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摩拜、ofo涨价了 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或才真正开始
新闻
刚过完年,我们就发现共享单车涨价了。据了解,ofo 小黄车的 1 元月卡购买通道被关闭;巧合的是摩拜的月卡折扣也停止了。这让不少习惯了免费骑行的用户一时间不易适应,纷纷吐槽。有人甚至担心共享单车会步网约车的后尘,形成寡头垄断后趁机抬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


这次两大巨头不约而同地结束价格战,表明双方都面临着非常现实的成本压力和现金流压力。之前大打价格战时各家企业都希望自己成长为新的互联网平台,通过用户和流量来获得较大效益。事实上这只是它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发展到现在,共享单车的工具属性日益显著,甚至越来越依赖微信、滴滴、支付宝等流量入口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在互联网平台梦破灭之后,投资人也变得理性了不少,不再支持管理层的大冒进行为,促使两家企业停止了价格战。


共享单车用户习惯了各种优惠,有人担心今后将会导致用户大量流失。当然不排除初期一部分用户不适应,短期内减少或停止使用共享单车。但从网约车、外卖等补贴大战的经验来看,消费者一旦被培养起使用习惯后很难再改变。从身边朋友的反映来看,大多数人对目前包月20元、一小时一元钱的价格普遍持认可态度。因为即使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出去,停车费也与此差不多,还得担心出现故障或被盗。此外,共享单车在城市出行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从长期来看只要定价合理,用户基础便不会遭遇大流失。


至于担心形成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共享单车应该不会像网约车那样出现市场垄断。因为共享单车进入市场的资金和技术门槛都不高,即使是摩拜和ofo合并成为巨头,只要它们拥有较高的回报率,自然会有其他企业受利益驱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先行者就很难在技术和服务上形成独有的竞争壁垒,后来者只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好一样能赢得用户的认可。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从而避免出现人们担心的市场垄断。

早在共享单车刚刚兴起时就有人问我是否看好,我的回答是需求旺盛有市场前景,但疯狂烧钱的模式不可取,更无法持续。共享单车有共享之名而无其实,是典型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与网约车平台自身没有运营资产不同,共享单车企业除了市场营销和运营人力成本外,还有着较高的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管理成本。


之前由于超量投放、粗放经营等原因,导致共享单车的使用率非常低下。以每辆单车日均使用次数为例,尽管公开数据显示达到了四五次,但业内人士私下透露出来的真实数据不过才一两次。国内公共自行车运营较好的杭州可达到3.6次/天,运营最好的太原市甚至能达10次。粗放经营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单车故障率高,有时用户连着扫好几辆都是坏车,既造成了用户体验下降,使得资金成本和维护管理成本变得不可控制。与公共自行车的先进单位比较,共享单车行业显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总结:摩拜和 ofo 停止价格战其实并非坏事,意味着它们将真正回到运营上来,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和有序竞争。毕竟不论什么行业,都只有实现赢利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不打价格战了,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才真正开始。今后,精细化运营将是共享单车企业策略的重点,也将是决定谁能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