对那时的汽车产品,配置和外观上的改动是最为明显的,而无论是年度的小改款还是几年一次的中期改款,都已经在反复的周期性市场教育中完成了消费者心理预期和价位判断的建设。

而智能汽车时代,软件的更新很大程度成为改变产品价值和丰富功能的载体,产品的宣传与体验也相对随机的软件更新绑定在一起,消费者对于硬件产品的定期升级的认知变得模糊与不迫切。

以特斯拉为例,由于产品生命周期较长,产品的整体外观和比例延续的时间要远超同时期其它产品的竞品,2020 年的 Model S,其基本的外观设计依然可以从 2012 年首辆交付的 Model S 上找到影子。

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的硬件升级往往会随着生产需求和家族车型更新而进行批次性更新,很多时候,可能相隔两个批次之间车主拿到的新车,在配置硬件上都会有些许变化,以今天刚刚升级至 719km 续航的 Model S 长续航版来说,在之前已经进行了连续多次的硬件细微改动,才支持了这款车在能耗上的逐步提升。

从这个角度讲,灵活升级、大平台升级延长,随着行业进步而动态迭代硬件等,都是智能汽车带来的升级进步。

但另一方面,特斯拉对于产品更新总倾向于采取高度保密,瞬间更新的方式,猝不及防的产品换代也会对近期购车的消费者内心产生较大冲击,近些年来,因为车辆硬件升级不公开导致的消费者客诉比比皆是,这也成为特斯拉硬件升级屡遭诟病的缘故。

以今天的升级为例,Model 3 如此重磅的车型更新,居然在中国官方信息渠道上得不到任何消息通告,对于日渐依赖中国市场的特斯拉来说,这样的处理对于媒体辅助传播,显然并不是一件体面和明智的决定。

智能汽车的碎片化时代即将到来?

就在今天凌晨,我还在微信上和某人讨论着安卓手机青涩年代时的碎片化体验。

同样的纠结,也可能出现在智能汽车时代的特斯拉身上。

比如,截止我撰稿时的特斯拉中国官网,依然展示着老款 Model 3 的图片与介绍。

原因非常简单,中国工厂目前还没有开始向新配置的转变。

而对于同期的中国消费者而言,或许面临着更大的纠结,一方面是自己迫切的用车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不知道何时会向美国同步开始的产品升级。

更不用说,刚刚拿到国产磷酸铁锂 Model 3 的车主可能还没开上多少公里,就可能发现自己的车即将拥有更好的内饰和更符合该电池属性的热管理系统。

这样的产品碎片情况,会随着特斯拉生产全球化和工艺快速迭代两大趋势而变得更为突兀。

就在上海工厂的 Model Y 产线即将实现 SOP 的时候,德国柏林工厂的 Model Y 俨然已经将成为下一世代的产物,根据马斯克的介绍,柏林 Model Y 将拥有更先进的车身结构,更厉害的 4680 电池,甚至是更漂亮的车身喷涂工艺。

未来,同一天在世界不同地方提到的两辆同款特斯拉新车,甚至电池性能都可能完全不同,这虽然是智能电动车技术一日千里奔流不息的浩荡成果,但也可能成为消费者得陇望蜀心有不甘的内心苦涩。

如何加速全球工厂向最先进技术工艺的升级转变,如何在降价之余也不忘给消费者提供真正前瞻的产品体验,也成为特斯拉需要努力和解决的问题。

2017年,我写了一篇《当年错过了 iPhone 4,特斯拉 Model 3 不容再失》,以人生第一篇汽车行业 10 万加反应了这款崭新产品可能对世界产生的震动,而今天,改款的 Model 3,对行业的改变或许不仅仅是提升配置这么简单。

智能汽车的硬件变革时代,该如何书写下一篇章?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